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96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13:03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其解决全、半灌浆套筒存在施工难度大的问题。包括中间套筒、同轴设置在中间套筒两端的第一锥筒、第二锥筒;第一锥筒、第二锥筒的通孔直径小于中间套筒的通孔直接;所述第一锥筒内壁设有内螺纹,中间套筒内壁设有多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向凸起肋,第二锥筒内壁为光面。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两端锥筒内壁对两根钢筋的导向作用,保证两根钢筋的同轴对接,另通过环向凸起肋,能保证浆料硬化后与中间套筒的咬合,半圆形截面的凸起,可避免应力集中,增强连接装置的抗剪能力。

A semi grouting connection device for the external wall of the assembled shear wall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具体来说是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
技术介绍
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是实现住宅产业化和建筑节能的重要结构形式,我国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技术不断进步,为提高预制装配式结构性能和实现住宅产业提供了技术基础。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将主要构件在工厂预制成型、施工现场组装,再通过少量现浇作业将构件连成一体,因而存在大量水平和竖向钢筋连接。常见的竖向钢筋连接形式为全灌浆,全灌浆套筒接头两端均采用灌浆方式连接钢筋,灌浆连接端所需要的钢筋锚固长度较长,中间套筒尺寸较长,现场连接工作量大,且施工难度复杂、成本高,需要研发新的钢筋连接方式。而半灌浆套筒仅一端为锥筒。由于中间套筒中部孔径较大,钢筋插入时,如没有其他辅助措施,钢筋会在中间套筒内左右摆动,很难将两端的钢筋同轴对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全灌浆套筒和半灌浆套筒均存在施工难度大的缺陷,提供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套筒(1)、同轴设置在中间套筒(1)两端的第一锥筒(2)、第二锥筒(3);所述第一锥筒(2)、中间套筒(1)、第二锥筒(3)同轴开设有贯通的通孔,且第一锥筒(2)、第二锥筒(3)的通孔直径小于中间套筒(1)的通孔直径;所述第一锥筒(2)内壁设有内螺纹,中间套筒(1)内壁设有多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向凸起肋(11),环向凸起肋(11)与中间套筒(1)内壁其他部位光滑过渡,第二锥筒(3)内壁为光面;所述中间套筒(1)的内径与插入其内的带肋钢筋直径比为1.6~3.0;所述中间套筒(1)的长度与自第二锥筒(3)带肋钢筋插入套筒内的长度比为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套筒(1)、同轴设置在中间套筒(1)两端的第一锥筒(2)、第二锥筒(3);所述第一锥筒(2)、中间套筒(1)、第二锥筒(3)同轴开设有贯通的通孔,且第一锥筒(2)、第二锥筒(3)的通孔直径小于中间套筒(1)的通孔直径;所述第一锥筒(2)内壁设有内螺纹,中间套筒(1)内壁设有多个截面为半圆形的环向凸起肋(11),环向凸起肋(11)与中间套筒(1)内壁其他部位光滑过渡,第二锥筒(3)内壁为光面;所述中间套筒(1)的内径与插入其内的带肋钢筋直径比为1.6~3.0;所述中间套筒(1)的长度与自第二锥筒(3)带肋钢筋插入套筒内的长度比为1.3~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外墙钢筋半灌浆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套筒(1)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注浆孔(12)和溢浆孔(13)。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福郑志涛涂刚要张楠王玉国徐章云沈意彪姜效亭李新陈龙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