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881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2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泵头组件,解决了出液杆突出于头帽的侧面占用空间较大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出液杆的杆身枢接于凹腔内,以使出液杆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内;当出液杆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连通;当出液杆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泵头组件,当出液杆处于翻开状态时,进液口能够与进液孔相连通,以使从进液孔内排出的液体能够注入至出液杆的出液通道内,并通过出液口排出;当出液杆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以使两者无法连通,从而隔断液体的传输通道;同时由于出液杆收容于凹腔内,使得出液杆的杆身不会直接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

A pump head assembly and a liquid distributor with the head assembly of the pump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ump head assembly, solves the liquid rod projecting from the side of the head cap of large space occupation problem, the technical proposal is a pivot shaft rod connected to the liquid cavity, using liquid rod can rotate and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when the liquid lever to arrive connected to the cavity near the side of the end cover position, the liquid inlet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hole; when the liquid lever to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the liquid inlet and the liquid inlet hole staggered, pump head assembly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when the liquid lever is in the open state, the liquid inlet can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liquid inlet hole, discharged from the liquid inlet hole so that the liquid can be injected into the liquid outlet of the liquid in the channel bar, and through the discharge port; when the liquid lever to accommodated in the cavity when the position of the liquid inlet and the liquid inlet hole are mutually staggered, so they cannot connected to vibration The transmission channel of the liquid is broken, and the rod body of the liquid rod will not be directly out of the outer side of the head cap because the rod is housed in the cav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技术介绍
目前,液体分配器分为揿压式和扳动式两种,均是借助揿压或扳动的力,使液体瓶内的液体产生压力。当受压的液体运行至有压差的导流口时,液体在自由能的作用下,流出或喷出。公开号为CN2885827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液体分配器,该分配器包括头帽、钢球,上、下活塞,弹簧、泵体、吸管,要点是泵体下段的内腔与吸管之间设有下阀,在泵体上段的内腔分别设有上活塞和下活塞,上活塞和下活塞是相套的,即下活塞的活塞杆上外套上活塞,呈双活塞结构。当上下往复运行的下活塞运行至连接盖的上部时,上、下活塞接触面封闭,使空气进入,而不使瓶体内的液体溢出。上述的液体分配器虽然能够有效防止瓶体内的液体溢出,避免液体被污染、变质或稀释,但是该液体分配器的头帽呈“鸭嘴”式设计,即在头帽的外侧壁上一体设置有向外伸出的出液杆,由液体分配器压上来的液体最终通过该出液杆的出液口流出,便于人们接住液体。