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9072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8 0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和上料架,所述输送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刚性框架,第一刚性框架的上部沿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输送辊轮;所述上料架设置于输送架的一侧,顶料机构,设置于每两个倾斜滚道之间,用于将锚栓顶入输送滚轮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料板绕旋转轴转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

A wind power anchor quench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wind power anchor quenching machine with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comprises a conveying rack and rack, the conveying frame comprises a first rigid frame is fixed on the ground, the upper part of the first rigid frame in parallel along the direction of furnace quenching machine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paced conveying roller; one side of the material frames are arranged on the conveying frame, a pushing mechanism, set up in each of the two inclined raceways, for anchor bolt into the top of the conveying roller, driving mechanism for driving the ejector plate to rotate around the axis of rota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air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improve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electricity anchor quenching machine,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sav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自动上料装置
,具体涉及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2016年中国风电累计、新增装机容量均居全球第一。2016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超过54GW,其中9个国家的装机容量超过10GW,累计容量达到486.8GW,累计装机容量增长12.6%。风电用高强度锚栓由于长期野外服役,环境恶劣,维修条件差,所以要求风机稳定性很高。正常连续工作情况下,风电锚栓要求必须保证2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中的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采用传统的人工上料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且劳动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能够实现风电锚栓淬火机自动上料。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和上料架,所述输送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刚性框架,第一刚性框架的上部沿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输送辊轮;所述上料架设置于输送架的一侧,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第二刚性框架,所述第二刚性框架的上部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个供锚栓滚向输送辊轮的倾斜滚道,所述倾斜滚道靠近输送架的一端设有防止锚栓继续向输送辊轮方向滚动的挡块;顶料机构,设置于每两个倾斜滚道之间,用于将锚栓顶入输送滚轮上,每个顶料机构均包括:顶料板、旋转轴、轴承座、摆臂以及摆臂支座,其中,旋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旋转支撑于第一刚性框架上,旋转轴的外壁一侧与顶料板焊接固定,旋转轴外壁上相对顶料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摆臂一端固定连接,摆臂另一端与所述摆臂支座上端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料板绕旋转轴转动,包括: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长杆,其中,所述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第一刚性框架一端,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第一支臂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臂另一端与第二支臂的一端铰接,第二支臂的另一端与长杆固定连接,若干摆臂支座的底部均与所述长杆固定连接。所述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为气缸。所述顶料板上设有供锚栓滚向输送辊轮的斜边。所述顶料板上位于斜边的末端设有限位卡块。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首先,通过上料架的倾斜滚道的设计,在前方锚栓上料后,后面的锚栓能够自动向前滚动。在锚栓达到挡块前方时,顶料机构将锚栓向上抬起;通过顶料板上斜边的设计,锚栓被抬起后,高于挡块的高度,经过顶料板上斜边到达输送辊轮上;该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提高了生产的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节约了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顶料机构与驱动机构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图;图中:1为第一刚性框架;2为输送辊轮;3为第二刚性框架;4为倾斜滚道;5为挡块;6为顶料机构;6-1为顶料板;6-2为旋转轴;6-3为轴承座;6-4为摆臂;6-5为摆臂支座;7为驱动机构;7-1为9为输送辊轮;7-2为第一支臂;7-3为第二支臂;7-4为长杆;8为锚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输送架和上料架,所述输送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刚性框架,第一刚性框架的上部沿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输送辊轮;所述上料架设置于输送架的一侧,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第二刚性框架,所述第二刚性框架的上部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个供锚栓滚向输送辊轮的倾斜滚道,所述倾斜滚道靠近输送架的一端设有防止锚栓继续向输送辊轮方向滚动的挡块;顶料机构,设置于每两个倾斜滚道之间,用于将锚栓顶入输送滚轮上,每个顶料机构均包括:顶料板、旋转轴、轴承座、摆臂以及摆臂支座,其中,旋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旋转支撑于第一刚性框架上,旋转轴的外壁一侧与顶料板焊接固定,旋转轴外壁上相对顶料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摆臂一端固定连接,摆臂另一端与所述摆臂支座上端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料板绕旋转轴转动,包括: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长杆,其中,所述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第一刚性框架一端,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第一支臂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臂另一端与第二支臂的一端铰接,第二支臂的另一端与长杆固定连接,若干摆臂支座的底部均与所述长杆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为气缸。作为本技术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料板上设有供锚栓滚向输送辊轮的斜边。作为本技术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顶料板上位于斜边的末端设有限位卡块。本技术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的自动上料过程是:首先,通过上料架的倾斜滚道的设计,在前方锚栓上料后,后面的锚栓能够自动向前滚动。当锚栓达到挡块前方时,启动气缸,气缸活塞伸长,通过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带动长杆向前直线移动,长杆带动摆臂进行摆动,摆臂摆动带动旋转轴转动,最终旋转轴上的顶料板实现向上摆动。顶料板将锚栓向上抬起;通过顶料板上斜边的设计,锚栓被抬起后,高于挡块的高度,经过顶料板上斜边到达输送辊轮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和上料架,所述输送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刚性框架,第一刚性框架的上部沿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输送辊轮;所述上料架设置于输送架的一侧,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第二刚性框架,所述第二刚性框架的上部沿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个供锚栓滚向输送辊轮的倾斜滚道,所述倾斜滚道靠近输送架的一端设有防止锚栓继续向输送辊轮方向滚动的挡块;顶料机构,设置于每两个倾斜滚道之间,用于将锚栓顶入输送滚轮上,每个顶料机构均包括:顶料板、旋转轴、轴承座、摆臂以及摆臂支座,其中,旋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旋转支撑于第一刚性框架上,旋转轴的外壁一侧与顶料板焊接固定,旋转轴外壁上相对顶料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摆臂一端固定连接,摆臂另一端与所述摆臂支座上端铰接;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顶料板绕旋转轴转动,包括: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第一支臂、第二支臂以及长杆,其中,所述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通过固定架固定在第一刚性框架一端,直线往复运动驱动装置的驱动轴与第一支臂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支臂另一端与第二支臂的一端铰接,第二支臂的另一端与长杆固定连接,若干摆臂支座的底部均与所述长杆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电锚栓淬火机用自动上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输送架和上料架,所述输送架包括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刚性框架,第一刚性框架的上部沿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输送辊轮;所述上料架设置于输送架的一侧,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第二刚性框架,所述第二刚性框架的上部沿淬火机炉口方向平行间隔布置有若干个供锚栓滚向输送辊轮的倾斜滚道,所述倾斜滚道靠近输送架的一端设有防止锚栓继续向输送辊轮方向滚动的挡块;顶料机构,设置于每两个倾斜滚道之间,用于将锚栓顶入输送滚轮上,每个顶料机构均包括:顶料板、旋转轴、轴承座、摆臂以及摆臂支座,其中,旋转轴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轴承座旋转支撑于第一刚性框架上,旋转轴的外壁一侧与顶料板焊接固定,旋转轴外壁上相对顶料板的另一侧与所述摆臂一端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志军余成华王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成紧固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