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306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09: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其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侧面的按钮以及设在壳体内腔里的杠杆、马达、电池和线路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用于穿进中棒和雨伞下巢的中棒孔,所述雨伞的下巢底部侧面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卡在所述按钮和杠杆上的凹槽,所述杠杆可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产生转动从而卡在所述下巢的凹槽内或脱离出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自动开锁/闭锁功能,还可自动根据使用时间计时,随借随还,克服了传统租伞模式的缺陷。

A new type of intelligent umbrella handle structure

\u672c\u5b9e\u7528\u65b0\u578b\u516c\u5f00\u4e86\u4e00\u79cd\u667a\u80fd\u96e8\u4f1e\u7684\u65b0\u578b\u624b\u67c4\u7ed3\u6784\uff0c\u5176\u5305\u62ec\u58f3\u4f53\u3001\u5b89\u88c5\u5728\u6240\u8ff0\u58f3\u4f53\u4e0a\u90e8\u4fa7\u9762\u7684\u6309\u94ae\u4ee5\u53ca\u8bbe\u5728\u58f3\u4f53\u5185\u8154\u91cc\u7684\u6760\u6746\u3001\u9a6c\u8fbe\u3001\u7535\u6c60\u548c\u7ebf\u8def\u677f\uff0c\u6240\u8ff0\u58f3\u4f53\u7684\u9876\u90e8\u5177\u6709\u7528\u4e8e\u7a7f\u8fdb\u4e2d\u68d2\u548c\u96e8\u4f1e\u4e0b\u5de2\u7684\u4e2d\u68d2\u5b54\uff0c\u6240\u8ff0\u96e8\u4f1e\u7684\u4e0b\u5de2\u5e95\u90e8\u4fa7\u9762\u8bbe\u6709\u4e24\u4e2a\u5206\u522b\u7528\u4e8e\u5361\u5728\u6240\u8ff0\u6309\u94ae\u548c\u6760\u6746\u4e0a\u7684\u51f9\u69fd\uff0c\u6240\u8ff0\u6760\u6746\u53ef\u5728\u6240\u8ff0\u9a6c\u8fbe\u7684\u9a71\u52a8\u4e0b\u4ea7\u751f\u8f6c\u52a8\u4ece\u800c\u5361\u5728\u6240\u8ff0\u4e0b\u5de2\u7684\u51f9\u69fd\u5185\u6216\u8131\u79bb\u51fa\u51f9\u69fd\u3002 The utility model has automatic unlocking / locking function, and it can automatically Chronograph according to the time of use, and overcomes the defect of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renting the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
本技术涉及雨伞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雨伞的手柄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人们在使用普通的雨伞时很容易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出门前往往忘记携带或者带出去后忘记带回导致雨伞丢失,因此现在有的公共场所针对这一情况也会提供租伞服务,需要借伞时要到租赁服务中心登记缴纳押金后再到固定的伞架上开锁取走雨伞,还伞时也还必须到租借地还伞,这种租借方式也比较麻烦,并没有给使用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基于此种情况,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