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世权专利>正文

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31471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10: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包括机壳及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内的机壳安全防护网、温湿度传感器、循环风机、臭氧发生器、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臭氧分解风道、送风风道装置、臭氧送出风道、引出管口、加湿器、电控装置及电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通过对湿度的控制和杀菌除臭后臭氧的分解,实现健康高效的杀菌除臭;同时通过对电源和结构的改进,实现便捷式,实现多种密闭空间的杀菌除臭。

Ozone sterilization and deodorization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zone sterilizing deodoriz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nd is arranged in the casing and the inner casing of the safety net,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sensors, air circulation fan, ozone generator, air heater, decomposition device, ozone decomposition network, the decomposition of ozone air duct, air duct device, ozone air duct, pipe leads out humidifier, electric control device and the battery; the utility model can through the decomposition of humidity control and sterilization of ozone after sterilization, to achieve healthy and efficient deodorization;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the improvement of the power supply and structure, convenient implementation, to achieve a variety of closed space deodorant steriliza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臭氧杀菌除臭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基本上是一种臭氧发生器,对产生的臭氧基本不作处理。臭氧是一种很好的杀菌除臭的物质,但臭氧本身对人体有害。因此,如何在臭氧完成杀菌除臭的任务后,消除臭氧的危害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对臭氧的杀菌的湿度条件不作要求,这在很大程度影响杀菌的效果。因此,控制湿度条件,对稳定或提高杀菌除臭效果,减少臭氧浓度,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有的体积较大,有的电源类型单一,所用场所单一。因此,便捷式的臭氧杀菌除臭,增加产品的方便机动,适用多种场合也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通过循环风机3将密闭空间的空气吸入,通过臭氧发生器产生臭氧,再经出风口送出;在空气进入时,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判定密闭空间的温湿度,然后启动加湿器,确保适宜的湿度,提高杀菌除臭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包括机壳及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内的机壳安全防护网、温湿度传感器、循环风机、臭氧发生器、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臭氧分解风道、送风风道装置、臭氧送出风道、引出管口、加湿器、电控装置及电池;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进风口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上端一侧,所述的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中部一侧,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一侧;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及臭氧分解风道分别依次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上部一侧,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部一侧,所述的送风风道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出风口端;所述的引出管口设置在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上,所述的引出管口外接引流管,所述的加湿器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与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之间;所述的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方,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下方。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为不绣钢网或塑料网。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循环风机是罩极风机。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机壳由不绣钢或塑料材质制成。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及送风风道装置为风阀或百叶窗或活动门。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加热器为电热管或PTC加热器或碳纤维发热设备或化学发热设备。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臭氧分解网是浸渍有臭氧分解催化物质的筛网结构或蜂窝结构。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加湿器是电加热加湿器或湿膜加湿器或超声波加湿器。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电控装置为机械式的电控控制方式或触摸屏/按键式的电控控制方式或通过WIFI远程控制。上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中,所述的蓄电池是锂电池或蓄电电池。本技术能通过对湿度的控制和杀菌除臭后臭氧的分解,实现健康高效的杀菌除臭;同时通过对电源和结构的改进,实现便捷式,实现多种密闭空间的杀菌除臭。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臭氧杀菌除臭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臭氧杀菌除臭装置的密闭空间臭氧发生循环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臭氧杀菌除臭装置的密闭空间臭氧分解空气循环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臭氧杀菌除臭装置的臭氧引出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例。