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焊接头装置、感应钎焊系统及其焊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331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焊接头装置、感应钎焊系统及其焊接方法,该装置包括:感应线圈(2)和磁芯(3);其中,所述感应线圈(2),用于以通电加热的方式对待焊接工件的焊点进行焊接;所述磁芯(3),布置在所述感应线圈(2)上,用于根据所述待焊接工件的焊点分布加强两个以上不同位置设定焊点对应的焊缝处的磁场强度,以使所述感应线圈(2)同时焊接两个以上所述焊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案,通过在感应线圈上分布磁芯,以改变感应线圈上的磁场分布、并加强中间磁场强度,降低了几个临近焊点的焊接操作难度,并提升了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

A welding head device, induction brazing system and its welding metho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焊接头装置、感应钎焊系统及其焊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焊接
,具体涉及一种焊接头装置、感应钎焊系统及其焊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多接头焊点一次钎焊成型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行业焊接四通阀、电子阀等管口临近的标准件,在焊接时以手工单点钎焊为主,整个工艺过程,至少存在如下问题亟待解决:⑴相邻焊点在焊接时彼此干扰,使得焊接质量差,焊接效率低。⑵四通阀阀上有四个焊点,其中三个焊点并成一排、且结构紧密。焊接时需要防止这几个临近焊点之间相互影响,使得焊接操作困难;而且,焊接时需要逐一焊接每个焊点,焊接效率极低。⑶火焰钎焊受员工技能影响程度大,生产过程不可控,焊接质量没法保证。现有技术中,存在焊接操作难度大、焊接效率低和焊接质量差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焊接头装置、感应钎焊系统及其焊接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几个临近焊点的焊接操作难度大的问题,达到降低焊接操作难度的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焊接头装置,包括:感应线圈和磁芯;其中,所述感应线圈,用于以通电加热的方式对待焊接工件的焊点进行焊接;所述磁芯,布置在所述感应线圈上,用于根据所述待焊接工件的焊点分布加强两个以上不同位置设定焊点对应的焊缝处的磁场强度,以使所述感应线圈同时焊接两个以上所述焊点。可选地,其中,所述磁芯的结构,包括:半工字形结构、块状结构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半工字形结构,包括:C形结构;和/或,所述磁芯,通过预设的绝缘体安装在所述感应线圈中;和/或,所述磁芯的材质,包括:硅钢片、铁氧体中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磁芯的厚度,包括:2.4-2.6mm。可选地,所述感应线圈的结构,包括:开合结构、仿形结构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开合结构,用于在焊接开始前、和/或焊接结束后张开,以使所述待焊接工件进入所述感应线圈中的加热区域;以及,在焊接时合并为一体,以使所述加热区域包围在两个以上所述焊点的外周;和/或,所述仿形结构,具有仿照所述待焊接工件的形状而形成的结构,以使具有所述仿形结构的所述感应线圈对所述待焊接工件进行适配焊接。可选地,其中,具有所述开合结构的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半线圈和第二半线圈;所述第一半线圈和所述第二半线圈,在合并为一体时形成全线圈;和/或,具有所述仿形结构的所述感应线圈,包括:平齐四通阀焊接线圈、山字四通阀焊接线圈中的任一个;其中,所述平齐四通阀焊接线圈,用于至少对四通阀中平齐排布的C管、S管和E管进行一次性焊接;和/或,所述山字四通阀焊接线圈,用于至少对四通阀中呈山字形排布的C管、S管和E管进行一次性焊接。可选地,其中,所述第一半线圈和所述第二半线圈之间,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半线圈和所述第二半线圈,具有相同结构或不同结构。可选地,还包括:电源装置和驱动装置、定位工装、通讯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感应线圈提供感应加热电源;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开合电源;和/或,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所述感应线圈提供开合驱动,以使所述感应线圈张开或合并;和/或,为所述感应线圈提供移动驱动,以使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加热时移动;和/或,所述定位工装,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进行定位;和/或,所述通讯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焊接头装置、所述焊接头装置所属感应钎焊系统中至少之一的焊接参数,并对所述焊接参数进行输出、存储、显示中的至少一种操作,以作为对所述焊接头装置所属感应钎焊系统的焊接工艺、控制参数中的至少之一进行优化的依据。