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4315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6:03
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装置包括围设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的浮体框架,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的接触氧化单元,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有弹性填料;设置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的前置沉淀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内部的植被过滤单元,所述植被过滤单元上铺设有水生植物,其中,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排至所述前置沉淀单元,再经过拦截网后排至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的弹性填料接触氧化后排至所述植被过滤单元,最后排出至外侧河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末端控制处理技术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布置和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水环境污染仍然在当今成为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方面,且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面源污染,即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城市面源污染中,降雨径流冲刷城市地面,其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颗粒、总氮、总磷、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受纳水体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由于城市硬质下垫面比例的增大,降雨径流呈现水量大水质差等特点,且由于降雨发生的随机性,产生的污染量和污染物质不易确定,所以降雨径流污染防治成为当下城市污染防控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现有技术中,雨水径流污染、溢流污染的污染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源头控制方式、过程控制方式、末端控制方式以及应急处理。其中,源头控制处理主要是通过城区改造或者生态基础雨水管理手段(LID)等方式;过程控制通常有管道改造、管道沉积物控制技术等,末端控制处理有旋流分离、快速沉淀等。但是,源头控制处理方式要求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且受到建设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设置于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装置包括浮体框架,该浮体框架呈凹形,围设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且与河道护岸紧贴;接触氧化单元,该接触氧化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并位于所述浮体框架的表面凹陷处,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有弹性填料;前置沉淀单元,该前置沉淀单元设置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拦截网,设置在所述前置沉淀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之间;植被过滤单元,该植被过滤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内部,所述植被过滤单元上铺设有水生植物,其中,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排至所述前置沉淀单元,再经过所述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设置于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装置包括浮体框架,该浮体框架呈凹形,围设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且与河道护岸紧贴;接触氧化单元,该接触氧化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并位于所述浮体框架的表面凹陷处,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有弹性填料;前置沉淀单元,该前置沉淀单元设置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拦截网,设置在所述前置沉淀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之间;植被过滤单元,该植被过滤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内部,所述植被过滤单元上铺设有水生植物,其中,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排至所述前置沉淀单元,再经过所述拦截网后排至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的弹性填料接触氧化后排至所述植被过滤单元,最后排出至外侧河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框架采用聚乙烯管焊接而成,所述浮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套杆,所述套杆一端与所述浮体框架连接固定,其另一端插入河道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为镀锌套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生程寒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