由于出液杆的突出设置占用了一定空间,使得在对液体分配器进行塑封包装时较为不便;同时出液杆裸露在外部,容易因受到碰撞而造成断裂,或者在儿童不经意间的按压下产生误喷操作,给使用带来不便,因此还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泵头组件,能有效收纳头帽上的出液杆,避免出液杆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泵头组件,包括头帽和出液杆,所述头帽包括端盖以及环设于端盖边缘的围板,所述端盖的内端面垂直延伸有进液管,所述进液管的管壁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贯穿有出液孔;所述出液杆内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出液通道,所述出液通道包括进液口与出液口;所述围板的板面向内凹陷以形成适应于出液杆形状的凹腔,所述凹腔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液管,所述凹腔的底面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贯穿有进液孔,所述进液孔与出液孔通过连接管相连通;所述出液杆的杆身靠近进液口的一端枢接于凹腔内,以使出液杆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内;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与进液孔相连通;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采用上述方案,进液管能够用于插接液体分配器上的活塞杆,并与活塞杆的内腔相连通,通过反复按压头帽的端盖,能够驱动活塞杆进行往复直线运动,从而将液体瓶内的液体传送至活塞杆的顶部,进而压入至进液管内,并通过进液管上的出液孔排出,然后液体进入至连接管内,最后通过凹腔底面的进液孔排出;出液杆在凹腔内的枢接配合,能够使出液杆进行上下翻折;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即出液杆处于翻开状态时,进液口能够与进液孔相连通,以使从进液孔内排出的液体能够注入至出液杆的出液通道内,并通过出液口排出,从而实现液体分配器的正常使用;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进液口与进液孔相互错开,以使两者无法连通,从而隔断液体的传输通道;此时即使按压头帽,液体也无法通过出液杆排出,从而避免产生误喷操作;同时由于出液杆收容于凹腔内,使得出液杆的杆身不会直接突出于头帽的外侧面,从而减少了液体分配器的占用空间,更加便于塑封包装及运输,同时也降低了出液杆受到磕碰的风险,延长了液体分配器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出液杆的两侧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枢接轴,所述凹腔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于靠近端盖的位置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枢接轴转动穿设的枢接孔。采用上述方案,枢接轴与枢接孔之间的转动配合结构简单,使得出液杆能够在凹腔内进行稳定顺畅地翻转,增加了使用体验。作为优选,所述枢接孔远离进液管的一侧设置有供枢接轴滑移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的一端连通于枢接孔,另一端延伸至围板的外侧面;所述引导槽的宽度大于等于枢接轴的外径,所述枢接孔的轴向深度大于引导槽的深度;两根枢接轴的端面边缘均开设有位于同侧的引导斜面。采用上述方案,引导槽为出液杆的枢接端连接至凹腔内提供了通道,即出液杆两侧的枢接轴能分别通过凹腔两侧的引导槽滑移并卡入至枢接孔内,增加了出液杆装配时的便利性,提升了整体的装配效率;引导斜面能够起引导作用,使得出液杆两侧的枢接轴能够更加容易地滑入至两个引导槽内,直至移入至枢接孔内,进一步提升了装配效率;由于枢接孔的轴向深度大于引导槽的深度,使得枢接轴在通过引导槽滑入至枢接孔内后,无法松脱。作为优选,所述出液杆靠近进液口的一端设置有适应于出液杆转动轨迹的弧形凸面,所述凹腔的底面对应于进液孔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与弧形凸面相贴合的弧形凹面。采用上述方案,弧形凸面与弧形凹面的相互配合,能够使出液杆的枢接端适应自身的翻转轨迹,使得翻转更加顺畅;同时两个面的相互贴合,既能增加出液杆的枢接端与凹腔底面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液体从进液孔排出后发生渗漏现象,又能增加出液杆翻转时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所述凹腔的底面并于进液孔远离端盖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扣,所述弧形凸面上对应于出液杆盖合面的一侧开设有供定位卡扣卡接的第一定位卡槽与第二定位卡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槽设置于进液口上靠近出液口的边缘;所述第二定位卡槽设置于弧形凸面上靠近出液口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定位卡槽与第二定位卡槽之间连通有开设于弧形凸面以供定位卡扣滑移的弧形滑槽,所述第一定位卡槽与第二定位卡槽的深度均大于弧形滑槽的深度;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内靠近端盖侧面的位置时,所述定位卡扣与第一定位卡槽相互卡接;当出液杆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内的位置时,所述定位卡扣与第二定位卡槽相互卡接。采用上述方案,定位卡扣与第一定位卡槽以及第二定位卡槽之间的卡接配合,能够分别限定出液杆翻开以及收纳时的位置,既能避免出液杆在使用过程中发生晃动,增加了稳定性,又能在出液杆翻转到位后形成反馈,以告知使用者,更加人性化;弧形滑槽使得出液杆在翻转过程中,弧形凸面不会受到定位卡扣的阻碍,保证了出液杆能够正常翻转,同时定位卡扣与弧形滑槽之间的滑移配合,还能起到限位以及引导作用,使得出液杆在翻转过程中,不会发生左右晃动,更加稳定。作为优选,所述凹腔上远离端盖的部分贯穿有开孔,所述开孔的孔径大于凹腔的宽度,且所述开孔沿着凹腔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与进液孔以及围板的底部边沿保持有间隔;所述开孔边缘的圆弧部分开设有斜切面;所述出液杆的两侧均开设有握持槽。