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卢杰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262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左墙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铰接柱,第一铰接柱铰接有顶板的一端,顶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柱,第二铰接柱固定连接在右墙板的内侧壁,左墙板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三铰接柱,第三铰接柱固定连接铰接件,铰接件连接伸缩支撑臂,左墙板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四铰接柱,第四铰接柱铰接有底板,底板铰接有第五铰接柱,第五铰接柱固定连接在右墙板的内侧壁,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搭建板房,结构强度高,安全可靠,顶板和底板通过两折式铰链进行折叠收缩,大大降低板房的体积、方便运输存储,还便于快速安装、降低安装操作的复杂度。

A convenient and folding house for construction sites.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construction site with a convenient foldable board, including the left wallboard and the right wallboard, the medial wall of the left wallboar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hinged column, the first column is hinged with one end of the hinged roof roof, the other end is hinged with second hinged hinged column, second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right wall the medial wall, left wa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third hinged column, third hinged column fixed connection hinge, hinge connected with the telescopic support arm, the medial wall of the left wall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ourth hinged column, fourth column hinged hinged with the bottom, bottom plate is hinged with fifth hinged column, fifth hinged column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ide wall of the right the wall, the invention adopts a rectangular frame structure building board, high structural strength, safety and reliability, the roof and floor were folded by the eighty percent off hinge plate is greatly reduced The volume of the room,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storage, and easy to quickly install, reduce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stallation oper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动板房
,具体为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
技术介绍
在建筑工程建设中需要大量的用于人员临时居住的活动板房,由于其用途的特殊性,要求此类产品运输体积小且便于装卸。现有活动板房中,包括不可折叠的活动板房、柔性可折叠板房、拼装式板房和刚性可折叠板房,其中不可折叠的活动板房,体积大,运输较困难,且受到运输限制,一般房屋宽度也不够大;柔性可折叠板房,房的屋顶和墙壁,全部或者部分使用的材料为柔性材料(例如:帆布),虽可折叠运输,但因有柔性结构,房屋的使用性能都不好;拼装式板房,一方面在进行重新安装时,散件有可能损坏,必要时需要增补,现场拼装又很麻烦,另一方面拆开后不便包装与运输,因此其缺陷表现为安装时间长、整体搬迁繁琐、重复利用性差。申请号为“201110003532.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折叠式活动板房,该专利技术中包括上侧墙框架,上侧墙框架垂直方向固定连接侧墙立柱,以上侧墙框架中相互间距较小的两组墙立柱兼做窗框并安装窗户,上侧墙框架内外表面铺覆安装墙体面板,两墙体面板之间空腔装填墙体填充物,上侧墙框架长边的上部固定连接凸形体、下部固定安装凹形体。该专利技术的上侧墙框架虽然能够折叠,但由于上侧墙框架存在结构复杂、强度低等缺点,造成折叠操作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包括左墙板和右墙板,所述左墙板和所述右墙板为镜像对称的两组U型凹槽结构,所述左墙板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铰接柱,所述第一铰接柱铰接有顶板的一端,所述顶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墙板的内侧壁,所述左墙板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三铰接柱,所述第三铰接柱固定连接铰接件,所述铰接件固定连接伸缩支撑臂,所述右墙板在与所述第三铰接柱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左墙板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四铰接柱,所述第四铰接柱铰接有底板的一端,所述底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五铰接柱,所述第五铰接柱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墙板的内侧壁,所述底板的上方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地板层,所述左墙板的前、后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板,所述侧板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墙板、所述右墙板、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优选的,述左墙板和所述右墙板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两个脚座,所述脚座的高度为20cm。优选的,所述顶板包括四个铰接板,四个所述铰接板的端部连接处固定安装两折式铰链,所述两折式铰链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两折式铰链在所述顶板上呈等间距排列。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撑臂包括第一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固定连接所述铰接件,所述第一支撑臂内套接有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内套接有第三支撑臂,所述第一支撑臂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二支撑臂后固定连接第一定滑轮,所述第一定滑轮的滑轮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臂和所述第二支撑臂,所述第二支撑臂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贯穿所述第三支撑臂后固定连接第二定滑轮,所述第二定滑轮的滑轮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支撑臂和所述第三支撑臂。优选的,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大小规格相同,并且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关于所述左墙板的轴向中心轴对称安装。