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4315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6:03
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装置包括围设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的浮体框架,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的接触氧化单元,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有弹性填料;设置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的前置沉淀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内部的植被过滤单元,所述植被过滤单元上铺设有水生植物,其中,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排至所述前置沉淀单元,再经过拦截网后排至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的弹性填料接触氧化后排至所述植被过滤单元,最后排出至外侧河道。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末端控制处理技术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布置和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市水环境污染治理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城市水环境污染仍然在当今成为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要方面,且面源污染问题已经成为河道水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面源污染,即通过降雨和地表径流冲刷,将大气和地表中的污染物带入受纳水体,使受纳水体遭受污染的现象。城市面源污染中,降雨径流冲刷城市地面,其中含有大量的悬浮物颗粒、总氮、总磷、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直接排入受纳水体会对水质造成严重的危害。同时,由于城市硬质下垫面比例的增大,降雨径流呈现水量大水质差等特点,且由于降雨发生的随机性,产生的污染量和污染物质不易确定,所以降雨径流污染防治成为当下城市污染防控的一项重要课题。在现有技术中,雨水径流污染、溢流污染的污染控制方式,主要包括源头控制方式、过程控制方式、末端控制方式以及应急处理。其中,源头控制处理主要是通过城区改造或者生态基础雨水管理手段(LID)等方式;过程控制通常有管道改造、管道沉积物控制技术等,末端控制处理有旋流分离、快速沉淀等。但是,源头控制处理方式要求大量的基础设施建设和资金投入,且受到建设用地的严格限制,使得源头控制处理方式更加难以普及。过程控制技术对地下管网的管理水平要求相对较高。末端处理是设置在雨水排放口的对污染末端进行处理排放的方式,因此,末端控制处理因其易于实现和较低的治理成本的优点,在现有的技术和条件下,末端处理设施成为一种较为合理且有效的处理措施。然而,现有技术下的末端处理设施大多存在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治理效果不佳、占地过多的问题,因此有鉴于此,应当提供一种简化结构、治理效率高、成本更加低廉且占用更少面积的末端处理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做出的,其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化、占用更少面积、能够提高治理效率且低成本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装置设置于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装置包括浮体框架,该浮体框架呈凹形,围设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且与河道护岸紧贴;接触氧化单元,该接触氧化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并位于所述浮体框架的表面凹陷处,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有弹性填料;前置沉淀单元,该前置沉淀单元设置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所述前置沉淀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之间设置有拦截网;植被过滤单元,该植被过滤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内部,所述植被过滤单元上铺设有水生植物,其中,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排至所述前置沉淀单元,再经过所述拦截网后排至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的弹性填料接触氧化后排至所述植被过滤单元,最后排出至外侧河道。优选地,所述浮体框架采用聚乙烯管焊接而成,所述浮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套杆,所述套杆一端与所述浮体框架连接固定,其另一端插入河道底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套杆为镀锌套杆。优选地,所述接触氧化单元还包括第一浮球和第一石笼挂坠,所述第一浮球通过尼龙绳依次横向穿接后与所述浮体框架固定,所述第一石笼挂坠悬挂于所述弹性填料上,所述第一石笼挂坠为填充有砾石的细目网。又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填料的成品重量在1.0kg/m到3.0kg/m的范围内。优选地,所述拦截网包括第二浮球、第一细目网以及第二石笼挂坠,所述第二浮球采用尼龙绳穿接并固定在所述浮体框架上,所述第一细目网的规格在3至10目的范围内,所述第二石笼挂坠设置于所述第一细目网的底部,所述第二石笼挂坠的直径为20mm。优选地,所述植被过滤单元包括第三浮球、第二细目网以及第三石笼挂坠,所述第三浮球采用尼龙绳穿接并固定在所述浮体框架上,所述第二细目网与所述第三浮球连接固定,所述第三石笼挂坠设置于所述第二细目网的底部。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生植物为风绿狐尾藻和金鱼藻之一或两者,所述水生植物的密度在10丛/平方米到30丛/平方米的范围内。