可以克服上述传统借伞模式缺陷的智能雨伞的手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雨伞随时随地借用和归还的手柄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其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侧面的按钮以及设在壳体内腔里的杠杆、马达、蓄电池和线路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用于穿进中棒和雨伞下巢的中棒孔,所述雨伞的下巢底部侧面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卡在所述按钮和杠杆上的凹槽,所述杠杆可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产生转动从而卡在所述下巢的凹槽内或脱离出凹槽。所述杠杆的旁边设有一拉簧,所述杠杆的上端朝下巢的凹槽方向设有凸出的卡钩,所述杠杆的下端与所述拉簧的一端相连,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凸轮,所述杠杆的下端侧面在所述拉簧的拉力下始终保持与所述凸轮相紧靠的状态,当所述马达带动凸轮朝下巢的方向转动时,杠杆的上端往离开下巢的方向转动,从而使上端的卡钩可以脱离出凹槽;当所述凸轮朝反方向转动时,杠杆的上端往下巢的方向转动,从而使上端的卡钩可以卡在所述下巢的凹槽内。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与所述线路板相连的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设于所述杠杆下端的旁边,当所述杠杆的上端转到卡钩卡在下巢的凹槽位置时,所述杠杆的下端正好压到第一限位开关的驱动杆;当所述杠杆的上端转到卡钩脱离出凹槽的位置时,所述杠杆的下端正好离开第一限位开关的驱动杆。所述中棒在卡住下巢位置的下方设置有一复位套,所述复位套的下方安装有与所述线路板相连的第二限位开关,所述复位套的一侧靠在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驱动杆上,当所述下巢卡在杠杆上时,下巢底部可将复位套下压,使所述复位套将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驱动杆下压,进而压到第二限位开关的触点;当下巢上升离开时释放复位套,使所述第二限位开关的驱动杆离开触点。所述壳体的表面设置有太阳能板,所述太阳能板与内部的蓄电池、线路板相连。所述壳体内设置有GPRS定位模块,所述GPRS定位模块与线路板相连。所述壳体的内腔里安装有蜂鸣器,所述蜂鸣器与所述线路板的输出端相连。所述壳体表面安装有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所述线路板的输出端相连。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避免了之前广大用户出门前须携带伞具或忘带伞具的不方便性,实现了雨伞的随时随地借用和归还,借伞和还伞过程简单方便,大大提高了便利性和实用性。2、本技术的手柄结构具有自动开锁/闭锁功能,通过手机扫码自动解锁,具有自动计时功能,关上伞自动结束使用,无需再操作客户端。3、本技术的结构增加了GPS定位功能,能实时对伞具进行跟踪定位,方便用户查找使用雨伞,同时方便维护人员定位损坏的雨伞并维护。4、手柄具有太阳能自动充电功能,确保太阳能电池电量充足,保证伞具上的控制模块随时可通电换醒。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手柄的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手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手柄分解出按钮时的局部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杠杆头部卡在雨伞下巢凹槽上的简化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杠杆头部脱离出雨伞下巢凹槽的简化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其包括由上盖11和下盖12组成的壳体1、安装在壳体1上部的按钮2以及设在壳体1内腔里的马达3、线路板4、杠杆5、蓄电池6,线路板4分别通过线路与马达3、电池6相连,壳体1的顶部开有中棒孔13,壳体1上部的侧面开有侧面开口14,按钮2具有外露的表面部分22以及安装在壳体内部的环形部分23,按钮2从侧面开口14嵌入,中棒7从顶部的中棒孔13穿过按钮2的环形部分23,并固定在下盖12内。壳体1的内腔里还设置有GPRS定位模块、蜂鸣器,壳体1的表面安装有指示灯,GPRS定位模块、蜂鸣器、指示灯分别与线路板4相连。