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300139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3: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门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及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自动门机构包括至少两扇移动门,自动门机构底部平行设有至少两根底部导轨,自动门机构顶部设有与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至少两扇移动门安装于所述的顶部导轨和底部导轨之间并通过与其中一扇移动门相连的气缸实现开启与关闭,至少两扇移动门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从而实现移动门之间的联动以减少气缸的行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其优点在于:导轨制作及装配都很简单,连杆机构使得气缸的行程远小于自动门的行程,自动门运行过程中阻力小,行走顺畅,不会卡死,并且还能使多扇移动门在打开时相重叠,视觉美观且不占用空间。

Multi guide automatic door mechanism and its use method

\u672c\u53d1\u660e\u6d89\u53ca\u95e8\u7a97\u8bbe\u5907\u53ca\u5176\u4f7f\u7528\u65b9\u6cd5\u53ca\u6280\u672f\u9886\u57df\uff0c\u5177\u4f53\u6765\u8bf4\u662f\u4e00\u79cd\u591a\u5bfc\u8f68\u81ea\u52a8\u95e8\u673a\u6784\u53ca\u5176\u4f7f\u7528\u65b9\u6cd5\uff0c\u81ea\u52a8\u95e8\u673a\u6784\u5305\u62ec\u81f3\u5c11\u4e24\u6247\u79fb\u52a8\u95e8\uff0c\u81ea\u52a8\u95e8\u673a\u6784\u5e95\u90e8\u5e73\u884c\u8bbe\u6709\u81f3\u5c11\u4e24\u6839\u5e95\u90e8\u5bfc\u8f68\uff0c\u81ea\u52a8\u95e8\u673a\u6784\u9876\u90e8\u8bbe\u6709\u4e0e\u5e95\u90e8\u5bfc\u8f68\u76f8\u5bf9\u5e94\u7684\u9876\u90e8\u5bfc\u8f68\uff0c\u81f3\u5c11\u4e24\u6247\u79fb\u52a8\u95e8\u5b89\u88c5\u4e8e\u6240\u8ff0\u7684\u9876\u90e8\u5bfc\u8f68\u548c\u5e95\u90e8\u5bfc\u8f68\u4e4b\u95f4\u5e76\u901a\u8fc7\u4e0e\u5176\u4e2d\u4e00\u6247\u79fb\u52a8\u95e8\u76f8\u8fde\u7684\u6c14\u7f38\u5b9e\u73b0\u5f00\u542f\u4e0e\u5173\u95ed\uff0c\u81f3\u5c11\u4e24\u6247\u79fb\u52a8\u95e8\u4e4b\u95f4\u901a\u8fc7\u8fde\u6746\u673a\u6784\u76f8\u8fde\u4ece\u800c\u5b9e\u73b0\u79fb\u52a8\u95e8\u4e4b\u95f4\u7684\u8054\u52a8\u4ee5\u51cf\u5c11\u6c14\u7f38\u7684\u884c\u7a0b\u3002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combination structure is simple and feasibl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ail production and assembly are simple, linkage of the cylinder stroke is far less than the automatic door travel, small resistance, automatic door operation during walking smoothly, not death card, and can make many doors move in the open overlap the visual appearance, and does not occupy spa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门窗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具体来说是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现在自动门只有上下两根导轨,在承载两扇移动门移动的时候,每根导轨对移动门的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都有导向作用,因为加工误差,安装误差等原因,造成导轨不平行,导致移动门阻力过大,甚至卡死的现象,而且移动门在装配的时候不易操作。为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设计一种结构简单、容易装配、运行顺畅的自动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在自动门上下设有多根导轨,且通过连杆机构连接多扇自动门,使得自动门运行阻力小,不易卡死。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包括气缸、导轨、移动门和连杆机构,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包括至少两扇移动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底部平行设有至少两根底部导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顶部设有与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安装于所述的顶部导轨和底部导轨之间并通过与其中一扇移动门相连的气缸实现开启与关闭,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从而实现移动门之间的联动以减少气缸的行程。所述的底部导轨和顶部导轨的数量与所述的自动门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自动门不同时安装于同一底部导轨和与该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之间。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底部设有平行的第一底部导轨和第二底部导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顶部设有与第一底部导轨和第二底部导轨相对应的第一顶部导轨和第二顶部导轨,第一底部导轨和第一顶部导轨之间设有第一移动门,第二底部导轨和第二顶部导轨之间设有第二移动门,所述的第二移动门与所述的气缸相连,所述的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之间通过连杆机构从而实现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之间的联动以减少气缸的行程并使所述的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打开时能相重叠。所述的连杆机构由两根中部相连的长连杆,连接两个长连杆同侧端部的两根短连杆和连接两个长连杆另一侧端部的两根短连杆构成,所述的长连杆的长度为短连杆长度的两倍,所述的连杆机构中端与第二移动门相连,所述的连杆机构的一端与第一移动门相连,所述的连杆机构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的移动门底部通过导向轮与底部导轨相配合以实现对移动门的导向作用,所述的移动门顶部通过导向轮和辅助轮与顶部导轨相配合以实现对移动门的承重和导向作用。