根据上面的描述和实践可知,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设置于河道雨水排放口出口处,通过设置围设于该开口处的浮体框架,以及设置于框架上和框架内的接触氧化单元和植被过滤单元以及多层拦截网的结构,使得从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后经过多层过滤处理,可以有效提高预处理装置对雨水径流的过滤效率;通过尼龙绳横向穿接多个浮球并与浮体框架固定,再通过细目网和设置于细目网底部的石笼挂坠沉入河底,将整个预处理装置充分展开并竖向设置,可以实现雨水与预处理装置的充分接触,进一步改善了该预处理装置对雨水径流的净化过滤效果;且简化的结构可以方便地在多个雨水排放口处进行快速布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末端控制处理技术存在的结构较为复杂,占地面积较大、布置和维护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的结构;图2为剖视图,示出了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此外,在本说明书中,附图未按比例画出,并且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图1为示意图,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的结构。图2为剖视图,示出了图1的A-A方向的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中,预处理装置整体设置于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1的开口处,与河道护岸贴合,装置包括浮体框架2、接触氧化单元3、前置沉淀单元4、植被过滤单元5。浮体框架2呈凹字形,如图1所示,浮体框架2围设在河道雨水排放口1的开口处,接触氧化单元3填充在浮体框架2与河道雨水排放口1之间,并位于浮体框架2的表面凹陷处内部,接触氧化单元3内填充有弹性填料33,接触氧化单元3与河道雨水排放口1之间设置有前置沉淀单元4,前置沉淀单元4作为雨水排放的缓冲地带,沉淀有大量淤泥,可以通过对前置沉淀单元4进行定期清淤或抛洒底泥固化药剂来维护。前置沉淀单元4与接触氧化单元3之间设置有拦截网6。植被过滤单元5填充浮体框架2的内部,植被过滤单元5上铺设有大量水生植物54。当雨水从河道雨水排放口1排出时,先在前置沉淀单元4进行缓冲沉淀,而后经过拦截网6排至接触氧化单元3,然后与接触氧化单元3内填充的弹性填料33接触氧化后排至植被过滤单元5,最后排出至外侧河道。具体地说,浮体框架2围设在雨水排放口1的开口处,其采用聚乙烯(PE)管焊接而成,PE材料使得浮体框架2的耐腐蚀性增强,并同时具有吸水性小、电绝缘性良好的特点,有效延长了浮体框架2的使用寿命。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雨水排放口1的不同口径,改变浮体框架2的整体大小、形状和开口口径,例如浮体框架2的形状也可以为半圆形、弧形或者他们的组合形状等,面积为1.0~10.0m2不等,多个套杆21一端插入河道底部,另一端与浮体框架2固定连接,使得浮体框架2固定并紧贴河岸设置。在本专利技术的该实施例中,套杆21为镀锌套杆,镀锌套杆插入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设置于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装置包括浮体框架,该浮体框架呈凹形,围设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且与河道护岸紧贴;接触氧化单元,该接触氧化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并位于所述浮体框架的表面凹陷处,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有弹性填料;前置沉淀单元,该前置沉淀单元设置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拦截网,设置在所述前置沉淀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之间;植被过滤单元,该植被过滤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内部,所述植被过滤单元上铺设有水生植物,其中,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排至所述前置沉淀单元,再经过所述拦截网后排至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的弹性填料接触氧化后排至所述植被过滤单元,最后排出至外侧河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设置于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装置包括浮体框架,该浮体框架呈凹形,围设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的开口处,且与河道护岸紧贴;接触氧化单元,该接触氧化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并位于所述浮体框架的表面凹陷处,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有弹性填料;前置沉淀单元,该前置沉淀单元设置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之间;拦截网,设置在所述前置沉淀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之间;植被过滤单元,该植被过滤单元设置于所述浮体框架内部,所述植被过滤单元上铺设有水生植物,其中,所述河道雨水排放口排出的雨水径流先排至所述前置沉淀单元,再经过所述拦截网后排至所述接触氧化单元,与所述接触氧化单元内填充的弹性填料接触氧化后排至所述植被过滤单元,最后排出至外侧河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框架采用聚乙烯管焊接而成,所述浮体框架上设置有多个套杆,所述套杆一端与所述浮体框架连接固定,其另一端插入河道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杆为镀锌套杆。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河道雨水排放口预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红生程寒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华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冶华天南京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