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1914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包括拉管,所述拉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滑块,所述内滑块的一端倒有斜倒角,所述内滑块的一端倒有圆倒角,所述拉管包括拉管内壁,所述内滑块包括内滑块内壁和内滑块外壁,所述拉管内壁和内滑块外壁相切,所述圆倒角和内滑块内壁相切,所述圆倒角和斜倒角相切,所述斜倒角的角度为30°‑60°,所述圆倒角的半径为1mm‑50mm,所述内滑块内壁的直径为5mm‑100mm,所述拉管内壁的直径为10mm‑200mm,所述内滑块内部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从斜倒角一端放入。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定位快、定位准确、能够节约更多的成本值得推广。

A rough trombone inner slide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rude car slide inner sliding block device, including drawing, the drawing insid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sliding block, one end of the inner slide down a ramp down, one end of the inner slide down a chamfer,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which comprises a tube drawing, including inner slide slide the inner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inner slide, slide the inner wall and the inner slide tangential to the outer wall of the circle, chamfer and the inner sliding block wall tangent to the circle radius and oblique chamfer tangent to the inclined chamfer angle is 30 DEG to 60 DEG, the chamfer radius is 1mm 50mm, the inner sliding block the inner diameter of 5mm 100mm, the inner wall of the tube diameter is 10mm 200mm, the inner slider fixed inside the piston rod, the piston rod from the oblique end into the chamfer.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fast positioning,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more cost saving, which is worth populariz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
本技术属于车床
,具体涉及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
技术介绍
车床是主要用车刀对旋转的工件进行车削加工的机床。在车床上还可用钻头、扩孔钻、铰刀、丝锥、板牙和滚花工具等进行相应的加工。古代的车床是靠手拉或脚踏,通过绳索使工件旋转,并手持刀具而进行切削的。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专利技术转塔车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军火、汽车和其他机械工业的需要,各种高效自动车床和专门化车床迅速发展。为了提高小批量工件的生产率,40年代末,带液压仿形装置的车床得到推广,与此同时,多刀车床也得到发展。50年代中,发展了带穿孔卡、插销板和拨码盘等的程序控制车床。数控技术于60年代开始用于车床,70年代后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目前我国使用的车床造价昂贵,故障率高,而且工作噪音大,工人工作环境差。活塞杆在加工过程中离不开车床,活塞杆在加工过程中,部分需伸进拉筒内部经过内滑块定位,而传统技术中的内滑块没有倒角,定位精度差,现内滑块经过倒角处理以后,活塞杆可以快速准确的安放到位。有鉴于此,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定位准确的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来解决上述缺陷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包括拉管,所述拉管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滑块,所述内滑块的一端倒有斜倒角,所述内滑块的一端倒有圆倒角。优选的,所述拉管包括拉管内壁,所述内滑块包括内滑块内壁和内滑块外壁,所述拉管内壁和内滑块外壁相切。优选的,所述圆倒角和内滑块内壁相切,所述圆倒角和斜倒角相切。优选的,所述斜倒角的角度为30°-60°,所述圆倒角的半径为1mm-50mm。优选的,所述内滑块内壁的直径为5mm-100mm,所述拉管内壁的直径为10mm-200mm。优选的,所述内滑块内部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从斜倒角一端放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通过对内滑块的斜倒角、圆倒角设计,活塞杆可以快速准确的在内滑块中安放到位,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能提高了设备稳定性,全性高。该技术设计合理、定位快、定位准确、能够节约更多的成本值得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图中:1拉管、11拉管内壁、2内滑块、21内滑块内壁、22内滑块外壁、3斜倒角、4圆倒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包括拉管1,所述拉管1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滑块2,所述内滑块2的一端倒有斜倒角3,所述内滑块2的一端倒有圆倒角4,便于活塞杆的定位。具体的,所述拉管1包括拉管内壁11,所述内滑块2包括内滑块内壁21和内滑块外壁22,所述拉管内壁11和内滑块外壁22相切,提高该内滑块装置的结构稳定性。具体的,所述圆倒角4和内滑块内壁21相切,所述圆倒角4和斜倒角3相切,提高第二滑块3的运动平稳性。具体的,所述斜倒角3的角度为30°-60°,所述圆倒角4的半径为1mm-50mm,有利于活塞杆的插入。具体的,所述内滑块内壁21的直径为5mm-100mm,所述拉管内壁11的直径为10mm-200mm,提高定位范围。具体的,所述内滑块2内部固定有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从斜倒角3一端放入,提高定位精度。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包括拉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管(1)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滑块(2),所述内滑块(2)的一端倒有斜倒角(3),所述内滑块(2)的一端倒有圆倒角(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包括拉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管(1)内部固定连接有内滑块(2),所述内滑块(2)的一端倒有斜倒角(3),所述内滑块(2)的一端倒有圆倒角(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管(1)包括拉管内壁(11),所述内滑块(2)包括内滑块内壁(21)和内滑块外壁(22),所述拉管内壁(11)和内滑块外壁(22)相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粗车拉管内滑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倒角(4)和内滑块内壁(2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红彦
申请(专利权)人:淅川丹江减振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