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32359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家居门窗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对开式门开门、关门操作步骤多、不便利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包括有锁壳、相对于锁壳移动的伸缩组件、安装在锁壳上的保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有摆动杆、传动片Ⅰ、传动片Ⅱ;保险组件包括有保险支架、压动块、传动轴、顶杆Ⅰ、弹簧Ⅰ和弹簧Ⅱ;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外接上连杆装置后,可以实现在门内或门外都可以打开或关闭门,实现了两扇门方便、快捷的打开与关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
本技术属于门窗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对开式门由门框、两扇门、主锁具、天锁、地锁、安装在门框架的插舌孔组成;两扇门的结构是一扇门上设置主锁具,以下称主锁门,另一扇门上设置与主锁具对应的主锁具孔、天锁安装孔、地锁安装孔,以下称副锁门;天、地锁分别安装在副锁门上的天、地锁安装孔内,天锁、地锁为插销式,需要分别上、下手动控制天、地锁的插销才能将副锁门进行锁紧。当对开式门需要紧闭时,操作顺序是先把副锁门的地锁和天锁的锁舌对准门框上的插舌孔,然后拨动天锁、地锁的开关,使锁舌嵌入到插舌孔中,从而将副锁门固定在门框上,最后关闭主锁门,达到紧闭的效果。如果需要把紧闭的对开式门的两扇门都打开时,操作顺序是需要先把主锁门打开,然后再拨动副锁门上的天、地锁上的开关,使得锁舌从锁舌孔中脱离出来,副锁门松脱,两扇门才能全部打开,此种结构中,与主锁对应的副锁的内部没有装置,是一个空的壳体。还有一种主锁副锁门结构,副锁门的副锁内部设有转动装置,通过连杆结构装置插入到副锁门的对应的天锁孔和地锁孔中,实现副锁门的关闭和打开;对于这种门的操作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壳(1)、相对于锁壳(1)移动的伸缩组件、安装在锁壳(1)上的保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有摆动杆(21)、传动片Ⅰ(22)、传动片Ⅱ(23);摆动杆(21)上设置有转轴孔(24),两端设置有凸点(25);摆动杆(21)通过凸点(25)一端与传动片Ⅰ(22)连接,另一端与传动片Ⅱ(23)连接;传动片Ⅰ(22)、传动片Ⅱ(23)上均设置有槽Ⅰ(26),凸点(25)与槽Ⅰ(26)之间滑动配合;传动片Ⅱ(23)上设置有保险挡片Ⅰ(27)、保险档片Ⅱ(28);传动片Ⅰ(22)、传动片Ⅱ(23)相对于锁壳(1)做伸缩运动;保险组件包括有保险支架(31)、压动块(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锁壳(1)、相对于锁壳(1)移动的伸缩组件、安装在锁壳(1)上的保险组件;伸缩组件包括有摆动杆(21)、传动片Ⅰ(22)、传动片Ⅱ(23);摆动杆(21)上设置有转轴孔(24),两端设置有凸点(25);摆动杆(21)通过凸点(25)一端与传动片Ⅰ(22)连接,另一端与传动片Ⅱ(23)连接;传动片Ⅰ(22)、传动片Ⅱ(23)上均设置有槽Ⅰ(26),凸点(25)与槽Ⅰ(26)之间滑动配合;传动片Ⅱ(23)上设置有保险挡片Ⅰ(27)、保险档片Ⅱ(28);传动片Ⅰ(22)、传动片Ⅱ(23)相对于锁壳(1)做伸缩运动;保险组件包括有保险支架(31)、压动块(32)、传动轴(33)、顶杆Ⅰ(34)、弹簧Ⅰ(35)和弹簧Ⅱ(36);支撑架安装在锁壳(1)上,压动块(32)、传动轴(33)、顶杆Ⅰ(34)安装在保险支架(31)上;传动轴(33)穿过弹簧Ⅰ(35)、弹簧Ⅱ(36)分别与压动块(32)、顶杆Ⅰ(34)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后保险组件,包括有转片(41)和转片销(42),转片销(42)固定在锁壳(1)上,转片(41)安装在转片销(42)上,转片(41)绕着转片销(42)转动;转片(41)的一端与顶杆Ⅰ(34)连接,转片(41)的另一端可转动到保险档片Ⅱ(28)的上方。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副锁门的副锁装置,其特征在于,保险组件还设置有轴套(38),轴套(38)套在传动轴(33)上,设置在弹簧Ⅰ(35)和弹簧Ⅱ(36)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庭权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客家门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