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消能部件的连接装置及消能减震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消能部件的连接装置。本技术提供的连接装置适用于建筑、桥梁、铁路等工程结构的消能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消能部件面外承载力对于保证消能器在罕遇地震作用下能够发挥应有的消能减震效果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标准JGJ297-2013《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第5.2.4点要求:金属消能器在消能方向运动时,平面外应具有足够的刚度,不能产生翘曲和侧向失稳。而消能部件与子结构需满足《建筑消能减震技术规程》第6.4.2条、第7.1.4条、第7.1.5条和第7.1.6条等的相关规定。上述条文虽规定了消能部件与子结构中均需要满足自身的极限承载力,却没有明确指出消能部件与子结构平面外的承载力也需要满足相关要求。故在实际工程设计中,往往仅考虑消能器在平面内的耗能能力以及消能部件与子结构在消能方向平面内的极限承载力,而忽略了消能器在平面外的刚度,消能部件与子结构在平面外的极限承载力。由于地震作用的方向是任意的,消能器在平面内发挥作用时,消能子结构在平面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变形与内力,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框架梁210和第二框架梁220受到箭头所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消能部件的连接装置,所述消能部件包括消能器,或者,所述消能部件包括消能器以及,附属构件和连接节点中的一种或两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消能部件所受到的面外方向的力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被至少部分地释放。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消能部件的连接装置,所述消能部件包括消能器,或者,所述消能部件包括消能器以及,附属构件和连接节点中的一种或两种,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消能部件所受到的面外方向的力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被至少部分地释放。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部件所受到的力包括面外弯矩和/或面外剪力。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节点包括消能器与附属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和/或消能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节点、和/或主体结构与附属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所述连接装置为一个或更多,位于一个或更多以下结构之内,和/或位于一处或更多处相邻的两个以下结构之间:1)消能器;2)附属构件;3)消能器与附属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4)消能器与主体结构之间的连接节点;5)主体结构与附属构件之间的连接节点。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面外方向与所述消能器的消能方向垂直或斜交。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器为速度相关型消能器、或位移相关型消能器、或复合型消能器。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器为粘滞消能器、或粘弹性消能器、或黏滞阻尼墙、或黏弹性阻尼墙、或金属阻尼墙、或金属屈服型消能器、或金属摩擦型消能器、或金属剪切型消能器、或铅挤压消能器、或连梁消能器、或屈曲约束支撑、或屈曲约束钢板墙、或调谐质量消能器、或调谐液体消能器、或铅橡胶消能器、或组合式铅橡胶消能器、或铅粘弹性消能器、或流体粘弹性消能器、或软钢摩擦消能器、或记忆合金消能器、或扇形消能器。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消能部件至少包括第一结构部分和第二结构部分,所述第一结构部分和第二结构部分通过所述连接装置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第一结构部分和第二结构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被允许,以释放所述消能部件所受到的面外方向的力,同时,在所述消能器的消能方向,所述第一结构部分和第二结构部分之间的相对运动被刚性地限制。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铰接部件、和/或滑动部件、和/或滚动部件、和/或扭动部件、和/或柔性部件。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部件包括第一铰接连接件和第二铰接连接件,所述第一铰接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结构部分连接,所述第二铰接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结构部分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第一铰接连接件和第二铰接连接件之间的相对转动被允许。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件包括第一滑动连接件和第二滑动连接件,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结构部分连接,所述第二滑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结构部分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第一滑动连接件和第二滑动连接件之间的相对滑动被允许。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部件包括第一滚动连接件和第二滚动连接件,所述第一滚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结构部分连接,所述第二滚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结构部分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第一滚动连接件和第二滚动连接件之间的相对滚动被允许。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扭动部件包括第一扭动连接件和第二扭动连接件,所述第一扭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一结构部分连接,所述第二扭动连接件与所述第二结构部分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第一扭动连接件和第二扭动连接件之间的相对扭动被允许。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件与所述第一结构部分和所述第二结构部分分别连接,所述连接装置被配置成:当所述消能部件发生面外变形时,所述柔性部件可变形。14.一种消能减震结构,所述消能减震结构包括主体结构以及消能部件,所述消能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曦,邓湘豪,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方寻减振科技有限公司,迅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