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机罩及具备该摄像机罩的摄像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100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9:44
摄像机罩是用于容纳摄像机镜头的摄像机罩,具备: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的壳体;安装于壳体的盖体;使盖体在开放开口部的开位置与封闭开口部的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盖体移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且当盖体处于开位置时向上方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部;以及从配置于壳体外的空气供给源将空气导至空气吹出部的空气通路。

Camera hood and camera system with the cover of the came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摄像机罩及具备该摄像机罩的摄像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摄像机罩及具备该摄像机罩的摄像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而言,在制造制品的制造现场,配备有对构成零件或制品等(以下,称为“工件”)进行拍摄的摄像机,并基于该摄像机所获取的图像信息进行构成零件的组装或制品检查等已为人所知。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利用设置于工作台上方的摄像机对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拍摄,并基于由图像信息获得的工件的位置及姿势的数据,对工件进行规定作业。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693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上述配备于制造现场的摄像机通常为了避免尘埃等掉落并附着于摄像机的镜头上,会以例如朝下或朝侧方等镜头不朝上的形式进行设置。然而,从空间效率或缩短摄像所需的时间的方面考虑,理想的是将摄像机设置于工件下方,以摄像机镜头朝向上方(包括斜上方)的形式配置。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以摄像机镜头朝向上方的形式配置摄像机,也能防止尘埃等附着于该摄像机镜头的摄像机罩及具备该摄像机罩的摄像系统。解决问题的手段:为解决上述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机罩是用于容纳摄像机镜头的摄像机罩,具备: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盖体;使所述盖体在开放所述开口部的开位置与封闭所述开口部的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盖体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当所述盖体处于开位置时向上方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部;以及从配置于所述壳体外的空气供给源将空气导至所述空气吹出部的空气通路。此处,所谓“上方”不仅表示铅垂朝上,也包括倾斜朝上。根据上述结构,当盖体处于闭位置时,可利用盖体来防止尘埃等通过开口部侵入壳体内,故而,可防止尘埃等落至容纳于摄像机罩内的摄像机镜头上。又,当盖体处于开位置时,从空气吹出部朝上方、即从壳体内部朝壳体的开口部吹出空气。藉此,即使开口部开放,也能藉由从空气吹出部吹出的空气来防止尘埃等侵入壳体内并附着于摄像机镜头。还可以是在上述摄像机罩中,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移动机构为藉由供给空气使所述盖体从开位置及闭位置中的一个位置移动至另一位置的空气缸。根据该结构,能以简单的机构来实现盖体的开闭动作。上述摄像机罩还具备:设置于所述空气通路且控制空气从所述空气供给源向所述空气吹出部供给的控制阀;以及在所述空气通路中的较所述控制阀下游侧处分叉、并将空气导至所述盖体移动机构的分叉路;还可以是所述盖体移动机构是如下空气缸:在所述控制阀以开始向所述空气吹出部供给空气的形式受到控制时,经由所述分叉路供给空气,使所述盖体从闭位置移动至开位置,在所述控制阀以停止向所述空气吹出部供给空气的形式受到控制时,停止经由所述分叉路供给空气,使所述盖体从开位置移动至闭位置。根据该结构,藉由对控制阀进行控制,能使空气从空气吹出部的吹出与由盖体移动机构对盖体的开闭动作连动。故而,能以简单的机构实现当盖体处于开位置时空气从空气吹出部的吹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摄像系统具备:上述摄像机罩;以及具有容纳于所述摄像机罩的摄像机镜头,且当所述盖体处于开位置时,对位于所述摄像机罩上方的工件进行拍摄的摄像机部。还可以是上述摄像系统还具备握持所述工件的多关节型机器人。根据该结构,能在多关节型机器人握持工件的状态下进行拍摄,又,摄像机罩位于工件下方,因此多关节型机器人在作业中无需避开摄像机罩。故而,能缩短多关节型机器人的作业时间。上述摄像系统中,所述摄像机罩配置于所述多关节型机器人的动作范围以外亦可。根据该结构,能切实防止多关节型机器人接触摄像机罩。