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method and a device for incoming call prompt, to solve the problems in the prior art of treatment there is a strange number is not correct and high operation cost problem; including the method of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the call center for the receiver to send the first terminal call terminal second the equipment call request; determine the intimacy information between the first user and the second terminal of the first terminal device second of the user;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ntimacy information, determine the incoming call prompt information; after sending second to the terminal equipment carrying a call request call message; message to the second terminal equipment is determined according to the degree of intimacy between the first user and the second user, this result is affected by other independent users is relatively small, and There is no need to collect markup behavior of a large number of users to establish a tag library, so the processing of unfamiliar numbers is more accurate and lower in operation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来电提示方法及装置
本申请涉及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来电提示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现在,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各种各样的终端设备进行通话,以解决远距离沟通问题。通话本来是为了满足用户之间正常的通信需求,但随着通信技术、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通话在给用户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骚扰和安全隐患。比如,近些年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进行诈骗,将具备通话功能的手机当成为了他们牟取不当利益的工具,这不仅会骚扰用户的日常生活,而且还会给用户带来财产、人身安全隐患。因此当用户接到陌生来电时,如何帮助用户对陌生来电进行处理,以避免用户受到骚扰也是运营商需要考虑的问题。现有技术主要是基于用户对电话号码的标记来对骚扰电话进行提示或拦截。具体地,首先引导用户对接到的骚扰电话号码进行标记或描述,进而建立骚扰电话号码云端标记库,该云端标记库中存储有骚扰电话号码被用户标记的次数、骚扰类型(比如推销、诈骗、传销等)以及用户对该骚扰号码的描述内容(比如推销保险、投资担保、房产中介等)。之后,当用户再次接到陌生来电时,后台可在云端标记库中查询此陌生电话号码,若查询到该号码所对应的标记结果,则对用户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来电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所述第一呼叫请求用于请求呼叫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确定来电提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呼叫请求,所述第二呼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来电提示信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来电提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接收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呼叫请求,所述第一呼叫请求用于请求呼叫第二终端设备;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确定来电提示信息;向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发送第二呼叫请求,所述第二呼叫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来电提示信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的第一用户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包括:分别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信息,根据获取的联系人信息和/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联系人信息和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包括:根据获取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共同联系人比例;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共同联系人比例,确定第一亲密度;以及,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确定第二亲密度;根据所述第一亲密度和第二亲密度,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获取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包括:根据获取的联系人信息,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共同联系人比例;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共同联系人比例,确定第一亲密度,将确定的第一亲密度作为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历史通信记录,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确定第二亲密度,将确定的第二亲密度作为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6.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共同联系人比例,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各自的通讯录中的联系人总数的最小值,以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的通讯录中的共同联系人数量;将所述共同联系人数量在所述联系人总数的最小值中所占的比重,确定为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共同联系人比例。7.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共同联系人比例Ruv,基于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亲密度I(cc,uv):其中,0≤I(cc,uv)<1,0≤Ruv≤1,A1为对Ruv与I(cc,uv)进行拟合时的第一拟合因子,且0<A1<1;B1为对Ruv与I(cc,uv)进行拟合时的第二拟合因子,且0<B1<1。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包括:获取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在预设时间段内的有效通话次数、平均有效通话时长以及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有效消息往来次数;其中,有效通话是指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和所述第二终端设备之间的通话时长大于预设时长的通话;所述有效消息往来次数是指所述第二终端设备收到所述第一终端设备发送的消息后,进行了回复的往来次数;根据所述有效通话次数、平均有效通话时长以及有效消息往来次数,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F(ch,uv):其中,Cuv为有效通话次数,且Cuv≥0;Tuv为平均有效通话时长,且Tuv≥T0,T0为设定时间阈值;Muv为有效消息往来次数,Muv≥0;分别代表Cuv、Tuv以及Muv在F(ch,uv)中所占的比重,且并且10.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公式确定第二亲密度I(ch,uv):其中,0≤I(ch,uv)<1,F(ch,uv)为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A2为对F(ch,uv)与I(ch,uv)进行拟合时的第一拟合因子,且0<A2<1;B2为对F(ch,uv)与I(ch,uv)进行拟合时的第二拟合因子,且0<B2<1。11.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确定第二亲密度,包括:将选定的预设时间段划分为n个子时间段,根据每个子时间段对应的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历史通信频繁度,确定该子时间段对应的第二亲密度;基于每个子时间段分别对应的第二亲密度,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第二亲密度。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以下公式确定第二亲密度I(ch,uv):其中,I(ch,uv)(i)为第i个子时间段中的I(ch,uv);0<λ≤1,λ为I(ch,uv)(i)随时间的衰减因子,其中第i+1个子时间段中的时间早于第i个子时间段中的时间。13.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以下公式确定所述第一用户和第二用户之间的亲密度信息Iuv:其中,I(cc,uv)为第一亲密度;I(ch,uv)为第二亲密度;β分别代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