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31150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24 08: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它包括:棚组件;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土基一侧且倾斜设置的引水渠、设置于所述引水渠端部的蓄水池、安装在所述蓄水池内的液位仪、安装在所述蓄水池内的水泵、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接且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覆膜和所述内覆膜之间的出水喷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覆膜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管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邻设置;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棚组件外且其口部延伸至所述内覆膜和所述外覆膜之间,所述抽风机和所述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两侧。这样可以利用出水喷管的出水进一步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提高了温室大棚的散热效率。

A greenhouse with high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In the greenhous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includes cooling shed components; components; the cooling assembly includes arranged on the subgrade side and inclined aqueducts, arranged on the end part of the diversion canal reservoir, installed in the water tank liquid level instrument, installed in the the tank of the water pump, the pump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and the other end extends to the outer membrane and the inner membrane between the nozzle and the water outlet is arranged on the inner membrane of the temperature sensor, the water outlet pip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exhaust port is arranged adjacent to the exhaust fan, the exhaust; the machine is installed in the roof assembly and its mouth extends to the inner membrane and the outer membrane between the fan and the air inlet are respectively positioned on both sides of the exhaust port. In this way, the effluent from the effluent nozzle can be used to further reduce the temperature of the greenhouse and improve the heat dissipation efficiency of the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
本技术属于农用温室大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
技术介绍
大棚能透光、保温,用来栽培植物,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能提供生育期和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者育苗。温室产业是一项耗能产业,据统计冬季加温和夏季降温的能耗费用占联栋温室生总费用的40~50%。热风采暖是目前温室内使用较为普遍的采暖方式之一。目前的温室热风采暖主要是将热风管放置于温室顶部,为保证作物加热至作物适宜的温度范围,需将整个温室空间加热,形成温室内上高下地的温度梯度,造成屋顶损失热量多,能量消耗及运行费高。在温室降温方面,目前的降温措施仅考虑了减少温室顶部太阳辐射量的进入,而没考虑侧面,容易造成热量的聚集使得大棚内温度较高导致种植物的脱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它包括:棚组件,所述棚组件包括竖立在土基上的多根支撑竖杆、固定在所述支撑竖杆上且与其相垂直的支撑横杆、安装在所述支撑竖杆和所述支撑横杆上的拱形内覆膜以及覆设在所述内覆膜上的外覆膜,所述内覆膜上部开设有排气口且其任一侧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降温组件;所述降温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土基一侧且倾斜设置的引水渠、设置于所述引水渠端部的蓄水池、安装在所述蓄水池内的液位仪、安装在所述蓄水池内的水泵、一端与所述水泵相连接且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覆膜和所述内覆膜之间的出水喷管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覆膜内的温度传感器,所述出水喷管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相邻设置;抽风机,所述抽风机安装在所述棚组件外且其口部延伸至所述内覆膜和所述外覆膜之间,所述抽风机和所述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排气口的两侧。