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30018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包括安装于箱式变电站顶部的排风扇,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开设有散热孔,箱式变电站屋顶安装有坡形散热通道,箱式变电站内的多余热量通过排风扇输送至散热孔和坡型散热通道中;排风扇的安装座后端固定连接有多条向后弯曲呈弧形的支撑肋,支撑肋以安装座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并构成用于组装零件的支架,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安装轴,安装轴外侧固定连接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多个流线型扇叶,安装轴与扇叶的安装环固定连接,相邻两个扇叶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4c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设计因散热通道的增加以及排风扇扇叶结构的改进而赋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散热效率极高的特点。

Heat dissipation system of box type subs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box type substation cooling system, including exhaust fan installed on the top of the box type substation, around the top of the box type sub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heat dissipation holes, roof box type substation installed sloping cooling channel, excess heat in the box type substation through the exhaust fan is transported to the cooling hole sloping type cooling channel; fan mounting seat the back en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plurality of backward bent arc-shaped supporting rib, rib support to install the seat center line axis of circular array and a uniform distribution of support for the assembly of parts of the motor is fixed on the frame, the output shaft of the electric motor is connected with threaded mounting shaft, shaft mounted outside of the fixed connection spacing multiple streamlined blades, mounting ring mounting shaft and blade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inimum distance between two adjacent blades of not less than 4cm. The beneficial effect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hat the design is endowed with the high efficiency of heat dissipation of the utility mode due to the increase of the heat dissipation passag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fan blade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箱式变电站组件
,尤其是涉及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器使用量数量不断攀升,人们对电能的需求量也在逐年提高。因供电需求量不断提升,所以箱式变电站即箱式变电站内部设备数量越来越多和体积也越来越大,以便于满足高用电量需求,进而导致内部变电组件产热量也越来越多。由于箱式变电站中的热量需要及时传导至外界,否则会因热量积蓄量过高而对变电组件造成损伤,进而使箱式变电站处于瘫痪状态,使其无法正常进行配电工作。然而,箱式变电站的传统散热方式是通过在箱式变电站顶部安装排风扇,利用排风扇将箱式变电站内部的热空气输送至箱式变电站顶部空间中,然后通过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的散热孔排放热量。因传统箱式变电站顶部散热通道结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所以导致传统散热系统的散热效率很低,进而会使热量在箱式变电站中积蓄并对配电组件的正常工作造成负面影响。由此可见,如何研究出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具备散热效率高的优点,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本技术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包括安装于箱式变电站顶部的排风扇,所述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开设有散热孔,位于所述排风扇上端的箱式变电站屋顶安装有用于疏散多余热量的坡形散热通道,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多余热量通过所述排风扇输送至所述散热孔和坡型散热通道中;所述排风扇包括呈矩形安装框结构的安装座,所述安装框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条向后弯曲呈弧形的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以所述安装座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并构成用于组装零件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安装轴,所述安装轴外侧固定连接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多个流线型扇叶,所述安装轴与所述扇叶的安装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为一体,相邻两个所述扇叶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4cm。进一步地,所述坡形散热通道为两块由中间向两边对称倾斜向下设置的所述箱式变电站的顶板构成和两块所述顶板之间所预留的散热缝隙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所述支撑肋以及所述扇叶的材质为不锈钢材料。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的边缘开设有用于与箱式变电站顶部组装连接的装配孔。进一步地,所述电机电连接用于调控所述电机运行参数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器固定于所述支撑肋上。进一步地,所述支撑肋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进一步地,所述安装座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尘罩。本技术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首先,该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通过增多箱式变电站顶部散热路径使所述箱式变电站内部热量疏散效率得以显著提升。即散热路径由传统的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散热改为顶部四周散热与坡型散热通道相结合的散热结构,使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与上方均具备排热通道。