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及转轴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3912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包括压力臂承力部和旋转部,压力臂承力部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压力臂承力部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旋转部包括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旋转部上平行于旋转部对称轴的两侧壁中部固定连接,内圆柱面中心和外圆柱面中心偏心设置,且内圆柱面中心相对外圆柱面中心靠近压力臂球窝。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压力臂改变了现有压力臂的形状,其压力臂承力部与旋转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将压力臂承力部的作用力进行分散,减小了压力臂承力部与旋转部连接处的作用力,从而有效避免压力臂承力部与旋转部连接处的断裂,延长了压力臂的受用寿命。

Pressure arm and shaft assembly for radial double bar pneumatic disc brak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ouble pressure arm radial push rod of air disc brake, comprising a pressure arm bearing part and the rotating part, a pressure arm bearing part is arranged at one end of the pressure arm ball bearing force, pressure arm the other end portion has a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the rotating part comprises a cylindrical inner surface and the outer the cylindrical surface, the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and the rotating part on both sides in the middle of the wall parallel to the axis of symmetry of the rotating part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inner cylindrical surface is arranged in the center of circle center and the outer cylindrical eccentric, and the inner cylindrical surface of the outer cylindrical surface near the center center relative pressure lever ball. The pressure arm of the utility model changes the shape of the existing pressure arm, the arm force between the pressure bearing part and the rotating par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pressure arm, force bearing part of the dispersion, reduce the force of the pressure arm bearing part and the rotating part connection, so as to avoid fracture pressure arm bearing part and the rotating part is connected with the extension of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pressure ar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及转轴总成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动系统零部件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及转轴总成。
技术介绍
在气压盘式制动器中,转轴总成完成制动器制动的功能,而压力臂是转轴总成中的一个关键零部件,其作用相当于一个增力杠杆,其工作原理为:制动气室推杆垂直作用于压力臂球窝时,压力臂会绕着转轴机构的支点圆柱的中心旋转,在旋转的同时压力臂在制动方向上有一段位移。压力臂在球窝方向上的位移与制动方向上的位移成一个固定的比例,也就是杠杆比或者增力比,增力比通常为一个常数。压力臂在制动方向上的位移传递给基准座,然后由基准座分别传递给螺杆、摩擦片,消除摩擦片与制动盘之间的间隙,以此实现制动的效果。气室的布置方式有两种,一种气室沿轴向布置,称为轴向气室;另一种气室沿径向布置,成为径向气室。气室的布置方式不同,决定了压力臂的结构形式也不同。现有的径向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压力臂承力部2,所述压力臂承力部2的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1,另一端与旋转部3的中部一侧固定连接。现有的这种径向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承力部2只与旋转部3的一侧固定,其作用力全部作用于压力臂承力部2与旋转部3的连接处,易造成压力臂承力部2与旋转部3的连接处的断裂,影响压力臂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压力臂承力部与旋转部连接处易断裂,影响压力臂的使用寿命的问题。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包括压力臂承力部和旋转部,所述压力臂承力部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压力臂承力部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旋转部包括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与旋转部上平行于旋转部对称轴的两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圆柱面中心和外圆柱面中心偏心设置,且内圆柱面中心相对外圆柱面中心靠近压力臂球窝。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臂承力部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圆弧过渡面与旋转部的内圆柱面构成中空的圆柱形。进一步的,所述旋转部与压力臂球窝的开口方向垂直。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臂球窝表面渗碳处理,压力臂球窝深度为0.8~1mm,并做淬火处理,压力臂球窝表面硬度为58~63HRC,压力臂球窝的心部硬度为29~35HRC。进一步的,所述压力臂采用20CrMnTiA材料,锻件采用正火处理。另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转轴总成,包括上述的压力臂,支点圆柱,基准座,回位弹簧,调节机构,主动转轴,螺杆,齿轮,底盖,推动板,从动转轴,固定卡;所述支点圆柱通过小滚针副与压力臂的内圆弧面相连接,所述压力臂的外圆柱面通过大滚针副与基准座连接,所述回位弹簧位于基准座与底盖之间,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分别连接在基准座两侧,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之间通过三个齿轮啮合连接,所述主动转轴和从动转轴分别与两个螺杆连接,螺杆的端部通过小挡圈连接在推动板上,所述压力臂通过拔销带动调节机构转动,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主动转轴上绕主动转轴旋转,所述固定卡安装在压力臂的旋转部上。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卡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夹板,两个所述夹板上端之间通过两个相对间隔设置的连接板连接,两个所述夹板下端均设有卡钩,两个所述连接板分别安装在压力臂两侧的旋转部上,所述卡钩固定在底盖上。进一步的,所述底盖和螺杆之间设置有防尘罩。进一步的,所述基准座与从动转轴之间设置有大挡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这种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改变了现有压力臂的形状,其压力臂承力部与旋转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连接,将压力臂承力部的作用力进行分散,减小了压力臂承力部与旋转部连接处的作用力,从而有效避免压力臂承力部与旋转部连接处的断裂,延长了压力臂的受用寿命。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的侧视图;图4是本技术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的主视图;图5是本技术转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转轴总成的主视图;图7是图6中沿A-A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转轴总成中基准座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转轴总成中固定卡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技术转轴总成中底盖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压力臂球窝;2、压力臂承力部;3、旋转部;4、第一连接部;5、内圆柱面;6、外圆柱面;7、拨销安装孔;8、第二连接部;9、圆弧过渡面;10、支点圆柱;11、小滚针副;12、大滚针副;13、基准座;14、底盖;15、推动板;16、回位弹簧;17、拨销;18、定位销;19、调节机构;20、主动转轴;21、螺杆;22、齿轮;23、防尘罩;24、小挡圈;25、从动转轴;26、大挡圈;27、固定卡;28、夹板;29、连接板;30、卡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包括压力臂承力部2和旋转部3,所述压力臂承力部2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1,压力臂承力部2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所述旋转部3包括内圆柱面5和外圆柱面6,所述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分别与旋转部3上平行于旋转部3对称轴的两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圆柱面5的中心O2和外圆柱面6的中心O3偏心设置,且内圆柱面5的中心O2相对外圆柱面6的中心O3靠近压力臂球窝1的球心O1。气室顶杆对压力臂球窝1施加作用力,通过压力臂承力部2作用在旋转部3上,由于本技术中压力臂承力部2分别通过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与旋转部3的中部两侧连接,因而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将压力臂承力部2的作用力分散在旋转部3的两侧,相较于现有如图1所示的压力臂承力部2与旋转部3的连接处受力而言,第一连接部4或第二连接部8与旋转部3的连接处受力大大减小,因而可有效解决压力臂承力部2与旋转部3的连接处易断裂的问题,延长了压力臂的使用寿命。具体的,所述压力臂承力部2的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9连接,所述圆弧过渡面9与旋转部3的内圆柱面5构成中空的圆柱形,方便与支点圆柱10的弧面相配合,且外形美观。另外,所述旋转部3与压力臂球窝1的开口方向垂直,压力臂球窝1的开口方向与气室顶杆加力方向一致,旋转部3的开口方向与制动盘夹紧方向一致。进一步的,为了提高压力臂球窝1的耐磨性能,所述压力臂球窝1表面渗碳处理,压力臂球窝1深度为0.8~1mm,并做淬火处理,压力臂球窝1表面硬度为58~63HRC,压力臂球窝1的心部硬度为29~35HRC。而为了保证压力臂的强度,所述压力臂采用20CrMnTiA材料,锻件采用正火处理。实施例2:如图5、图6和图7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及转轴总成