采用上述方案,开孔的设置使得出液杆在合上后,能够在出液杆的两侧分别形成两个空腔,当用户需要打开出液杆时,可将食指与拇指分别嵌入到出液杆两侧的空腔内,并捏住出液杆的杆身,使得出液杆能够更加容易地从凹腔内取出,增加了操作便利性;斜切面的设置使得开孔的边缘能够更加平滑,避免边缘的尖锐部分划伤手指,增加操作的舒适性与安全性,同时又能增大手指的操作空间;设置于出液杆两侧的握持槽能够增加手指与出液杆之间的摩擦,以使人们在拿取出液杆的杆身时更加便于着力,进一步提升操作便利性。作为优选,所述开孔远离进液孔的一侧衔接有挡边,当出液杆的杆身完全收容至凹腔内时,所述出液杆的活动端并于远离凹腔的一侧卡接于挡边的内侧;所述出液杆的活动端并于靠近凹腔的侧面开设有内凹的引导弧面。采用上述方案,使得出液杆在收纳至凹腔内以后,其活动端能够卡接于挡边内,以限定挡边的位置,避免出液杆自行翻开,增加了收纳时的稳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泵头组件及带有该泵头组件的液体分配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泵头组件,包括头帽(1)和出液杆(2),其特征是:所述头帽(1)包括端盖(3)以及环设于端盖(3)边缘的围板(4),所述端盖(3)的内端面垂直延伸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的管壁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出液孔(6);所述出液杆(2)内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出液通道(7),所述出液通道(7)包括进液口(8)与出液口(9);所述围板(4)的板面向内凹陷以形成适应于出液杆(2)形状的凹腔(10),所述凹腔(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液管(5),所述凹腔(10)的底面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进液孔(11),所述进液孔(11)与出液孔(6)通过连接管(12)相连通;所述出液杆(2)的杆身靠近进液口(8)的一端枢接于凹腔(10)内,以使出液杆(2)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10)内;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侧面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连通;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10)内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互错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泵头组件,包括头帽(1)和出液杆(2),其特征是:所述头帽(1)包括端盖(3)以及环设于端盖(3)边缘的围板(4),所述端盖(3)的内端面垂直延伸有进液管(5),所述进液管(5)的管壁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出液孔(6);所述出液杆(2)内沿其长度方向贯穿有出液通道(7),所述出液通道(7)包括进液口(8)与出液口(9);所述围板(4)的板面向内凹陷以形成适应于出液杆(2)形状的凹腔(10),所述凹腔(10)的长度方向平行于进液管(5),所述凹腔(10)的底面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贯穿有进液孔(11),所述进液孔(11)与出液孔(6)通过连接管(12)相连通;所述出液杆(2)的杆身靠近进液口(8)的一端枢接于凹腔(10)内,以使出液杆(2)可转动并收容于凹腔(10)内;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抵接于凹腔(10)内靠近端盖(3)侧面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连通;当出液杆(2)的杆身转动至收容于凹腔(10)内的位置时,所述进液口(8)与进液孔(11)相互错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出液杆(2)的两侧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对称设置有枢接轴(13),所述凹腔(10)内相对的两个侧壁上并于靠近端盖(3)的位置均开设有分别供两根枢接轴(13)转动穿设的枢接孔(1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枢接孔(14)远离进液管(5)的一侧设置有供枢接轴(13)滑移的引导槽(15),所述引导槽(15)的一端连通于枢接孔(14),另一端延伸至围板(4)的外侧面;所述引导槽(15)的宽度大于等于枢接轴(13)的外径,所述枢接孔(14)的轴向深度大于引导槽(15)的深度;两根枢接轴(13)的端面边缘均开设有位于同侧的引导斜面(16)。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出液杆(2)靠近进液口(8)的一端设置有适应于出液杆(2)转动轨迹的弧形凸面(17),所述凹腔(10)的底面对应于进液孔(11)的位置向内凹陷以形成与弧形凸面(17)相贴合的弧形凹面(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头组件,其特征是:所述凹腔(10)的底面并于进液孔(11)远离端盖(3)的一侧设置有定位卡扣(19),所述弧形凸面(17)上对应于出液杆(2)盖合面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邬钦烽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宝明日用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