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2230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7: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包括上模模具和下模模具;上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水口板和A板;下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B板、模脚和底板;A板上设置有前模仁;B板上设置有与前模仁对应的后模仁;前模仁上设置有与工件深骨位对应的镶针和与镶针对应的通孔;镶针上端设置有限位块;通孔上端开设有与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后模仁设置有与镶针对应的凹槽,凹槽内设置有与镶针配合的对位块;底板上还设置有顶针底板,顶针底板上设置有顶针面板;顶针面板上设置有脱料顶针;B板和后模仁上均设置有与脱料顶针对应的过孔;有效解决粘前模和深骨位拉伸变形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加工更加容易。

A simplified two order demoulding structure of the front di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front mould simplification two demoulding structure, including mould and mould; panel, nozzle plate and A plate mold includes successive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B plate and the lower die are sequentially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including mold foot and base plate; A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front mold B;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cavity corresponding to the mold after the mold; the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workpiece and deep bone bits corresponding to pin and pin and the corresponding pin is arranged; a limiting block; the upper ends of the through holes is provided with a spacing block corresponding to the limiting groove after; the mold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corresponding to the pin, the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positioning block with the needle; the bottom is arranged on the ejector plate, ejector plate is arranged on the thimble thimble panel; the panel is provided with a stripping thimble; the B plate and the rear mold core is arranged on the thimble and stripping corresponding It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tensile deformation of the front mould and deep bone position, and the whole structure is simple, the operation is stable, and the processing is easi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
本技术涉及塑胶模具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
技术介绍
塑胶制品生产时通常要使用到塑胶模具,目前使用的模具对存在圆形深骨位的塑胶制品较难以加工,加工时易出现粘前模以及深骨位拉伸变形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包括上模模具和下模模具;其中,所述上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水口板和A板;所述下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B板、模脚和底板;所述A板上设置有前模仁;所述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前模仁对应的后模仁;所述前模仁上设置有与工件深骨位对应的镶针和与所述镶针对应的通孔;所述镶针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通孔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块高度;所述后模仁设置有与镶针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镶针配合的对位块;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上设置有顶针面板;所述顶针面板上设置有脱料顶针;所述B板和所述后模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脱料顶针对应的过孔。本技术所述的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其中,所述镶针下端端面设置有定位凸块;所述对位块上端端面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块配合的定位槽。本技术所述的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其中,所述A板上固定有胶塞;所述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胶塞对应的盲孔。本技术所述的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其中,所述A板上设置有导向杆;所述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杆对应的导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模具开模时,A板与B板打开,对产品深骨位加工的镶针留在产品上,前模仁与产品脱离进行一次脱模,前模仁运行至限位槽下端与限位块紧挨时,前模仁带动镶针与产品深骨位脱离进行二次脱模,有效解决粘前模和深骨位拉伸变形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加工更加容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上模模具1和下模模具2;上模模具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10、水口板11和A板12;下模模具2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B板20、模脚21和底板22;A板12上设置有前模仁120;B板20上设置有与前模仁120对应的后模仁200;前模仁120上设置有与工件深骨位对应的镶针121和与镶针121对应的通孔122;镶针121上端设置有限位块123;通孔122上端开设有与限位块123对应的限位槽124,限位槽124高度大于限位块123高度;后模仁200设置有与镶针121对应的凹槽201,凹槽201内设置有与镶针121配合的对位块202;底板22上还设置有顶针底板23,顶针底板23上设置有顶针面板24;顶针面板24上设置有脱料顶针240;B板20和后模仁200上均设置有与脱料顶针240对应的过孔(图中未标识);模具开模时,A板12与B板20打开,对产品深骨位加工的镶针121留在产品上,前模仁120与产品脱离进行一次脱模,前模仁120运行至限位槽124下端与限位块123紧挨时,前模仁120带动镶针121与产品深骨位脱离进行二次脱模,有效解决粘前模和深骨位拉伸变形问题,且整体结构简单,运行稳定,加工更加容易。如图1所示,镶针121下端端面设置有定位凸块125;对位块202上端端面设置有与定位凸块125配合的定位槽203;便于镶针121复位时进行准确对位。如图1所示,A板12上固定有胶塞126;B板20上设置有与胶塞126对应的盲孔204;合模时缓冲效果好。如图1所示,A板12上设置有导向杆127;B板20上设置有与导向杆127对应的导孔205;分合模时导向效果好。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包括上模模具和下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水口板和A板;所述下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B板、模脚和底板;所述A板上设置有前模仁;所述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前模仁对应的后模仁;所述前模仁上设置有与工件深骨位对应的镶针和与所述镶针对应的通孔;所述镶针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通孔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块高度;所述后模仁设置有与镶针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镶针配合的对位块;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顶针底板,所述顶针底板上设置有顶针面板;所述顶针面板上设置有脱料顶针;所述B板和所述后模仁上均设置有与所述脱料顶针对应的过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模简化式二次脱模结构,包括上模模具和下模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面板、水口板和A板;所述下模模具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B板、模脚和底板;所述A板上设置有前模仁;所述B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前模仁对应的后模仁;所述前模仁上设置有与工件深骨位对应的镶针和与所述镶针对应的通孔;所述镶针上端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通孔上端开设有与所述限位块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高度大于所述限位块高度;所述后模仁设置有与镶针对应的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镶针配合的对位块;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顶针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福斌邓华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欣迪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