因为热空气更容易向上输送,所以该坡形散热通道具备更好的热空气引流效果,进而可以大幅提高箱式变电站的散热效率。其次,通过加大相邻两个扇叶之间的间隙以达到为箱式变电站中热空气提供更大的排放通道的目的,从而显著提升箱式变电站中热空气的排放效率,为箱式变电站中配电组件营造了更为良好的工作环境,为配电组件的正常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此外,利用不锈钢材料制备扇叶、支撑肋以及安装座可以显著提升该排风扇的机械强度,并有效提高其防锈蚀能力,进而有助于延长排风扇的使用寿命。最后,通过合理优化电路设计,使主控制器能够根据温度传感器所感知的箱式变电站内实际温度变化而实时调整所述电机的运转速度,从而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中箱式变电站顶部中间所设坡形散热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和透视图;图2为本技术中排风扇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中排风扇的后视图;图4为本技术在箱式变电站顶部的安装孔示意图。图中:1、安装座,2、支架,3、扇叶,4、安装轴。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4所示,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包括安装于箱式变电站顶部的排风扇,所述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开设有散热孔,位于所述排风扇上端的箱式变电站屋顶安装有用于疏散多余热量的坡形散热通道,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多余热量通过所述排风扇输送至所述散热孔和坡型散热通道中,从而达到增多箱式变电站顶部散热路径的目的。进而提升箱式变电站的散热能力。那么,为了简化所述坡形散热通道的结构,所以将所述坡形散热通道设计为两块由中间向两边对称倾斜向下设置的所述箱式变电站的顶板构成和两块所述顶板之间所预留的散热缝隙构成。为了进一步提升箱式变电站的散热能力,所以将所述坡形散热通道的数量设计为多个并均匀分布在所述箱式变电站的顶部。所述排风扇包括呈矩形安装框结构的安装座1。为了使所述排风扇与所述箱式变电站之间的安装操作更加方便,所以在所述安装座1的边缘开设有用于与箱式变电站顶部组装连接的装配孔。所述安装框的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多条向后弯曲呈弧形的支撑肋,弧形设计是为了提高所述支撑肋的支撑能力。所述支撑肋以所述安装座1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并构成用于组装零件的支架2。所述零件包括电机、安装轴4以及扇叶3等等。具体地,所述支架2上固定安装有动力供应装置,即所述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安装轴4。所述安装轴4外侧固定连接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多个流线型扇叶3。所述扇叶3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是为了提升风扇的排风能力;另一方面流线型设计可以显著减小空气阻力,进而提升排风扇的热量排放效率。为了进一步扩大热空气输送至箱式变电站外的排放通道,所以将邻两个所述扇叶3之间的最小距离设计为不小于4cm。在保证所述安装轴4与所述扇叶3之间连接强度的同时,为了最大限度简化所述安装轴4与所述扇叶3之间的连接结构,以便于这两者之间的组装操作更为便捷,所以将所述安装轴4与所述扇叶3的安装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为一体。其中,所述扇叶3与所述安装环通过焊接方式固定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安装座1、所述支撑肋以及所述扇叶3的机械强度,所以将所述安装座1、所述支撑肋以及所述扇叶3设计为通过不锈钢材料制备而成。该设计还可以有效提高排风扇的防锈蚀能力。为了进一步提升其防锈蚀能力,可在所述安装座1、所述支撑肋以及所述扇叶3的表面涂覆高阻燃型防锈漆层。为了使所述排风扇具有自动调节工作参数的功能,以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所以将所述电机电连接用于调控所述电机运行参数的主控制器,所述主控制器固定于所述支撑肋上。所述支撑肋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主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这样所述电机可以在所述主控器的调控下,根据箱式变电站中实际温度参数进行工作状态的调整。该设一方面可以降低排风扇耗电量,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排风扇的使用寿命,避免其因一直处于高功率工作状态,而使所述扇叶3以及安装轴4等零件损耗速度过快,最终导致这些零件的使用寿命大幅缩短。为了提高所述温度传感器测量温度信号的准确性,所以可以将所述温度传感器的数量设计为多个,并将这些温度传感器均匀分布固定于所述支撑肋上。最后,为了提高所述排风扇的过滤能力,所以在所述安装座1外侧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防尘罩。这样可以有效拦截通过所述排风扇的灰尘,避免灰尘长时间淤积而堵塞箱式变电站顶部的排风口。该设计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包括安装于箱式变电站顶部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开设有散热孔,位于所述排风扇上端的箱式变电站屋顶安装有用于疏散多余热量的坡形散热通道,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多余热量通过所述排风扇输送至所述散热孔和坡型散热通道中;所述排风扇包括呈矩形安装框结构的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多条向后弯曲呈弧形的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以所述安装座(1)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并构成用于组装零件的支架(2),所述支架(2)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安装轴(4),所述安装轴(4)外侧固定连接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多个流线型扇叶(3),所述安装轴(4)与所述扇叶(3)的安装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为一体,相邻两个所述扇叶(3)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4c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包括安装于箱式变电站顶部的排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箱式变电站顶部四周开设有散热孔,位于所述排风扇上端的箱式变电站屋顶安装有用于疏散多余热量的坡形散热通道,所述箱式变电站内的多余热量通过所述排风扇输送至所述散热孔和坡型散热通道中;所述排风扇包括呈矩形安装框结构的安装座(1),所述安装座(1)后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多条向后弯曲呈弧形的支撑肋,所述支撑肋以所述安装座(1)中心线为轴线呈圆形阵列均匀分布并构成用于组装零件的支架(2),所述支架(2)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安装轴(4),所述安装轴(4)外侧固定连接等间距均匀分布的多个流线型扇叶(3),所述安装轴(4)与所述扇叶(3)的安装环通过螺纹方式连接为一体,相邻两个所述扇叶(3)之间的最小距离不小于4c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式变电站散热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青于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伯邦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