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410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5:59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包括:基座;柱,其从基座竖直地延伸并且与基座牢固地固定;第一把手,其与基座固定地联接或形成为一体;第二把手,其处于第一把手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柱滑动;第一撑开部件,其用于接触患者的股骨远端的截骨面;以及第二撑开部件,其用于接触患者的胫骨近端的截骨面,且与第二把手可拆卸地联接;其中,还包括:力传递部件,其处于第二把手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柱滑动,且第一撑开部件与力传递部件可拆卸地联接;和弹簧,其在基座和力传递部件之间沿着柱延伸。本申请利用弹簧可以实现实时测量韧带拉力和膝关节撑开间隙,且较准确的力值显示,且医生对韧带拉力大小有直接的手部感觉,操作便捷、撑开方式简单、高效。

Knee joint gap retractor

This application provides a knee clearance retractor includes a base; the column from the base and the base extending vertically and firmly fixed; the first handle is fixed with the base to join or form a whole; second in command, the first handle above and can slide along the column; the first part. And for patients with distal femoral osteotomy and contact surface; and the second parts of the osteotomy for distraction, contact with the proximal tibia, and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in command; which also includes: a force transmitting member, the second in command at the top and can slide along the column, and the first. Component and a force transmitting member detachably connected; and a spring between the base and the force transmission in parts along the column extens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pring can achieve real-time measurement of ligament tension and knee extension gap, and a more accurate force value shows that the doctor has direct hand feeling on ligament pulling force, convenient operation, simple and efficient way of expan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膝关节间隙牵开器
本申请涉及用于骨科手术的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膝关节置换术中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
技术介绍
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利用人工生物材料置换人体病变膝关节、恢复膝关节的正常生理功能的整形外科手术。在手术中,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膝关节进行特征化截骨并进行软组织平衡术,以匹配人工膝关节假体,恢复最佳的膝关节稳定形态。在对胫骨近端、股骨远端截骨后,通常用间隙垫块试模或假体试模测量膝关节在伸直位及屈曲位的间隙及韧带拉力。医生根据病患膝关节的病症对膝关节间隙及韧带拉力进行调整,以帮助重建正常关节面并获得正确的下肢力线,恢复膝关节韧带平衡及保障人工关节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医生运用膝关节间隙牵开器来直接确定膝关节撑开间隙及韧带拉力,以辅助评估膝关节截骨量及进行软组织平衡术。当前膝关节置换术中使用的、能完成类似功能的牵开器主要分为两种类型:有源型和无源型。有源型牵开器通过电信号来检测韧带拉力或测量膝关节撑开间隙。由于引入了电源,有源型牵开器属于医疗器械中的II类器械,存在中度风险,需要严格管理以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所以该类产品的生产成本通常较高。无源型牵开器采用机械能的方式撑开膝关节间隙,属于I类器械,需常规管理控制即可保证其安全性、有效性,且其生产成本相对要低,稳定性较高。然而,目前的无源型牵开器一般仅包含膝关节置换术中需实现的撑开膝关节间隙、获得韧带拉力和判断膝关节内外翻角度等功能中的部分功能,且存在操作复杂、器械设计未考虑膝关节的生理结构、器械功能仅针对单侧膝关节或获取数据不直接等缺陷,易造成延误手术时间、影响医生判断等风险。另外,由于需要匹配左、右膝的需求而设计出多种器械规格也会增加加工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因此,需要一种多功能的、使用方便且示值准确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膝关节间隙牵开器中存在的至少一个或多个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其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且使用方便。为此,根据本申请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包括:基座;柱,所述柱从所述基座竖直地延伸并且与所述基座牢固地固定;第一把手,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基座固定地联接或形成为一体;第二把手,所述第二把手处于所述第一把手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所述柱滑动;第一撑开部件,所述第一撑开部件用于接触患者的股骨远端的截骨面;以及第二撑开部件,所述第二撑开部件用于接触所述患者的胫骨近端的截骨面,且与所述第二把手可拆卸地联接;其中,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力传递部件,所述力传递部件处于所述第二把手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所述柱滑动,且所述第一撑开部件与所述力传递部件可拆卸地联接;和弹簧,所述弹簧在所述基座和所述力传递部件之间沿着所述柱延伸。优选地,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第一平行传递机构,所述第一平行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连杆,所述至少一对连杆包括相等长度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在中点处铰接,且在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上,在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可滑动地铰接在所述第二把手的滑槽和所述第一把手的滑槽内,并且在所述中点处设有用以使所述第一把手和所述第二把手趋于分离开的扭簧或弹簧片。优选地,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第二平行传递机构,所述第二平行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连杆,所述至少一对连杆包括相等长度的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所述第四连杆在中点处铰接,且在同一侧的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力传递部件上,在另一侧的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可滑动地铰接在所述力传递部件的滑槽和所述第二把手的滑槽内,并且在所述中点处设有用以使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力传递部件趋于分离开的扭簧或弹簧片。优选地,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撑开间隙示数标尺,所述撑开间隙示数标尺设置在所述力传递部件或所述第二把手上。优选地,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间隙锁定部件,所述间隙锁定部件被设置成用以锁定所述第二把手和所述力传递部件之间的间隙。优选地,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撑开力示数标尺,所述撑开力示数标尺设置在所述柱上。