可选地,其中,当所述感应线圈包括第一半线圈和第二半线圈时,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电源本体、连接桥和绝缘隔断;其中,所述电源本体的单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桥的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桥的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所述连接桥的第二桥臂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其中,在相应桥臂与相应半线圈之间的接触位置处,设置有煤油液封结构和/或钨铜材料结构;所述绝缘隔断设置在所述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二桥臂之间;或者,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电源主体;所述电源主体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形成第一输出电源回路;所述电源主体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形成第二输出电源回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结构相同;或者,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或者,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电源主体;所述电源主体的输出端的第一输出头,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所述电源主体的输出端的第二输出头,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和/或,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开合驱动的结构,包括:气缸、伺服电机、液压装置;其中,所述液压装置、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气缸,依次适配设置;所述气缸,还与所述感应线圈的供电电源适配设置。可选地,其中,所述开合电源,还包括:接水口;所述接水口,设置在所述连接桥的主体、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中的至少之一上,用于当所述焊接头装置所属感应钎焊系统的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循环水路时,与所述冷却循环水路连接,以对所述感应线圈和/或所述开合电源进行冷却降温;和/或,所述电源本体,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用于与交流电源连接,以根据所述感应线圈的感应加热需要供电;和/或,所述驱动装置为所述感应线圈提供开合驱动,包括:在所述焊接头装置所属感应钎焊系统的控制装置的控制下提供开合驱动;和/或,所述驱动装置使所述感应线圈通电加热时的上下移动,包括:上下周期性移动;和/或,所述通讯装置,包括:RS485模块、RS232模块中的至少之一。可选地,其中,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待焊接工件之间的感应加热距离,包括:1-2mm;和/或,所述感应线圈,包括:长U形感应线圈、半圆形感应线圈中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待焊接工件,包括:具有两个以上焊点的金属工件;其中,所述金属工件,包括:四通阀、电子阀中的至少之一。与上述装置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感应钎焊系统,包括:控制装置;还包括:以上所述的焊接头装置;其中,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所述焊接头装置中的感应线圈上下移动。可选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机器人定位系统和机械手部件;其中,所述机器人定位系统的控制端与所述机械手部件连接;所述机械手部件与所述焊接头装置连接。可选地,还包括:保温装置、冷却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保温装置,用于在焊接过程中,对所述焊点进行保温;和/或,所述冷却装置,用于在焊接结束后对所述感应线圈、所述磁芯、所述待焊接工件中的至少之一进行冷却降温。可选地,当所述焊接头装置包括定位工装时,所述定位工装与所述冷却装置一体式设置;和/或,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冷却循环水路。与上述系统相匹配,本专利技术再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以上所述的感应钎焊系统的焊接方法,包括:使所述感应线圈以通电加热的方式对待焊接工件的焊点进行焊接;根据所述待焊接工件的焊点分布加强两个以上不同位置设定焊点对应的焊缝处的磁场强度,以使所述感应线圈同时焊接两个以上所述焊点。可选地,使所述感应线圈以通电加热的方式对待焊接工件的焊点进行焊接,包括:在焊接开始前、和/或焊接结束后张开,以使所述待焊接工件进入所述感应线圈中的加热区域;以及,在焊接时合并为一体,以使所述加热区域包围在两个以上所述焊点的外周。