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即使以摄像机镜头朝向上方的形式配置摄像机,也能防止尘埃等落至该摄像机镜头的摄像机罩及具备该摄像机罩的摄像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具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的摄像机罩的摄像系统的概略结构图;图2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罩的局部主视图,也是示出摄像机罩的盖体处于闭位置状态的图;图3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罩的局部右视图;图4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罩的局部俯视图;图5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罩的局部后视图;图6是示出图1所示的摄像机罩的盖体处于开位置状态的图;图7是图1所示的摄像机罩的局部概略剖视图;图8是示出图1所示的摄像机罩的空气的流动的空气回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形态的摄像机罩进行说明。图1是具备根据该实施形态的摄像机罩10的摄像系统1的概略结构图。摄像系统1组装于制造制品的生产线中,该生产线使用产业用多关节型机器人7进行零件的组装作业等。摄像系统1具有握持工件W的多关节型机器人7、对由多关节型机器人7握持的工件W进行拍摄的摄像机部6、以及容纳摄像机部6的摄像机镜头61的摄像机罩10。多关节型机器人7具有固定于底板或底架等的基台71、多个臂72a~72d、以及握持工件W的握持部73。多个臂72a~72d以可相对于邻接的臂转动的形式连续地连结。又,一端的臂72a可转动地连结于基台71,握持部73可转动地连结于另一端的臂72d。多关节型机器人7以利用握持部73握持作为作业对象的工件W,并向主体零件(未图示)搬送工件W的形式动作,将工件W组装于主体零件。该组装作业中,须使待组装侧的工件W的相位与被组装侧的主体零件的相位一致。故而,摄像系统1藉由摄像机部6对工件W进行拍摄,并根据所得的图像信息检测出工件W的相位。并且,藉由多关节型机器人7,基于检测出的相位,将所握持的工件W的相位调整至主体零件的相位,之后,将工件W组装至主体零件。该实施形态中,摄像机部6从下方对由多关节型机器人7握持且被搬送至摄像机部6上方的工件W进行拍摄。摄像机部6具有以朝向上方的形式配置的摄像机镜头61。摄像机镜头61以防止尘埃等落至并附着于摄像机的镜头上的形式容纳于摄像机罩10内。例如,为了切实防止多关节型机器人7接触摄像机罩10,摄像机罩10可配置于多关节型机器人7的动作范围以外。接着,参照图2~图7说明摄像机罩10的结构。图2~图5分别为摄像机罩10的局部主视图、局部右视图、局部俯视图、以及局部后视图。又,图2示出了摄像机罩10的盖体13处于封闭开口部12的闭位置的状态,图6示出了盖体13处于开放开口部12的开位置的状态。又,图7是摄像机罩10的局部概略剖视图。另,各图中为了简洁,省略了后述的第一~第三空气通路51~53或摄像机部6的构成零件、从控制阀55延伸出的部分或全部信号线等。摄像机罩10具备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12的壳体11、以及安装于壳体11的盖体13。如图2~图5所示,壳体11通过大致方形的前壁11a、右侧壁11b、左侧壁11c、后壁11d、顶壁11e、及底壁11f形成有用于容纳摄像机镜头61的内部空间。如图2所示,在壳体11的顶壁11e的上表面,竖直设置有用于支撑可经由转动轴19而相对于壳体11转动的盖体13的盖体支撑部14。如图4所示,开口部12由右侧壁11b的上侧端缘、顶壁11e的右侧端缘、以及前壁11a及后壁11d各自的上侧端缘的一部分形成大致方形的形状。盖体13为可在闭位置(参照图2)与开位置(参照图6)之间移动的结构。如图4所示,盖体13具有封闭开口部12的板部15、以及固定于板部15的上表面的两个板支撑部16。当盖体13处于闭位置时,板部15为在俯视观察时与开口部12大致相同的形状。当盖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摄像机罩及具备该摄像机罩的摄像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摄像机罩,是用于容纳摄像机镜头的摄像机罩,具备: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盖体;使所述盖体在开放所述开口部的开位置与封闭所述开口部的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盖体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当所述盖体处于开位置时向上方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部;以及从配置于所述壳体外的空气供给源将空气导至所述空气吹出部的空气通路。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2 JP 2015-1048501.一种摄像机罩,是用于容纳摄像机镜头的摄像机罩,具备:具有向上方开口的开口部的壳体;安装于所述壳体的盖体;使所述盖体在开放所述开口部的开位置与封闭所述开口部的闭位置之间移动的盖体移动机构;设置于所述壳体内、且当所述盖体处于开位置时向上方吹出空气的空气吹出部;以及从配置于所述壳体外的空气供给源将空气导至所述空气吹出部的空气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机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盖体移动机构为藉由供给空气使所述盖体从开位置及闭位置中的一个位置向另一位置移动的空气缸。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摄像机罩,其特征在于,还具备:设置于所述空气通路且控制空气从所述空气供给源向所述空气吹出部供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根秀士竹林润仓冈修平宇都达博藤泽真一水本裕之
申请(专利权)人: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