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秀荣专利>正文

一种病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446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包括床体(100),其包括至少三个床板(101)、床单(102)、床架(103)、限位板(104);支撑架(200),其配置在所述床板(101)上;导向台(300),其包括环形导轨(301)、滚球(302)、支撑块(303);锁止部(500)。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病床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一种病床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病人在卧床且悬挂四肢时,可随意翻身,且不会扭动被悬挂的关节。

A sickbed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bed comprises a bed body (100), which comprises at least three bed sheets (101), (102), (103), a limit plate (104); the support frame (200), which is arranged on the bed board (101); the guide table (300), including the ring rail (301), ball (302) and a supporting block (303); locking Department (500). The bed is different from the existing technology. It is a kind of sickbed. Through the above structure, the patient can turn over freely when lying in bed and hanging limbs, and it will not twist the suspended join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病床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特别是涉及一种骨科患者用的病床。
技术介绍
骨科是各大医院最常见的科室之一,主要研究骨骼肌肉系统的解剖、生理与病理,运用药物、手术及物理方法保持和发展这一系统的正常形态与功能。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变更,骨科伤病谱有了明显的变化,例如,骨关节结核、骨髓炎、小儿麻痹症等疾病明显减少,交通事故引起的创伤明显增多。骨科伤病谱的变化,这就需要骨科与时俱进了。传统的病床只能为用户提供翻身的功能,但是病人在筋骨断裂的时候,需要将手臂吊起来,并且病人不能进行翻身等动作,使患者躺在病床上并不舒适,还容易造成褥疮的现象。因此,目前亟需一种能够辅助用户吊起四肢、并辅助用户翻身的病床。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能够辅助用户吊起四肢、并辅助用户翻身的骨科医用病床。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包括床体,其包括至少三个床板、床单、床架、限位板,所述床板为长条状,至少三个床板并排排列,所述床单与每个床板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床架配置在所述床板的下侧,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床架固定,所述限位板配置在至少三个床板的两侧;支撑架,其配置在所述床板上;导向台,其包括环形导轨、滚球、支撑块,所述环形导轨与所述床架固定,所述环形导轨的环形的轴线与所述床板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环形导轨内配置多个延其移动的滚球,所述环形导轨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块,所述支撑块沿所述环形导轨移动且保持直立状态,所述支撑块的上表面与所述床板的下表面接触,多个支撑块的两侧均与所述滚球接触;锁止部,其包括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磁铁电源模块、磁铁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磁铁与所述床板的右端面固定,所述第二电磁铁与所述床板的左端面固定,两个相邻的床板之间的第一电磁铁正对第二电磁铁,所述磁铁电源模块分别与每个第一电磁铁、第二电磁铁连接,所述磁铁电源模块与所述磁铁电路控制模块连接。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所述床板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支撑块的数量。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所述支撑块的数量为所述床板的数量的10~100倍。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所述环形导轨的形状为圆环形或扁平状的椭圆环形。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所述支撑块的下部嵌入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为不倒翁形,所述配重块的下部的重量大于其上部的重量,配重块的下部设有卡棍,所述卡棍的两端与两个弧形导轨卡接并延其移动,两个弧形导轨与所述滚球的远离环形导轨的圆心的一侧接触,所述滚球的靠近环形导轨的圆心的一侧与所述弧形导轨的靠近其圆心的表面接触,所述弧形导轨的靠近其圆心的表面的中部开设有环形开口,所述支撑块穿过所述环形开口与所述床板接触。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底座、第一杆体、第二杆体、第三杆体、拉绳、扭力弹簧、卷扬机;所述底座与单个所述床板上的所述床单固定,所述底座的一端固定有所述第一杆体,所述底座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的一端铰链连接,所述第三杆体与底座之间连接的铰链处设有扭力弹簧,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第三杆体的上表面固定,其另一端与所述底座的下表面固定,所述第一杆体内延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长圆孔,所述第一长圆孔内设有延其移动的第一卡销,所述第二杆体内延其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长圆孔,所述第二长圆孔内设有延其移动的第二卡销和所述第一卡销,所述第二卡销与所述第三杆体的中部固定,所述第二杆体的靠近所述第一杆体的一端与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所述拉绳的另一端与所述卷扬机的输出轴固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床板的两个最外侧的床板的上部和下部均设有支撑架,四个所述支撑架的拉绳均与同一个卷扬机的输出轴固定。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还包括旋转控制部,所述旋转控制部包括连杆、底板、驱动电机、拨片,两个连杆的上端与所述环形导轨的上部的下表面固定,两个连杆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的两端固定,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拨片固定,所述拨片伸入环形导轨内与滚球接触。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其中所述底板的下表面设有照明灯。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病人在卧床且悬挂四肢时,可随意翻身,且不会扭动被悬挂的关节。即,当用户翻身时,限位板对于床板进行横向限位,而用户的重心的便宜会使支撑块随床板的下压而随环形导轨滑动,从而改变床板的起伏以致于改变床单的起伏,从而使用户翻身,并且,由于支撑架也受到环形导轨的环形的影响而改变朝向角度,从而贴合人体的朝向,使被悬挂的关节不会因翻身而扭动,甚至扭伤。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病床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病床的俯视图;图2是图1所示一种病床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图2的另一运动状态的示意图;图4是图1的左下部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4的左下部的右视示意图;图6是图2的一种变形的示意图;图7是支撑架的第一运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支撑架的第二运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的带有拉绳和卷扬机的示意图;图10是图2的上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1是图2的锁止部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11所示,参见图1、2,本专利技术一种病床包括床体100,其包括至少三个床板101、床单102、床架103、限位板104,所述床板101为长条状,至少三个床板101并排排列,所述床单102与每个床板101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床架103配置在所述床板101的下侧,所述限位板104与所述床架103固定,所述限位板104配置在至少三个床板101的两侧;支撑架200,其配置在所述床板101上;导向台300,其包括环形导轨301、滚球302、支撑块303,所述环形导轨301与所述床架103固定,所述环形导轨301的环形的轴线与所述床板10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环形导轨301内配置多个延其移动的滚球302,所述环形导轨301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块303,所述支撑块303沿所述环形导轨301移动且保持直立状态,所述支撑块303的上表面与所述床板101的下表面接触,多个支撑块303的两侧均与所述滚球302接触。参见图1、11,锁止部500,其包括第一电磁铁501、第二电磁铁502、磁铁电源模块、磁铁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磁铁501与所述床板101的右端面固定,所述第二电磁铁502与所述床板101的左端面固定,两个相邻的床板101之间的第一电磁铁501正对第二电磁铁502,所述磁铁电源模块分别与每个第一电磁铁501、第二电磁铁502连接,所述磁铁电源模块与所述磁铁电路控制模块连接。使用时,只需要用支撑架200吊起卧床的患者的四肢的其中之一即可。参见图2、3,本专利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可实现病人在卧床且悬挂四肢时,可随意翻身,且不会扭动被悬挂的关节。即,当用户翻身时,限位板104对于床板101进行横向限位,而用户的重心的便宜会使支撑块303随床板101的下压而随环形导轨301滑动,从而改变床板101的起伏以致于改变床单102的起伏,从而使用户翻身,并且,由于支撑架200也受到环形导轨301的环形的影响而改变朝向角度,从而贴合人体的朝向,使被悬挂的关节不会因翻身而扭动,甚至扭伤。参见图1、11,本专利技术的锁止部500通过配置在两个床板101之间的第一电磁铁501、第二电磁铁502的吸引和不吸引来实现多个床板101之间是否可以通过用户的翻身来实现多个床板101构成弧面。当第一电磁铁501和第二电磁铁502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病床

