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0986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9 09:24
提供一种太阳能热量收集器(100),其中包含多个邻近排列的上部空气通道(3)。第一控流器(20)位于在上部空气通道(3)的第一端,第二控流器(20)位于在空气通道(3)的第二端。每个控流器(20)皆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充分阻止空气流过上部空气通道(3),第二位置允许空气流过上部空气通道(3)。此外,还描述了换热器(100B)、风扇(72)以及各种流动模式。

Improvement of heating, ventil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 solar energy heat collector (100) is provided, which includes a plurality of adjacent upper air passages (3). The first current controller (20) is located at the first end of the upper air channel (3), and the second current control device (20) is located at the second end of the air channel (3). Each control unit (20) can mov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first position prevents the air from flowing through the upper air channel (3),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allows the air to flow through the upper air passage (3). In addition, the heat exchanger (100B), the fan (72) and various flow modes are also describ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对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改进相关申请陈述本申请基于已提交的、与新西兰702717、709298、711204、712135、712679和715024号专利申请相关的临时说明书撰写,通过引用的方式将这些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并入本文中。
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使用太阳能加热、冷却和/或通风空间(特别是楼宇内部)的装置和系统。加热装置也可用于干燥农作物,通过热虹吸发电并且为海水淡化厂的加湿和除湿过程服务。本专利技术总体上还涉及一种与该设备配合使用或独立使用的换热器。
技术介绍
通风系统可四季利用太阳能在太阳能时间(即能够接收太阳能的时间)提供加热和冷却效果;通风系统尤其可被用于楼宇(或任何类型的建筑物)供暖、冷却或隔热。然而,因为太阳能时间有限,所以有必要保存或储存通过太阳能或其他方法产生的热量。欧洲专利公告号2310760描述了一种配备热回收系统的太阳能空气加热器,在其热回收系统中,沿通道隔断行进的气流垂直于前壁流动。该系统使用新鲜空气、从楼宇中回收到的空气或从流经楼宇下方的空气中储存到的热量。这种设计不乏缺点,例如换热器无法从楼宇中回收制冷,这是因为回收制冷会受到太阳能加热的不利影响。美国专利号2,399,487描述了一种包含多个径向排列的突起的加热组件,这些突起在一个中心轴的横纵方向上分组以发挥各种传热功效。美国专利公告号US2004/0237960披露了一种通过叶片状风挡的开关来控制周围大气中空气进出收集器的太阳能空气收集器。其中每个风挡单元拥有一定数量的叶片,使用一个拉杆驱使这些叶片同时开闭,流体进出管道的流量由独立的风挡控制。本文所述系统使用独立的风挡控制进入收集器的每个流道,即一个风挡控制室内管道,另一个风挡控制周围大气流道。系统气流模式变更要求各流道控制机关独立,因此US2004/0237960的系统的操作与构造比较复杂。专利号WO1985000212A1描述了一种可存储太阳能热量以提供夜间供暖的太阳能空气加热系统。这个系统由一个经过细分的蓄热室或蓄热结构和换热翅片构成,这些翅片从蓄热室或蓄热结构壁延伸到蓄热介质中以达到细分蓄热室或蓄热结构、改善蓄热材料与其周围环境的换热关系之目的。PCT专利申请号PCT/NZ2013/000185描述了一种太阳能空气加热/冷却/通风系统。或许进一步改进系统,依托价格更低和/或制造、安装和/或操作复杂度更低的设备更高效、有效地将加热或冷却后的空气输送到楼宇内部是可取的做法。本说明书中引用的所有引用,包括所有专利或专利申请文件,均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中。不承认“现有技术由任何引用构成”的说法。对引用的探讨只陈述其作者的主张,申请人保留质疑援引文献的准确性和针对性的权利。读者须清楚地认识到本文虽然提及一些关于现有技术的出版物,但是无论是在新西兰还是在其他任何国家,此等引用皆不构成对“其中任何文献构成关于该项技术的公知常识”的承认。除非上下文明确做其他要求,否则在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包含”、“由…构成”等表述应被解释为不具备排他性或穷举性的包含,也就是说,应理解为“包括但不限于”的意思。从以下仅作为例子提供的描述中,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和优势显而易见。
技术实现思路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包括下列组件的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多个邻近排列的上部空气通道;位于上部空气通道的第一端的第一控流器以及位于空气通道的第二端的第二控流器;每个控流器皆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第一位置充分阻止空气流过上部空气通道,第二位置允许空气流过上部空气通道。首选方案是:每个控流器位于第二位置时,可充分阻止流体流过相关下属管道或开口。首选方案是:每个控流器可移动至第三位置,第三位置允许流体流过上部空气通道以及相关管道或开口。首选方案是:控流器由可绕纵向轴线旋转的细长叶片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由主体、第一换热通道和与其存在热接触的第二换热通道构成的换热器,其中,第一和第二换热通道中至少有一个通道包含多个圆柱形或圆锥形突起。首选方案是:突起的形状和位置被选择为增大一个或多个选定区域对流体流动的阻力。首选方案是:突起的形状和位置被选择为改善流过至少一个换热通道的流体分布。首选方案是:第一和第二换热通道之间有传热层,此传热层由一个或多个圆柱形或圆锥形突起支撑。首选方案是:主体由可模制的隔热材料或适于增材制造(3D打印)的材料构成。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由安装在壳体内的可旋转旋转体和用于旋转此旋转体的装置构成的风扇,此旋转体的中区细长,有一条纵向轴线,至少有一枚叶片从中区伸出,此叶片有近螺旋形部位,其中,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一侧,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第二开口的中心与第一开口的中心存在纵向偏离。首选方案是:叶片有第二近螺旋形部位,而且第二近螺旋形部位具有与第一近螺旋形部位相反的手性。首选方案是:第一近螺旋形部位与第二近螺旋形部位基本连续。首选方案是:第一开口与第一和第二近螺旋形部位的交点基本轴向对准;若壳体的第二侧有第三开口,则第三开口位于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的轴向对立侧。