优化地,它还包括:两组遮阳机构,它们固定在所述棚组件顶部;每组所述遮阳机构包括固定在所述棚组件顶部的卷绕机以及一端与所述卷绕机相连接且另一端可延伸至所述棚组件侧面底部的卷帘。进一步地,它还包括:多个根部加热器,多个根部加热器埋设于所述土基内。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通过将棚组件和抽风机相连接以形成有利于降温的风循环,并将它们与降温组件进行配合,这样可以利用出水喷管的出水进一步降低温室大棚的温度,提高了温室大棚的散热效率。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的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主要包括棚组件2、降温组件5和抽风机6等。其中,棚组件2包括竖立在土基1上的多根支撑竖杆21、固定在支撑竖杆21上且与其相垂直的支撑横杆22、安装在支撑竖杆21和支撑横杆22上的拱形内覆膜23(内覆膜23由支撑竖杆21的顶部向两侧延伸,直至埋入土基1中)以及覆设在内覆膜23上的外覆膜24,外覆膜24和内覆膜23之间形成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容置空间;内覆膜23上部开设有排气口231,以利于其内热量的散失而避免热量的集聚;内覆膜23的任一侧面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232,有利于平衡内覆膜23内的气压以形成热循环,有利于保持其内温度的恒定。降温组件5包括设置在土基1一侧且倾斜设置的引水渠51、设置在引水渠51端部的蓄水池52、安装在蓄水池52内的液位仪53、安装在蓄水池52内的水泵54、一端与水泵54相连接且另一端向上延伸至外覆膜24和内覆膜23之间的出水喷管55以及安装在内覆膜23内的温度传感器56,出水喷管55另一端与排气口231相邻设置;在使用时,可以给温度传感器56设置温度阈值,当温度传感器56测量的温度超过该设置值时,水泵54工作而将蓄水池52积蓄的雨水喷洒至外覆膜24和内覆膜23之间,从而与排气口231处的热气进行充分热交换,达到降低内覆膜23内温度的目的。抽风机6安装在棚组件2外且其口部延伸至内覆膜23和外覆膜24之间,抽风机6和进气口232分别位于排气口231的两侧,这样可以使得部分热量从此处排出,并促进热循环的加速。在本实施例中,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还包括两组遮阳机构4,它们固定在棚组件2顶部。每组遮阳机构4包括固定在棚组件2顶部的卷绕机41以及一端与卷绕机41相连接且另一端可延伸至棚组件2侧面底部的卷帘42,当外界阳光直晒后导致棚组件2内温度上升,可以利用卷绕机41将卷帘42释放至完全遮盖棚组件2。多个根部加热器3埋设在土基1内,可以用于对植物的根部进行加热,有利于降低能耗。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棚组件(2),所述棚组件(2)包括竖立在土基(1)上的多根支撑竖杆(21)、固定在所述支撑竖杆(21)上且与其相垂直的支撑横杆(22)、安装在所述支撑竖杆(21)和所述支撑横杆(22)上的拱形内覆膜(23)以及覆设在所述内覆膜(23)上的外覆膜(24),所述内覆膜(23)上部开设有排气口(231)且其任一侧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232);降温组件(5);所述降温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土基(1)一侧且倾斜设置的引水渠(51)、设置于所述引水渠(51)端部的蓄水池(52)、安装在所述蓄水池(52)内的液位仪(53)、安装在所述蓄水池(52)内的水泵(54)、一端与所述水泵(54)相连接且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覆膜(24)和所述内覆膜(23)之间的出水喷管(55)以及安装在所述内覆膜(23)内的温度传感器(56),所述出水喷管(55)另一端与所述排气口(231)相邻设置;抽风机(6),所述抽风机(6)安装在所述棚组件(2)外且其口部延伸至所述内覆膜(23)和所述外覆膜(24)之间,所述抽风机(6)和所述进气口(232)分别位于所述排气口(231)的两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散热效率的温室大棚,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棚组件(2),所述棚组件(2)包括竖立在土基(1)上的多根支撑竖杆(21)、固定在所述支撑竖杆(21)上且与其相垂直的支撑横杆(22)、安装在所述支撑竖杆(21)和所述支撑横杆(22)上的拱形内覆膜(23)以及覆设在所述内覆膜(23)上的外覆膜(24),所述内覆膜(23)上部开设有排气口(231)且其任一侧的下部开设有进气口(232);降温组件(5);所述降温组件(5)包括设置于所述土基(1)一侧且倾斜设置的引水渠(51)、设置于所述引水渠(51)端部的蓄水池(52)、安装在所述蓄水池(52)内的液位仪(53)、安装在所述蓄水池(52)内的水泵(54)、一端与所述水泵(54)相连接且另一端向上延伸至所述外覆膜(24)和所述内覆膜(23)之间的出水喷管(5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佳盛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