请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包括机壳5及设置在所述的机壳5内的机壳安全防护网1、温湿度传感器2、循环风机3、臭氧发生器4、分解风道装置6、加热器7、臭氧分解网8、臭氧分解风道9、送风风道装置10、臭氧送出风道11、引出管口12、加湿器13、电控装置14及电池15;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1设置在所述的机壳5的进风口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2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1的上端一侧,所述的循环风机3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1的中部一侧,所述的臭氧发生器4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3的一侧;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6、加热器7、臭氧分解网8及臭氧分解风道9分别依次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4的上部一侧,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11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4的下部一侧,所述的送风风道装置10设置在所述的机壳5的出风口端;所述的引出管口12设置在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11上,所述的引出管口12外接引流管,所述的加湿器13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4与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11之间;所述的电控装置14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4的下方,所述的电池15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3的下方。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1可以是耐臭氧的不绣钢网或塑料网。主要是防止外面物体接触在旋转的风叶。所述的循环风机3可以是罩极风机,也可以是其他风机,风机组件必须是耐臭氧的,风机风量与臭氧发生器匹配。所述的机壳5可以是由各种耐臭氧材料做成的不绣钢、塑料等材质制成的。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6及送风风道装置10不限于是风阀,也可以是其他阻挡或放行风通过的机构,如百叶窗,活动门等。所述的加热器7可以是电热管或PTC加热器,也可以其他电加热设备(如碳纤维发热设备等)或化学发热设备等。所述的臭氧分解网8可以是浸渍有臭氧分解催化物质(如MnO2)的筛网结构,也可以是蜂窝结构,或其他能扩大接触面积的结构。所述的引出管口12是一个可以连管的一个接口,不限接口类型。引出管口12接引流管后可将产生的臭氧引入需要杀菌除臭的地方,如需要处理的水或洗衣机内等。所述的加湿器13不限定加湿方式,可以是电加热加湿,也可以是湿膜加湿,还可以是超声波加湿等。所述的电控装置14不限定控制方式,可以是机械式的电控控制方式,也可以是触摸屏或按键式的电控控制方式,还可以通过WIFI实现远程控制。所述的蓄电池15可以是锂电池,也可以是其他蓄电电池。此项也可以不配电池,直接使用市电或直流电,有电控装置14配置决定。温湿度传感器2主要是用来控制循环空气的温湿度,以达到高效杀菌除臭目的;臭氧发生器4的工作电源在本实施例中为24VDC,但不限于本电源范围(例如220VAC等),其他电源范围也属保护范围。实施例1:请参见附图2所示,本技术在密闭空间臭氧发生空气循环过程如下:电池15供电给控制装置14,控制装置14按照设定程序(如定时或远程控制等)启动后,通过循环风机3将密闭空间的空气16吸入机壳5内,先经过温湿度传感器2判定密闭空间的温湿度,然后根据需要启动加湿器13,直至湿度满足设定要求后关闭,以提高杀菌除臭的效率。同时空气16经过臭氧发生器4,产生臭氧,再经臭氧送出风道11,此时臭氧分解风道风阀6关闭,送风风道风阀10打开,引出管口12封堵,带有臭氧的空气经送风风道风阀10送至密闭空间;如此循环。当臭氧发生器4工作了设定时间后(或臭氧浓度达到设定要求),臭氧发生器4断电停止工作,循环风机3则照常运行,一定时间后(即除臭杀菌任务完成),则进入下一阶段工作--臭氧分解过程。请参见附图3所示,本技术装置在密闭空间臭氧加速分解的循环过程如下:当杀菌除臭完成后,装置随即进入臭氧加速分解阶段。此时臭氧发生器4和加湿器13都是关闭的。空气16经循环风机3吸入机壳5内,进入臭氧分解风道9;此时打开分解风道装置6,关闭送风风道装置10,封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臭氧杀菌除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内的机壳安全防护网、温湿度传感器、循环风机、臭氧发生器、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臭氧分解风道、送风风道装置、臭氧送出风道、引出管口、加湿器、电控装置及电池;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进风口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上端一侧,所述的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中部一侧,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一侧;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及臭氧分解风道分别依次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上部一侧,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部一侧,所述的送风风道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出风口端;所述的引出管口设置在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上,所述的引出管口外接引流管,所述的加湿器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与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之间;所述的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方,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下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壳及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内的机壳安全防护网、温湿度传感器、循环风机、臭氧发生器、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臭氧分解风道、送风风道装置、臭氧送出风道、引出管口、加湿器、电控装置及电池;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进风口端,所述的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上端一侧,所述的循环风机设置在所述的机壳安全防护网的中部一侧,所述的臭氧发生器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一侧;所述的分解风道装置、加热器、臭氧分解网及臭氧分解风道分别依次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上部一侧,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部一侧,所述的送风风道装置设置在所述的机壳的出风口端;所述的引出管口设置在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上,所述的引出管口外接引流管,所述的加湿器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与所述的臭氧送出风道之间;所述的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的臭氧发生器的下方,所述的电池设置在所述的循环风机的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臭氧杀菌除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世权
申请(专利权)人:郭世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