优选地,所述第一撑开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力传递部件转动或锁定,和/或所述第二撑开部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把手转动或锁定。优选地,所述第一撑开部件通过第一连接杆与所述力传递部件可拆卸地联接,所述第二撑开部件通过第二连接杆与所述第二把手可拆卸地联接,所述第一连接杆和所述第二连接杆被配置成能够在从所述力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把手上拆卸之后各自进行反转,然后分别插回至所述力传递部件和所述第二把手。优选地,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内外翻角度指示器,所述内外翻角度指示器与所述力传递部件固定地联接,以指示所述第一撑开部件或所述第二撑开部件的内外翻角度,所述内外翻角度指示器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杆或所述第二连接杆上,且相应地所述第一撑开部件或所述第二撑开部件上设有指示部分。优选地,所述弹簧在所述力传递部件和所述基座之间承受预压力,且所述预压力大于在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处于初始状态时由所述弹簧支撑的部件的总重量。优选地,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包括把手锁止部件,所述把手锁止部件被构造成限制所述第二把手相对于所述第一把手远离。优选地,所述把手锁止部件包括与所述第一把手铰接的棘齿条和设置在所述第二把手上的棘爪,且所述棘齿条在铰接处受到扭簧或弹簧片施加的偏转力而与所述棘爪保持啮合。同目前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相比,本申请至少在以下一个或多个方面具有明显的益处。例如,利用弹簧可以实现实时测量韧带拉力和膝关节撑开间隙,且有较大的弹簧行程和较准确的力值显示;医生对韧带拉力的大小有直接的手部感觉;操作便捷、撑开方式简单、高效;左、右膝关节可用一套机械来完成操作等。附图说明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的是,下面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是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制,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的透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的正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的剖视图;图4是示出图1所示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的另一透视图,其中去除了第一撑开部件和第二撑开部件;图5是沿图3中的线A-A所作的剖视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撑开部件和第二撑开部件的内部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示例详细描述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这些示例性实施例并不意味着对本申请形成任何限制。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附图中,为简要起见,省略了其它的部件,但这并不表明本申请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不可包括其它部件。参照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的透视图,图2和图3分别是图1所示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的正视图和剖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膝关节间隙牵开器主要包括基座10、柱11、第一把手12、第二把手13、力传递部件20、第一撑开部件41和第二撑开部件42。柱11可从基座10竖直地向上延伸并且与基座10牢固地固定。第一把手12可与基座10固定地联接或形成为一体(即形成为单体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膝关节间隙牵开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包括:基座(10);柱(11),所述柱从所述基座(10)竖直地延伸并且与所述基座(10)牢固地固定;第一把手(12),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基座(10)固定地联接或形成为一体;第二把手(13),所述第二把手处于所述第一把手(12)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所述柱(11)滑动;第一撑开部件(41),所述第一撑开部件用于接触患者的股骨远端的截骨面;以及第二撑开部件(42),所述第二撑开部件用于接触所述患者的胫骨近端的截骨面,且与所述第二把手(13)可拆卸地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力传递部件(20),所述力传递部件处于所述第二把手(13)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所述柱(11)滑动,且所述第一撑开部件(41)与所述力传递部件(20)可拆卸地联接;和弹簧(30),所述弹簧在所述基座(10)和所述力传递部件(20)之间沿着所述柱(11)延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包括:基座(10);柱(11),所述柱从所述基座(10)竖直地延伸并且与所述基座(10)牢固地固定;第一把手(12),所述第一把手与所述基座(10)固定地联接或形成为一体;第二把手(13),所述第二把手处于所述第一把手(12)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所述柱(11)滑动;第一撑开部件(41),所述第一撑开部件用于接触患者的股骨远端的截骨面;以及第二撑开部件(42),所述第二撑开部件用于接触所述患者的胫骨近端的截骨面,且与所述第二把手(13)可拆卸地联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力传递部件(20),所述力传递部件处于所述第二把手(13)的上方且能够沿着所述柱(11)滑动,且所述第一撑开部件(41)与所述力传递部件(20)可拆卸地联接;和弹簧(30),所述弹簧在所述基座(10)和所述力传递部件(20)之间沿着所述柱(11)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第一平行传递机构,所述第一平行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连杆,所述至少一对连杆包括相等长度的第一连杆(14)和第二连杆(15),所述第一连杆(14)和所述第二连杆(15)在中点(18)处铰接,且在同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杆(14)的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1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一把手(12)和所述第二把手(13)上,在另一侧的所述第一连杆(1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杆(14)的另一端分别可滑动地铰接在所述第二把手(13)的滑槽(17)和所述第一把手(12)的滑槽(16)内,并且在所述中点(18)处设有用以使所述第一把手(12)和所述第二把手(13)趋于分离开的扭簧或弹簧片(19)。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间隙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膝关节间隙牵开器还包括第二平行传递机构,所述第二平行传递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连杆,所述至少一对连杆包括相等长度的第三连杆(24)和第四连杆(25),所述第三连杆(24)和所述第四连杆(25)在中点(28)处铰接,且在同一侧的所述第三连杆(24)的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杆(25)的一端分别铰接在所述第二把手(13)和所述力传递部件(20)上,在另一侧的所述第三连杆(24)的另一端和所述第四连杆(25)的另一端分别可滑动地铰接在所述力传递部件(20)的滑槽(27)和所述第二把手(13)的滑槽(26)内,并且在所述中点(28)处设有用以使所述第二把手(13)和所述力传递部件(29)趋于分离开的扭簧或弹簧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关节间隙牵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彪熊雁李子欣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蒙太因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