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檀学专利>正文

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31985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5 00: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包括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所述顶杆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底杆呈右下直角型,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端、上折杆下端与下折杆上端、下折杆下端与底杆均相互咬合对接,所述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均设置有用于对接的突块,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折杆与下折杆、下折杆与底杆之间均采用合页铰接,所述用于对接的突块之间留有距离α;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折杆与下折杆、下折杆与底杆之间均可以合页为轴进行旋转折叠和拼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型材框架的折叠,可以缩减空间,方便运输,并可快速组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机构,具体是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
技术介绍
活动板房是工地常用的建筑物或者在重大突发灾害时能迅速反应所建立的临时居所。目前市场上的活动板房大部分是不能折叠的,需要花费时间去搭建和焊接,极大的延长了安装的时间;且在运输过程中,常常是零碎搬运或者搭建好之后搬运,加大了运输难度,不利于运输。基于上述情况,亟需开发一种腰部可以向内折叠的以缩减框架体积的折叠机构,以解决常见活动板房框架不可折叠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包括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所述顶杆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底杆呈右下直角型,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端咬合对接,所述上折杆下端与下折杆上端咬合对接,所述下折杆下端与底杆咬合对接,所述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均设置有用于对接的突块,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折杆与下折杆、下折杆与底杆之间均采用合页铰接,所述用于对接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包括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底杆呈右下直角型,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端咬合对接,所述上折杆下端与下折杆上端咬合对接,所述下折杆下端与底杆咬合对接,所述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均设置有用于对接的突块,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折杆与下折杆、下折杆与底杆之间均采用合页铰接,所述用于对接的突块之间留有距离α。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框架腰部折叠机构,包括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上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上端呈右下直角型,所述下折杆下端呈左上直角型,所述底杆呈右下直角型,所述顶杆与上折杆上端咬合对接,所述上折杆下端与下折杆上端咬合对接,所述下折杆下端与底杆咬合对接,所述顶杆、上折杆、下折杆和底杆均设置有用于对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檀学
申请(专利权)人:檀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