手柄的壳体1设计成中间大、两头小的形状,上盖11和下盖12在中间面积较大的表面均设置有太阳能板15,太阳能板15与内部的蓄电池6、线路板4相连,通过太阳能进行供电。雨伞下巢9的底部为一段直径较小的、可以插进中棒孔13里的管体,下巢9的底部两侧形成分别用于卡在按钮2上的左侧的凹槽91和用于卡在杠杆5上的右侧的凹槽92,按钮2的环形部分23的内侧在朝向中棒7的方向形成凸出的卡扣24(见图3),卡扣24用于与下巢9左侧的凹槽91相配合。杠杆5设置在中棒7的右侧,杠杆5的旁边设有一拉簧8,杠杆5的上端头部朝中棒7的方向设有凸出的卡钩51,杠杆5的下端与拉簧8的一端相连,拉簧8的另一端固定在下盖12上,马达3顶部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在水平方向转动的凸轮31,杠杆5的下端侧面在拉簧8的拉力下始终保持与凸轮31相紧靠的状态,当马达3带动凸轮31朝中棒7的方向转动时,杠杆5的下端被凸轮31转向中棒7的方向,拉簧8被拉伸,则杠杆5的上端往离开中棒7的方向转动;当凸轮31朝反方向转动时,杠杆5的下端被拉簧8的拉力作用往离开中棒7的方向转动,则杠杆5另一头的上端往中棒7的方向转动,见图4和图5的对比图。在收伞状态时,下巢9的底部位于中棒孔13内,按钮2环形部分上的卡扣24可以正好可以卡在下巢9左侧的凹槽91上,杠杆5上端头部凸出的卡钩51正好卡在下巢9右侧的凹槽92上,要打开雨伞,需要经过电子解锁和机械解锁,首先需要马达3带动凸轮31转动,使杠杆5的下端被凸轮31推向中棒7的方向,杠杆5的上端往离开中棒7的方向转动,则杠杆5上端的卡钩51即脱离出右侧的凹槽92,电子解锁动作完成;按钮2的环形部分23背面设置有弹簧,用手按压下按钮2,按钮2横向移动压缩弹簧,按钮2内的卡扣24从下巢9上的左侧凹槽91的位置偏移开(按钮2的环形部分23足够大,按钮2按下时不会碰到杠杆5上端),这样经过两重解锁后,雨伞的下巢9就可以脱离开按钮2并沿着中棒7向上滑动,从而打开伞体。壳体1内安装有与线路板4相连的第一限位开关10,第一限位开关10设于杠杆5下端的旁边,当杠杆5的上端转到其卡钩51卡在下巢的凹槽位置时,杠杆5的下端正好压到第一限位开关10的驱动杆,驱动杆进而压到第一限位开关10的触点;当杠杆5的上端转到其卡钩51脱离出凹槽的位置时,杠杆5的下端正好离开第一限位开关10的驱动杆。中棒7在卡住下巢9位置的下方设置有一复位套30,复位套30左侧的下方安装有与线路板相连的第二限位开关20,复位套30的一侧靠在第二限位开关20的驱动杆上,当下巢9卡在按钮2上时,下巢9将复位套30下压,使复位套30将第二限位开关20的驱动杆下压,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侧面的按钮以及设在壳体内腔里的杠杆、马达、蓄电池和线路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用于穿进中棒和雨伞下巢的中棒孔,所述雨伞的下巢底部侧面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卡在所述按钮和杠杆上的凹槽,所述杠杆可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产生转动从而卡在所述下巢的凹槽内或脱离出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部侧面的按钮以及设在壳体内腔里的杠杆、马达、蓄电池和线路板,所述壳体的顶部具有用于穿进中棒和雨伞下巢的中棒孔,所述雨伞的下巢底部侧面设有两个分别用于卡在所述按钮和杠杆上的凹槽,所述杠杆可在所述马达的驱动下产生转动从而卡在所述下巢的凹槽内或脱离出凹槽。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杠杆的旁边设有一拉簧,所述杠杆的上端朝下巢的凹槽方向设有凸出的卡钩,所述杠杆的下端与所述拉簧的一端相连,所述拉簧的另一端固定在壳体上,所述马达的输出轴连接有一凸轮,所述杠杆的下端侧面在所述拉簧的拉力下始终保持与所述凸轮相紧靠的状态,当所述马达带动凸轮朝下巢的方向转动时,杠杆的上端往离开下巢的方向转动,从而使上端的卡钩可以脱离出凹槽;当所述凸轮朝反方向转动时,杠杆的上端往下巢的方向转动,从而使上端的卡钩可以卡在所述下巢的凹槽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雨伞的新型手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安装有与所述线路板相连的第一限位开关,所述第一限位开关设于所述杠杆下端的旁边,当所述杠杆的上端转到卡钩卡在下巢的凹槽位置时,所述杠杆的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荣峰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一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