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囊自动平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2209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6: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囊自动平衡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气囊腔体座、气囊、顶板、保压上模和保压下模,升降驱动装置与气囊腔体座的顶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气囊腔体座上下移动,气囊腔体座、保压上模和保压下模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气囊腔体座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气囊腔,气囊装设在两个气囊腔内,顶板装设在气囊腔体座的内部并位于两个气囊的底部,两块顶板与各自对应的气囊相接触,两块顶板与保压上模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顶板相连接,每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在穿过气囊腔体座的底部后分别与保压上模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使上模与下模完全合模,避免使上模与下模之间产生缝隙,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

Air bag automatic balanc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neumatic automatic balanc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driving device, air bag, air bag, seat cavity roof, holding the upper die and die under the pressure, lifting top drive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the air cavity seat is connected and drives the seat airbag cavity moves up and down, the airbag body seat, holding pressure on die and under the pressure of mold from top to bottom seat airbag arrangement, internal cavity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airbag, airbag is arranged in the two cavity balloon, roof installed in the internal cavity of a balloon and is located in the bottom of the air bag is two, two airbags block roof with corresponding contact between two pieces of roof and pressure the upper di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one end of each connecting rod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roof, the other end of each connecting rod passes through the bottom of the seat airbag cavity respectively and pressure keeping mode is connected . The utility model can completely combine the upper die with the lower die, so as to avoid the gap between the upper and the lower dies, and improve the production qualit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气囊自动平衡装置
本技术涉及模具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气囊自动平衡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塑胶件成型模具通常设有上模和下模,其中,该上模可以由升降驱动装置带动与下模合模。然而,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上模容易发生倾斜问题,由于上模的组成部件都是刚性的,无法实现自动调节,这样将会影响上模与下模的合模效果,使上模与下模之间产生缝隙,影响产品的生产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保证上模与下模的合模效果、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的气囊自动平衡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囊自动平衡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气囊腔体座、气囊、顶板、保压上模和保压下模,所述升降驱动装置与气囊腔体座的顶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气囊腔体座上下移动,所述气囊腔体座、保压上模和保压下模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所述气囊腔体座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气囊腔,所述气囊装设在两个气囊腔内,所述顶板装设在气囊腔体座的内部并位于两个气囊的底部,两块顶板与各自对应的气囊相接触,两块顶板与保压上模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接杆,每根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顶板相连接,每根连接杆的另一端在穿过气囊腔体座的底部后分别与保压上模相连接。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升降驱动装置设置为升降气缸。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每块顶板与保压上模之间分别设有两根连接杆,每根连接杆分别设置为圆柱状。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保压上模的底部和保压下模的底部分别设有与产品的形状相适配的产品模腔。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气囊设置为耐高压和耐摩擦的气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气囊腔体座内的气囊能够对保压上模起到自动平衡作用,能够使保压上模与保压下模完全合模,避免使保压上模与保压下模之间产生缝隙,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气囊自动平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考图1,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气囊自动平衡装置,该气囊自动平衡装置包括升降驱动装置1、气囊腔体座2、气囊3、顶板4、保压上模5和保压下模6,升降驱动装置1与气囊腔体座2的顶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气囊腔体座2上下移动,气囊腔体座2、保压上模5和保压下模6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气囊腔体座2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气囊腔,气囊3装设在两个气囊腔内,顶板4装设在气囊腔体座2的内部并位于两个气囊3的底部,两块顶板4与各自对应的气囊3相接触,两块顶板4与保压上模5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接杆7,每根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顶板4相连接,每根连接杆7的另一端在穿过气囊腔体座2的底部后分别与保压上模5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升降驱动装置1可以优选设置为升降气缸,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升降装置,如油缸等。在本实施例中,每块顶板4与保压上模5之间可以分别设有两根连接杆7,每根连接杆7可以分别设置为圆柱状。连接杆7能够起到连接和导向作用。如图1所示,保压上模5的底部和保压下模6的底部分别设有与产品的形状相适配的产品模腔8。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气囊3可以优选设置为耐高压和耐摩擦的气囊,其可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在合模的过程中,若保压上模5向左侧发生倾斜,保压上模5的左侧部位会事先与保压下模6接触,接触后,与保压上模5的左侧部位相对应的连接杆7会带动左侧的顶板4向上顶靠在左侧的气囊3上,此时左侧的气囊3能够对保压上模5的左侧部位起到适当的缓冲调节,之后保压上模5的右侧部位就能自动平衡,整个保压上模5恢复到水平状态,这样就可以与保压下模6完全合模。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气囊腔体座内的气囊能够对保压上模起到自动平衡作用,能够使保压上模与保压下模完全合模,避免使保压上模与保压下模之间产生缝隙,提高了产品的生产质量。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技术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气囊自动平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囊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装置(1)、气囊腔体座(2)、气囊(3)、顶板(4)、保压上模(5)和保压下模(6),所述升降驱动装置(1)与气囊腔体座(2)的顶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气囊腔体座(2)上下移动,所述气囊腔体座(2)、保压上模(5)和保压下模(6)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所述气囊腔体座(2)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气囊腔,所述气囊(3)装设在两个气囊腔内,所述顶板(4)装设在气囊腔体座(2)的内部并位于两个气囊(3)的底部,两块顶板(4)与各自对应的气囊(3)相接触,两块顶板(4)与保压上模(5)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接杆(7),每根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的顶板(4)相连接,每根连接杆(7)的另一端在穿过气囊腔体座(2)的底部后分别与保压上模(5)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囊自动平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升降驱动装置(1)、气囊腔体座(2)、气囊(3)、顶板(4)、保压上模(5)和保压下模(6),所述升降驱动装置(1)与气囊腔体座(2)的顶部传动连接并带动气囊腔体座(2)上下移动,所述气囊腔体座(2)、保压上模(5)和保压下模(6)从上往下依次布置,所述气囊腔体座(2)的内部两侧分别设有气囊腔,所述气囊(3)装设在两个气囊腔内,所述顶板(4)装设在气囊腔体座(2)的内部并位于两个气囊(3)的底部,两块顶板(4)与各自对应的气囊(3)相接触,两块顶板(4)与保压上模(5)之间分别装设有连接杆(7),每根连接杆(7)的一端分别与各自对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国平何仁跃王邦华黄志勤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联动漫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