首选方案是:中区大致呈螺旋圆形,外区大致呈螺旋圆锥形。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由安装在壳体内的可旋转旋转体和用于旋转此旋转体的装置构成的风扇,此旋转体的中区细长,有一条纵向轴线,至少有一对叶片,即第一叶片以及与偏离第一叶片的第二叶片。第一叶片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呈近乎螺旋形的根部和凹陷压力面,第二叶片具有相对于纵向轴线呈近乎螺旋形的根部和近乎凸出的压力面,第一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一侧且与第一叶片轴向对准,第二开口位于壳体的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第二开口与第二叶片轴向对准。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五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由主体、第一换热通道和与其存在热接触的第二换热通道构成的换热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或第四个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换热通道中至少有一个通道与风扇有流体流通。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例中,提供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例中所述热交换器,配备本专利技术第四或第五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热量收集器,此热量收集器与第二、五或六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联用并且存在流体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例中,提供由第二、五或六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构成的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在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例中,提供了第一、七或八实施例中所述太阳能热量收集器,配备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的风扇。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和一个或多个控流器,太阳能热量收集器被构造成以本文的一种或多种流动模式进行操作。首选方案是: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包含热交换器。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基本如本文所述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和/或换热器交换器的操作方法。此外,从广义上说,本专利技术的存在体现在本申请说明书中提及或注明的部件、构件和特性中,对于此等部件、构件和特征的描述是针对个体或集体的,包含对多个个体的任何组合的描述。若本文中提及的特定整体在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
存在已知等价物,则应认为此等已知等价物已如单独列出一般在本文中被提及。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热量收集器的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为清楚起见,未绘制侧壁。图2是一个安装在屋顶式的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实施例的横截面侧视图。图3是一个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实施例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对加热、通风和空调系统的改进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包括:多个邻近排列的上部空气通道;位于所述上部空气通道的第一端的第一控流器以及位于所述上部空气通道的第二端的第二控流器;每个控流器皆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充分阻止空气流过所述上部空气通道,所述第二位置允许空气流过所述上部空气通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5.26 NZ 707212;2015.06.19 NZ 709298;2015.08.1.一种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包括:多个邻近排列的上部空气通道;位于所述上部空气通道的第一端的第一控流器以及位于所述上部空气通道的第二端的第二控流器;每个控流器皆能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一位置充分阻止空气流过所述上部空气通道,所述第二位置允许空气流过所述上部空气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其中,每个控流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能充分阻止流体流过相关下属管道或开口。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其中,每个控流器能移动至第三位置,所述第三位置允许流体流过所述上部空气通道并且还允许流体流过所述下属管道或开口。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太阳能热量收集器,其中,所述控流器包括能绕纵向轴线旋转的细长叶片。5.一种换热器,包括主体、第一换热通道和与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存在热接触的第二换热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中至少有一个通道设置有多个圆柱形或圆锥形的突起。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突起的形状和位置被选择为增大一个或多个选定区域对流体流动的阻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突起的形状和位置被选择为改善流过至少一个换热通道的流体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5、6或7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第一换热通道和所述第二换热通道之间设置有传热层,所述传热层由一个或多个圆柱形或圆锥形的所述突起支撑。9.根据权利要求5、6、7或8所述的换热器,其中,所述主体由能模制或能3D打印的隔热材料构成。10.一种包括安装在壳体内的能旋转的旋转体和用于旋转所述旋转体的装置的风扇,所述旋转体包括具有纵向轴线的细长的中区以及从所述中区伸出的至少一枚叶片,所述叶片或每个叶片具有近螺旋形部位,其中,第一开口位于所述壳体的第一侧,第二开口位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雷丝·库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太阳能焦耳知识产权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新西兰,NZ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