优选的,所述地板层上铺设有隔水塑料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采用矩形框架结构搭建板房,结构强度高,安全可靠,顶板和底板通过两折式铰链进行折叠收缩,一方面大大降低板房的体积,便于运输存储,另一方面便于快速安装,降低安装操作的复杂度;2、本专利技术的顶板采用伸缩支撑臂进行支撑,提高顶板完全伸张后的稳定性,伸缩支撑臂采用两组电动伸缩杆进行伸长和收缩过程,反应灵敏、操作方便;3、本专利技术在底板上安装地板层,一方面保证板房的内部地面平整,另一方面对底板进行保护,避免底板发生磨损,并通过在地板层上铺设隔水塑料层进行防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第一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二状态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伸缩支撑臂结构示意图。图中:1左墙板、2右墙板、3第一铰接柱、4顶板、401铰接板、402两折式铰链、5第二铰接柱、6第三铰接柱、7铰接件、8伸缩支撑臂、801第一支撑臂、802第二支撑臂、803第三支撑臂、804第一电动伸缩杆、805第一定滑轮、806第二电动伸缩杆、807第二定滑轮、9支撑板、10第四铰接柱、11底板、12第五铰接柱、13地板层、14侧板、15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包括左墙板1和右墙板2。左墙板1和右墙板2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两个脚座15,脚座15的高度为20cm。左墙板1和右墙板2为镜像对称的两组U型凹槽结构。右墙板2上可以安装安全门和窗户,方便人员进出和进行空气流通。左墙板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铰接柱3,第一铰接柱3铰接有顶板4的一端,顶板4包括四个铰接板401,四个铰接板401的端部连接处固定安装两折式铰链402,两折式铰链402设置有三个,三个两折式铰链402在顶板4上呈等间距排列。顶板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柱5,第二铰接柱5固定连接在右墙板2的内侧壁,左墙板1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三铰接柱6,第三铰接柱6固定连接铰接件7,铰接件7固定连接伸缩支撑臂8。伸缩支撑臂8包括第一支撑臂801,第一支撑臂801固定连接铰接件7,第一支撑臂801内套接有第二支撑臂802,第二支撑臂802内套接有第三支撑臂803,第一支撑臂801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一电动伸缩杆804,第一电动伸缩杆804贯穿第二支撑臂802后固定连接第一定滑轮805,第一定滑轮805的滑轮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支撑臂801和第二支撑臂802,第二支撑臂802的内部固定连接第二电动伸缩杆806,第二电动伸缩杆806贯穿第三支撑臂803后固定连接第二定滑轮807,第二定滑轮807的滑轮绳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二支撑臂802和第三支撑臂803。右墙板2在与第三铰接柱6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板9,左墙板1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四铰接柱10,第四铰接柱10铰接有底板11的一端,底板11和顶板4的大小规格相同,并且底板11和顶板4关于左墙板1的轴向中心轴对称安装。底板1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五铰接柱12,第五铰接柱12固定连接在右墙板2的内侧壁。底板11的上方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地板层13,地板层13上铺设有隔水塑料层,防止地面积水进入板房。左墙板1的前、后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板14,侧板14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左墙板1、右墙板2、顶板4和底板11。工作原理:通过地脚螺栓在底板11安装地板层13,如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处于第一状态。顶板4和底板11完全撑开,形成板房的屋顶和地面。此时,伸缩支撑臂8完全处于最大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包括左墙板(1)和右墙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墙板(1)和所述右墙板(2)为镜像对称的两组U型凹槽结构,所述左墙板(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铰接柱(3),所述第一铰接柱(3)铰接有顶板(4)的一端,所述顶板(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柱(5),所述第二铰接柱(5)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墙板(2)的内侧壁,所述左墙板(1)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三铰接柱(6),所述第三铰接柱(6)固定连接铰接件(7),所述铰接件(7)固定连接伸缩支撑臂(8),所述右墙板(2)在与所述第三铰接柱(6)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左墙板(1)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四铰接柱(10),所述第四铰接柱(10)铰接有底板(11)的一端,所述底板(1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五铰接柱(12),所述第五铰接柱(12)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墙板(2)的内侧壁,所述底板(11)的上方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地板层(13),所述左墙板(1)的前、后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板(14),所述侧板(14)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墙板(1)、所述右墙板(2)、所述顶板(4)和所述底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包括左墙板(1)和右墙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墙板(1)和所述右墙板(2)为镜像对称的两组U型凹槽结构,所述左墙板(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第一铰接柱(3),所述第一铰接柱(3)铰接有顶板(4)的一端,所述顶板(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柱(5),所述第二铰接柱(5)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墙板(2)的内侧壁,所述左墙板(1)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三铰接柱(6),所述第三铰接柱(6)固定连接铰接件(7),所述铰接件(7)固定连接伸缩支撑臂(8),所述右墙板(2)在与所述第三铰接柱(6)同一水平高度的位置上设置有支撑板(9),所述左墙板(1)的内侧壁还固定连接第四铰接柱(10),所述第四铰接柱(10)铰接有底板(11)的一端,所述底板(11)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五铰接柱(12),所述第五铰接柱(12)固定连接在所述右墙板(2)的内侧壁,所述底板(11)的上方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地板层(13),所述左墙板(1)的前、后分别设置有一个侧板(14),所述侧板(14)通过活动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左墙板(1)、所述右墙板(2)、所述顶板(4)和所述底板(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墙板(1)和所述右墙板(2)的底端分别固定安装两个脚座(15),所述脚座(15)的高度为20c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地用可折叠收纳的便捷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4)包括四个铰接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杰吴震桂锰
申请(专利权)人:卢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