【技术保护点】
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00),其包括至少三个床板(101)、床单(102)、床架(103)、限位板(104),所述床板(101)为长条状,至少三个床板(101)并排排列,所述床单(102)与每个床板(101)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床架(103)配置在所述床板(101)的下侧,所述限位板(104)与所述床架(103)固定,所述限位板(104)配置在至少三个床板(101)的两侧;支撑架(200),其配置在所述床板(101)上;导向台(300),其包括环形导轨(301)、滚球(302)、支撑块(303),所述环形导轨(301)与所述床架(103)固定,所述环形导轨(301)的环形的轴线与所述床板(10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环形导轨(301)内配置多个延其移动的滚球(302),所述环形导轨(301)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块(303),所述支撑块(303)沿所述环形导轨(301)移动且保持直立状态,所述支撑块(303)的上表面与所述床板(101)的下表面接触,多个支撑块(303)的两侧均与所述滚球(302)接触;锁止部(500),其包括第一电磁铁(501)、第二电磁铁(502)、磁铁电源模块、磁铁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磁铁(501)与所述床板(101)的右端面固定,所述第二电磁铁(502)与所述床板(101)的左端面固定,两个相邻的床板(101)之间的第一电磁铁(501)正对第二电磁铁(502),所述磁铁电源模块分别与每个第一电磁铁(501)、第二电磁铁(502)连接,所述磁铁电源模块与所述磁铁电路控制模块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体(100),其包括至少三个床板(101)、床单(102)、床架(103)、限位板(104),所述床板(101)为长条状,至少三个床板(101)并排排列,所述床单(102)与每个床板(101)的上表面固定,所述床架(103)配置在所述床板(101)的下侧,所述限位板(104)与所述床架(103)固定,所述限位板(104)配置在至少三个床板(101)的两侧;支撑架(200),其配置在所述床板(101)上;导向台(300),其包括环形导轨(301)、滚球(302)、支撑块(303),所述环形导轨(301)与所述床架(103)固定,所述环形导轨(301)的环形的轴线与所述床板(101)的长度方向平行,所述环形导轨(301)内配置多个延其移动的滚球(302),所述环形导轨(301)的下部设有多个支撑块(303),所述支撑块(303)沿所述环形导轨(301)移动且保持直立状态,所述支撑块(303)的上表面与所述床板(101)的下表面接触,多个支撑块(303)的两侧均与所述滚球(302)接触;锁止部(500),其包括第一电磁铁(501)、第二电磁铁(502)、磁铁电源模块、磁铁电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电磁铁(501)与所述床板(101)的右端面固定,所述第二电磁铁(502)与所述床板(101)的左端面固定,两个相邻的床板(101)之间的第一电磁铁(501)正对第二电磁铁(502),所述磁铁电源模块分别与每个第一电磁铁(501)、第二电磁铁(502)连接,所述磁铁电源模块与所述磁铁电路控制模块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01)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支撑块(303)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03)的数量为所述床板(101)的数量的10~100倍。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导轨(301)的形状为圆环形或扁平状的椭圆环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303)的下部嵌入有配重块(311),所述配重块(311)为不倒翁形,所述配重块(311)的下部的重量大于其上部的重量,配重块(311)的下部设有卡棍(312),所述卡棍(312)的两端与两个弧形导轨(313)卡接并延其移动,两个弧形导轨(313)与所述滚球(302)的远离环形导轨(301)的圆心的一侧接触,所述滚球(302)的靠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秀荣
申请(专利权)人:李秀荣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