可选地,在所述使所述感应线圈以通电加热的方式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焊接头装置、感应钎焊系统及其焊接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焊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线圈(2)和磁芯(3);其中,所述感应线圈(2),用于以通电加热的方式对待焊接工件的焊点进行焊接;所述磁芯(3),布置在所述感应线圈(2)上,用于根据所述待焊接工件的焊点分布加强两个以上不同位置设定焊点对应的焊缝处的磁场强度,以使所述感应线圈(2)同时焊接两个以上所述焊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焊接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应线圈(2)和磁芯(3);其中,所述感应线圈(2),用于以通电加热的方式对待焊接工件的焊点进行焊接;所述磁芯(3),布置在所述感应线圈(2)上,用于根据所述待焊接工件的焊点分布加强两个以上不同位置设定焊点对应的焊缝处的磁场强度,以使所述感应线圈(2)同时焊接两个以上所述焊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磁芯(3)的结构,包括:半工字形结构、块状结构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半工字形结构,包括:C形结构;和/或,所述磁芯(3),通过预设的绝缘体安装在所述感应线圈(2)中;和/或,所述磁芯(3)的材质,包括:硅钢片、铁氧体中的至少之一;和/或,所述磁芯(3)的厚度,包括:2.4-2.6mm。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线圈(2)的结构,包括:开合结构、仿形结构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开合结构,用于在焊接开始前、和/或焊接结束后张开,以使所述待焊接工件进入所述感应线圈(2)中的加热区域;以及,在焊接时合并为一体,以使所述加热区域包围在两个以上所述焊点的外周;和/或,所述仿形结构,具有仿照所述待焊接工件的形状而形成的结构,以使具有所述仿形结构的所述感应线圈(2)对所述待焊接工件进行适配焊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具有所述开合结构的所述感应线圈(2),包括:第一半线圈和第二半线圈;所述第一半线圈和所述第二半线圈,在合并为一体时形成全线圈;和/或,具有所述仿形结构的所述感应线圈(2),包括:平齐四通阀焊接线圈(23)、山字四通阀焊接线圈(24)中的任一个;其中,所述平齐四通阀焊接线圈(23),用于至少对四通阀中平齐排布的C管、S管和E管进行一次性焊接;和/或,所述山字四通阀焊接线圈(24),用于至少对四通阀中呈山字形排布的C管、S管和E管进行一次性焊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第一半线圈和所述第二半线圈之间,对称或不对称设置;和/或,所述第一半线圈和所述第二半线圈,具有相同结构或不同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装置和驱动装置、定位工装、通讯装置中的至少之一;其中,所述电源装置,用于为所述感应线圈(2)提供感应加热电源;所述感应加热电源,包括:开合电源;和/或,所述驱动装置,用于为所述感应线圈(2)提供开合驱动,以使所述感应线圈(2)张开或合并;和/或,为所述感应线圈(2)提供移动驱动,以使所述感应线圈(2)通电加热时移动;和/或,所述定位工装,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进行定位;和/或,所述通讯装置,用于获取所述焊接头装置、所述焊接头装置所属感应钎焊系统中至少之一的焊接参数,并对所述焊接参数进行输出、存储、显示中的至少一种操作,以作为对所述焊接头装置所属感应钎焊系统的焊接工艺、控制参数中的至少之一进行优化的依据。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当所述感应线圈(2)包括第一半线圈和第二半线圈时,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电源本体、连接桥(5)和绝缘隔断(7);其中,所述电源本体的单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桥(5)的主体连接,所述连接桥(5)的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所述连接桥(5)的第二桥臂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其中,在相应桥臂与相应半线圈之间的接触位置处,设置有煤油液封结构和/或钨铜材料结构;所述绝缘隔断(7)设置在所述第一桥臂与所述第二桥臂之间;或者,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电源主体;所述电源主体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形成第一输出电源回路;所述电源主体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形成第二输出电源回路;其中,所述第一输出端和所述第二输出端的结构相同;或者,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第一电源和第二电源;所述第一电源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所述第二电源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或者,所述开合电源,包括:电源主体;所述电源主体的输出端的第一输出头,与所述第一半线圈连接;所述电源主体的输出端的第二输出头,与所述第二半线圈连接;和/或,所述驱动装置用于提供所述开合驱动的结构,包括:气缸(4)、伺服电机、液压装置;其中,所述液压装置、所述伺服电机和所述气缸(4),依次适配设置;所述气缸(4),还与所述感应线圈(2)的供电电源适配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开合电源,还包括:接水口(6);所述接水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洪炜钟明生倪雪辉侯纪波黄起建陈龙龙王银春覃斌柳永刚宋汶松黄树燕邱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