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行道用集水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91711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行道用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的井体以及可开启地盖合在所述井体顶部开口处的井盖;所述井体上端的侧壁上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立篦,所述立篦的下端到所述井体的顶部距离与所述井盖的厚度之和大于人行道的复合土工膜到路面的距离。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安装使用方便,有利于提高雨水收集效率等优点。

A water gathering well for sidewalk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idewalk with water,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well concrete prefabricated and can be opened to cover on the top of the well opening of the manhole cover; the upper end of the side wall of the well body with vertical grate is arrang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vertical the grate to the top of the well body distance with the cover thickness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the pavement composite geomembrane, the distance to the surfac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convenient installation and use, and the advantages of improving the collecting efficiency of rainwater and the lik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行道用集水井
本技术涉及道路施工
,特别的涉及一种人行道用集水井。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迅猛发展,一系列城市病问题日益凸显。城市洪涝灾害频发、居住环境日益恶劣、水资源浪费短缺等现象阻碍了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同时给城市居民生活带来诸多不利。近年来,国家大力推行建设的“海绵城市”能有效控制雨水径流,通过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方式,有利于修复城市水生态,增强城市防洪防涝能力,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热岛”效应,保护城市生态环境。依据“海绵城市”建设理念,传统的人行道建造方式已无法满足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所以对雨水径流的控制、城市内涝的改善、市容景观的提升、地下空间的利用、生态环境的保护等需求急需设计一种新的人行道系统。为此,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人行道,包括由下向上依次布置的复合土工膜、透水粒料层以及路面层,还包括沿竖向贯穿地埋设在所述路面层、透水粒料层以及复合土工膜内的集水井,用于对人行道上的雨水进行收集和储存,通过集水井收集雨水后,可以用于灌溉和道路冲洗,节约水资源。实际使用时,路面层的雨水除了一部分会从集水井顶部开口处流入集水井内,另一部分会渗入到透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人行道用集水井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行道用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的井体(41)以及可开启地盖合在所述井体(41)顶部开口处的井盖(42);所述井体(41)上端的侧壁上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立篦,所述立篦的下端到所述井体(41)的顶部距离与所述井盖(42)的厚度之和大于人行道的复合土工膜到路面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行道用集水井,其特征在于,包括采用混凝土预制而成的井体(41)以及可开启地盖合在所述井体(41)顶部开口处的井盖(42);所述井体(41)上端的侧壁上具有沿周向设置的立篦,所述立篦的下端到所述井体(41)的顶部距离与所述井盖(42)的厚度之和大于人行道的复合土工膜到路面的距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行道用集水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晟叶洪兵李红伟蒋欢赵彪彭政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