【技术保护点】
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包括压力臂承力部(2)和旋转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臂承力部(2)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1),压力臂承力部(2)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所述旋转部(3)包括内圆柱面(5)和外圆柱面(6),所述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分别与旋转部(3)上平行于旋转部(3)对称轴的两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圆柱面(5)中心和外圆柱面(6)中心偏心设置,且内圆柱面(5)中心相对外圆柱面(6)中心靠近压力臂球窝(1)。

【技术特征摘要】
1.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包括压力臂承力部(2)和旋转部(3),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臂承力部(2)一端设有压力臂球窝(1),压力臂承力部(2)另一端具有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所述旋转部(3)包括内圆柱面(5)和外圆柱面(6),所述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分别与旋转部(3)上平行于旋转部(3)对称轴的两侧壁中部固定连接,所述内圆柱面(5)中心和外圆柱面(6)中心偏心设置,且内圆柱面(5)中心相对外圆柱面(6)中心靠近压力臂球窝(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臂承力部(2)的第一连接部(4)和第二连接部(8)之间通过圆弧过渡面(9)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过渡面(9)与旋转部(3)的内圆柱面(5)构成中空的圆柱形。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部(3)与压力臂球窝(1)的开口方向垂直。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臂球窝(1)表面渗碳处理,压力臂球窝(1)深度为0.8~1mm,并做淬火处理,压力臂球窝(1)表面硬度为58~63HRC,压力臂球窝(1)的心部硬度为29~35HRC。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径向双推杆气压盘式制动器的压力臂,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臂采用20CrMnTiA材料,锻件采用正火处理。7.一种转轴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压力臂、支点圆柱(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群贺勇夏哲浩罗方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元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