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包括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酯类油性剂、降凝剂、复合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不需要添加粘度指数改进剂,在发动机表面形成一层超级保护吸附膜,使用寿命大大延长,起节能、减排、减磨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油
,具体涉及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减少排放、降耗节能已经成为推动汽车工业技摩术发展的直接动力。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稀缺,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已经成为国际关注的问题,而有效减低燃油消耗已经成为汽车制造和相关产业需要解决的问题。申请号为200610164861.9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润滑油组合物,包括金属清净剂、无灰分散剂、抗氧防腐剂、降凝剂、粘度指数改进剂和基础油。本专利技术所述汽油机润滑油组合物可满足较高压缩比的汽油机的润滑要求,该润滑油组合物具有优良的润滑性能保证发动机的良好润滑、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可有效地降低油泥的生成、保持发动机活塞的清净、可有效地防止油品的氧化变质、预防发动机零部件的磨损、并能降低油耗有一定的节能效果。申请号为201410030318.4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汽油发动机用的机油。由矿物基础油和添加剂混配制成,所述矿物基础油由APII类基础油、APIII类基础油和APIIII类基础油组成,添加剂由单挂丁二酰亚胺、氢化苯乙烯双烯共聚物、聚甲基丙烯酸酯、烷基酚组成、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其中所述的稀土纳米颗粒通过稀土粗磨、酸化、稀土富集渣加入炭黑、烧灼、初产品粗磨、精磨6步骤制的,与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各组份配比科学,按一定比例将多种添加剂和矿物基础油相互调配,并添加了纳米级的稀土氧化物颗粒,性能大幅度提高,燃油消耗、机油消耗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致力于提供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降低发动机各部件之间的摩擦损失,从润滑的角度降低摩擦内耗、提供能量的利用率而达到节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是提供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包括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酯类油性剂、降凝剂、复合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Ⅲ类基础油50-60wt%、聚α-烯烃合成油12-16wt%、酯类油性剂10-20wt、降凝剂0.1-0.4wt%、复合剂10-15wt%。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Ⅲ类基础油50-60wt%、聚α-烯烃合成油12-16wt%、改性蓖麻油0.5-2.5wt%、酯类油性剂10-20wt、降凝剂0.1-0.4wt%、复合剂10-15wt%、摩擦改进剂0.5-2.0wt%。所述酯类油性剂为KL115、KL15中的一种或组合物。优选地,所述酯类油性剂为KL115和KL15的混合物,其中KL115和KL15的质量比为1:1。离子液体具有良好的润滑性、热稳定性和生物降解性等特点,其结构中不含金属元素,对环境危害较小。本专利技术中尝试采用离子液体对蓖麻油进行改性,结果发现,将离子液体改性的蓖麻油添加在汽油机油中,汽油机油的热稳定性、承载能力和抗磨性能均得到提升,这是因为在摩擦的过程中,离子液体中的有效成分会发生分解,与摩擦介质发生反应,生成含氟元素的致密的化学反应膜,从而提高汽油机油的抗磨损性能和承载能力。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改性蓖麻油为离子液体改性蓖麻油。所述离子液体改性蓖麻油的制备过程为:将蓖麻油和1-己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以质量比1:(0.003-0.005)混合,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20分钟,得到所述离子液体改性蓖麻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技术方案中,所述改性蓖麻油为硼酸改性蓖麻油。所述硼酸改性蓖麻油的制备过程为:将氢氧化钠和高锰酸钾溶于水中,得到氢氧化钠质量分数为5-10%、高锰酸钾质量分数为5-8%的碱性高锰酸钾溶液;将蓖麻油和碱性高锰酸钾溶液以质量比1:(15-20)混合,以18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40分钟,静置2-3小时后,分离上层油相;向油相中加入硼酸,油相与硼酸的质量比为1:(0.2-0.3),于110-120℃搅拌反应50-70分钟;加入三乙醇胺,三乙醇胺与硼酸的质量比为1:(0.8-1.2),于110-120℃搅拌反应50-70分钟;反应结束后后,将反应液冷却至23-25℃,静置2-3小时,收集上层有机层,得到所述硼酸改性蓖麻油。对蓖麻油进行硼酸改性,通过在蓖麻油分子双键上引人硼,从而使得蓖麻油分子能够强烈地吸附于介质表面,使硼更容易与介质表面作用生成极压膜。