本专利技术还设计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的使用方法,所述的方法如下:开启时,气缸的缸杆伸出,推动与气缸相连的移动门沿导轨向开门方向运动,由于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其余的移动门也沿导轨向开门方向运动,当气缸完全伸出时,与气缸相连的移动门打开到位,由于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其余的移动门也打开到位,这时所有移动门重叠在一起;关闭时,气缸的缸杆收缩,带动与气缸相连的移动门沿导轨向关门方向运动,由于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其余的移动门也沿导轨向关门方向运动,当气缸完全收缩时,与气缸相连的移动门关闭到位,由于连杆机构的联动作用,其余的移动门也关闭到位。本专利技术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其优点在于:导轨制作及装配都很简单,连杆机构使得气缸的行程远小于自动门的行程,自动门运行过程中阻力小,行走顺畅,不会卡死,并且还能使多扇移动门在打开时相重叠,视觉美观且不占用空间。[附图说明]图1为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自动门的主视图;图2为一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自动门的背面视图;图3为图1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B-B向剖视图;图中:1.第一移动门;2.第二移动门;3.第一顶部导轨;4.第二顶部导轨;5.第二底部导轨;6.第一底部导轨;7.导向轮;8.辅助轮;9.连杆;10.气缸。[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及方法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自动门机构包括至少两扇移动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底部平行设有至少两根底部导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顶部设有与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安装于任一所述的顶部导轨和底部导轨之间并通过与其中一扇移动门相连的气缸实现开启与关闭,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从而实现移动门之间的联动以减少气缸的行程。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底部导轨和顶部导轨的数量与所述的自动门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自动门不同时安装于同一底部导轨和与该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之间。参见图1,左侧为关门方向,右侧为开门方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多导轨自动门机构设有四根导轨,包括两根底部导轨和两根顶部导轨,四根导轨的自动门机构设置有第一移动门1,第一移动门1顶部设置有左右两组导向轮和辅助轮,导向轮和辅助轮卡在第一顶部导轨3的上下两侧,第一顶部导轨3对第一移动门1起到上下方向和开关方向的导向作用和承重的作用,第一移动门下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卡在第一底部导轨6上,第一底部导轨6对第一移动门1起到开关方向的导向作用。所述四根导轨的自动门机构还设置有第二移动门2,第二移动门顶部设置有左右两组导向轮和辅助轮,导向轮和辅助轮卡在第二顶部导轨4的上下两侧,第二顶部导轨4对第二移动门2起到上下方向和开关方向的导向作用和承重的作用,第二移动门2下部设置有左右两个导向轮,两个导向轮卡在第二底部导轨5上,第二底部导轨5对第二移动门2起到开关方向的导向作用。所述四根导轨的自动门机构设置有连杆机构19,所述的连杆机构19由两根中部相连的长连杆,连接两个长连杆同侧端部的两根短连杆和连接两个长连杆另一侧端部的两根短连杆构成,所述的长连杆的长度为短连杆长度的两倍,所述的连杆机构19中端在两长连杆的连接处与第二移动门相连,所述的连杆机构19的左端在两根短连杆的连接处与第一移动门相连,所述的连杆机构19的右端在两根短连杆的连接处为固定端,所述的连杆机构19通过固定端固定在墙体或支架或其他支撑物上,连杆机构19实现第一移动门1和第二移动门2的联动。所述四根导轨的自动门机构设置有气缸20,气缸20的缸体端固定在墙体或支架或其他支撑物上,气缸20的缸杆端与所述的第二移动门2相连,为自动门的运动提供动力。开启时,气缸20的缸杆伸出,推动第二移动门2向开门方向运动,由于连杆机构19的联动作用,第一移动门1也向开门方向运动,当气缸20的缸杆完全伸出时,第二移动门2打开到位,由于连杆机构19的联动作用,第一移动门1也打开到位,这时第一移动门1和第二移动门2重叠在一起,连杆机构19对第一移动门1起到了行程倍增的作用。关闭时,气缸20的缸杆收缩,推动第二移动门2向关门方向运动,由于连杆机构19的联动作用,第一移动门1也向关门方向运动,当气缸20的缸杆完全收缩时,第二移动门2关闭到位,由于连杆机构19的联动作用,第一移动门1也关闭到位,连杆机构19对第一移动门1起到了行程倍增的作用。按照以上设计,自动门的运动非常流畅,且导轨制作简单,装配简单,连杆机构有行程倍增作用,气缸行程只有自动门行程的一半。对本实施例中的数量的替换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例如本实施例中的的移动门的数量可以替换为3扇、4扇、5扇或其他大于2的自然数,当所述的移动门的数量增加时,只需在连杆机构端部连接菱形的四连杆机构或直接在连杆机构端部再连接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包括气缸、导轨、移动门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包括至少两扇移动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底部平行设有至少两根底部导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顶部设有与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安装于所述的顶部导轨和底部导轨之间并通过与其中一扇移动门相连的气缸实现开启与关闭,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从而实现移动门之间的联动以减少气缸的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包括气缸、导轨、移动门和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包括至少两扇移动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底部平行设有至少两根底部导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顶部设有与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安装于所述的顶部导轨和底部导轨之间并通过与其中一扇移动门相连的气缸实现开启与关闭,所述的至少两扇移动门之间通过连杆机构相连从而实现移动门之间的联动以减少气缸的行程。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部导轨和顶部导轨的数量与所述的自动门的数量相对应,所述的自动门不同时安装于同一底部导轨和与该底部导轨相对应的顶部导轨之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导轨自动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自动门机构底部设有平行的第一底部导轨和第二底部导轨,所述的自动门机构顶部设有与第一底部导轨和第二底部导轨相对应的第一顶部导轨和第二顶部导轨,第一底部导轨和第一顶部导轨之间设有第一移动门,第二底部导轨和第二顶部导轨之间设有第二移动门,所述的第二移动门与所述的气缸相连,所述的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之间通过连杆机构从而实现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之间的联动以减少气缸的行程并使所述的第一移动门和第二移动门打开时能相重叠。4.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名越正生顾卓王永锋郭奕敏金秀娇李启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丰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