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涡激振动环
本专利技术涉及环保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涡激振动环。
技术介绍
四氯化碳(CCl4)是一种人工合成的低沸点有机氯代烃(比重1.591g/cm3,沸点77℃),微溶于水。国外研究表明:四氯化碳属于典型的肝脏毒物,高浓度时,首先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随后影响肝、肾。它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长期残留性和生物蓄积性,因此自1979年被美国EPA列入了“含四氯化碳地下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也被我国列入了68种“水中优先控制的污染物”名单。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由于大量制造和使用农药,造成了一些地区地下水被四氯化碳污染,如美国的密西根含水层和加拿大渥太华附近的含水层均受到过四氯化碳的污染(在含水层中它多以非水相(NAPL)存在)。目前,各种用于四氯化碳处理的设备不断涌现。涡激振动环作为一个重要的四氯化碳处理的设备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现有的用于四氯化碳处理的涡激振动环体积大、结构不合理、紧凑度不高,其对气态的四氯化碳处理效果不理想,不适用于四氯化碳系统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涡激振动环,该涡激振动环体积小、结构合理、紧凑度高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涡激振动环,包括呈倒U型的外罩体,外罩体由位于上部的半圆环段(9‑14)以及位于半圆环段(9‑14)两端下部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直壁段(9‑15)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半圆环段(9‑14)内部顶端的涡激振动棒(9‑1)、固定设置于半圆环段(9‑14)内部相对两侧的颤振涡动杆(9‑2)和设置于两个直壁段(9‑15)相对的两侧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一对等效电感射频头(9‑8),所述涡激振动棒(9‑1)和颤振涡动杆(9‑2)均与半圆环段(9‑14)等长,涡激振动棒(9‑1)和颤振涡动杆(9‑2)高分子中空棒状结构,且其中部均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短粗节(9‑16);两个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涡激振动环,包括呈倒U型的外罩体,外罩体由位于上部的半圆环段(9-14)以及位于半圆环段(9-14)两端下部的一对相对设置的直壁段(9-15)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设置在半圆环段(9-14)内部顶端的涡激振动棒(9-1)、固定设置于半圆环段(9-14)内部相对两侧的颤振涡动杆(9-2)和设置于两个直壁段(9-15)相对的两侧之间且沿前后方向均匀分布的一对等效电感射频头(9-8),所述涡激振动棒(9-1)和颤振涡动杆(9-2)均与半圆环段(9-14)等长,涡激振动棒(9-1)和颤振涡动杆(9-2)高分子中空棒状结构,且其中部均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短粗节(9-16);两个直壁段(9-15)前部的相对的两侧相对称地设置有多对沿上下方向分布的变频串联谐振器(9-3);两个直壁段(9-15)相对的两侧相对称地设置有多对沿上下方向分布的高频载波发射器;高频载波发射器由沿直壁段(9-15)长度方向延伸的高频载波发射连接杆(9-9)和均匀设置在高频载波发射连接杆(9-9)内侧的多个高频载波发射头(9-4)组成;高频载波发射连接杆(9-9)中空钢制套管结构,其内部穿设有连接导线,所述连接导线分别与多个高频载波发射头(9-4)连接;两个直壁段(9-15)相对的两侧还相对称地设置有多对沿上下方向分布的互感扼流杆(9-6),互感扼流杆(9-6)沿直壁段(9-15)长度方向延伸,每根互感扼流杆(9-6)的外部均螺旋状地缠绕有三相电流线圈(9-5),且每根互感扼流杆(9-6)的一端均与一个互感换能器(9-12)连接;一对等效电感射频头(9-8)之间电连接,每个等效电感射频头(9-8)均连接有多个沿直壁段(9-15)长度方向分布的等效电感(9-7);两个直壁段(9-15)的外侧中部相对应地设置有多对沿直壁段(9-15)的长度方向分布的高频电磁屏蔽板(9-11);两个直壁段(9-15)的外侧下部相对应地设置有多对沿直壁段(9-15)的长度方向分布的电磁同步离合器(9-10);所述半圆环段(9-14)内部设置有涡流场电磁线圈(9-1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涡激振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颤振涡动杆(9-2)由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组成:USP纯化水255~480份,椰子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47~89份,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50~159份,4-氯-3-硝基-N,N-二甲基苯磺酰胺46~63份,N-烯丙基-3-三氟甲基-二氯乙酰替苯胺49~106份,2(或5)-[(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或2)-甲基-苯磺酸单钠盐52~113份,4-[[4-(乙酰基甲基氨基)-2-磺基苯基]氨基]-1-氨基-9,10-二氢-9,10-二氧代-2-蒽磺酸二钠盐49~72份,3,5-二甲氧基邻苯二甲酸酐46~91份,锎纳米微粒54~109份,蒽醌-1-氨基-5-磺酸铵47~89份,N-(5-氯-2-甲氧苯基)-2-[(2-甲氧基-4-硝基苯基)偶氮]-3-氧代丁酰胺37~80份,硫酸单十二烷基酯钾盐38~74份,N,N-二甲基-5-(1H-1,2,4-三氮唑-1-基甲基)-1H-吲哚-3-基乙胺苯甲酸盐49~89份,2-[[[3-[(4,5-二氢-3-甲基-5-氧代-1-苯基-1H-4-吡唑基)偶氮基]-4-羟苯基]磺酰基]氨基]-苯甲酸钠56~100份,质量浓度为46.1ppm~313.5ppm的十六烷基磷酸酯加脂79~133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涡激振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锎纳米微粒的粒径为54.6μm~64.5μ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涡激振动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颤振涡动杆(9-2)由以下方法制备:第1步:在良导体搅拌反应器中,加入USP纯化水和椰子油醇聚氧乙烯醚磷酸酯,启动良导体搅拌反应器中的搅拌机,设定转速为48rpm~94rpm,启动良导体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器,使温度升至63.9℃~64.7℃,加入二-(2-乙基己基聚氧化烯烃)琥珀酸双酯磺酸钠搅拌均匀,进行卤烷基化反应40~51分钟,加入4-氯-3-硝基-N,N-二甲基苯磺酰胺,通入流量为39.2m3/min~80.7m3/min的氡气0.4~0.1小时;之后在良导体搅拌反应器中加入N-烯丙基-3-三氟甲基-二氯乙酰替苯胺,再次启动良导体搅拌反应器中的加热器,使温度升至80.9℃~113.7℃,保温40~51分钟,加入2(或5)-[(4-氨基-3-溴-9,10-二氢-9,10-二氧代-1-蒽基)氨基]-5(或2)-甲基-苯磺酸单钠盐,调整良导体搅拌反应器中溶液的pH值为4.8~8.9,保温40~280分钟;第2步:另取锎纳米微粒,将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峙,梁骁,马捷,张明胜,许旭,陈建军,陈兴祥,王兴涌,董平,刘喜坤,韩宝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