所述摩擦改进剂为纳米二硫化钼、油溶性纳米氧化石墨烯、油溶性纳米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优选地,所述摩擦改进剂为油溶性纳米氧化石墨烯和油溶性纳米铜的混合物,其中油溶性纳米氧化石墨烯和油溶性纳米铜的质量比为(2-3):1。所述油溶性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为:将氧化石墨烯和水以固液比1:(20-30)(g/mL)混合均匀,超声分散40-60分钟,得到分散液;向分散液中加入分散液体积1-1.2倍的碘代正丁烷和氧化石墨烯重量0.08-0.12倍的四丁基碘化铵,混合后在氮气保护下于90-100℃搅拌反应5-6小时,搅拌转速为300-400转/分钟;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冷却至23-25℃,用乙酸乙酯进行萃取,萃取用乙酸乙酯与反应液的体积比为(3-4):1,收集有机相;将有机相用质量分数为10-15%的盐酸洗涤后,有机相与盐酸的体积比为1:(0.2-0.3),于60-70℃干燥10-12小时,得到所述油溶性纳米氧化石墨烯。与现有技术中常用的二硫化钼、氯化石蜡等摩擦改进剂相比,本专利技术中得到的油溶性氧化石墨烯可以在机油中分散均匀稳定,且没有沉淀产生,而且其具有良好的摩擦学性能,推测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氧化石墨烯为片状,其可以沉积在摩擦表面,以物理吸附膜的形式避免摩擦面的直接接触;另一方面是其与金属介质表面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形成包含有机态的碳与金属反应所形成的铁的氧化物的保护油膜。所述油溶性纳米铜的制备过程为:将环烷酸铜、硬脂酸和白油加入到反应容器中,环烷酸铜、硬脂酸和白油的质量比为1:(1.1-1.2):5,以180-24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10-20分钟,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加热至60-65℃,在搅拌作用下,将质量分数为50-60%的水合肼加入到混合液中,水合肼的加入量为环烷酸铜质量的0.75-0.8倍;待水合肼加入完毕,于60-65℃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反应1-2小时;然后加入三乙烯四胺,三乙烯四胺与环烷酸铜的质量比为(10-12):1,以200-300转/分钟的转速搅拌30-40分钟,中和反应过程中生成的环烷酸;通过减压蒸馏将反应液中的水除去,得到油溶性纳米铜。环烷酸铜是一种具有减摩能力的软金属,但是其承载能力较差。在摩擦情况下,所述油溶性纳米铜在边界润滑的作用下沉积一层纳米铜的单质薄膜。这有利于提高汽油机油的承载性能和抗磨损性能。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二是提供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所述长寿命汽油机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改性蓖麻油(若原料中含有改性蓖麻油)加入调和釜中,混合均匀,得到混合液A;将混合液A升温至60-70℃,在搅拌作用下加入酯类油性剂、降凝剂、复合剂、摩擦改进剂(若原料中含有摩擦改进剂),搅拌30-50分钟,搅拌转速为200-400转/分钟,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包括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酯类油性剂、降凝剂、复合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包括Ⅲ类基础油、聚α-烯烃合成油、酯类油性剂、降凝剂、复合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Ⅲ类基础油50-60wt%、聚α-烯烃合成油12-16wt%、酯类油性剂10-20wt、降凝剂0.1-0.4wt%、复合剂10-15wt%。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配比的原料组成:Ⅲ类基础油50-60wt%、聚α-烯烃合成油12-16wt%、蓖麻油或改性蓖麻油0.5-2.5wt%、酯类油性剂10-20wt、降凝剂0.1-0.4wt%、复合剂10-15wt%、摩擦改进剂0.5-2.0wt%。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酯类油性剂为KL115、KL15中的一种或组合物。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蓖麻油为离子液体改性蓖麻油。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蓖麻油为硼酸改性蓖麻油。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改进剂为纳米二硫化钼、油溶性纳米氧化石墨烯、油溶性纳米铜中的一种或几种的化合物。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节能长寿命汽油机油,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溶性纳米氧化石墨烯的制备过程为:将氧化石墨烯和水以固液比1:(20-30)(g/mL)混合均匀,超声分散40-60分钟,得到分散液;向分散液中加入分散液体积1-1.2倍的碘代正丁烷和氧化石墨烯重量0.08-0.12倍的四丁基碘化铵,混合后在氮气保护下于90-100℃搅拌反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群德,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布雷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