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薛强吉专利>正文

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81194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厨房用品设备,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牛排捶打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包括主板块、滑动装置、运转机构和盛物板,所述的滑动装置滑动连接主板块,运转机构固定连接在主板块上,滑动装置通过螺栓连接盛物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捶打机构的三谐波驱动结构,幅度小,频率快,对牛排表面的捶打效率高,有效的减少捶打的时间,同时利用同一电机带动盛放牛排的装置左右摆动,致使捶打机构对牛排表面的捶打更为均匀,可以根据盛放不同的牛排调整盛放牛排的装置的高度,进而调整捶打力度。

\u4e00\u79cd\u725b\u6392\u6376\u6253\u88c5\u7f6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牛排捶打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捶打装置,更具体的说是一种牛排捶打装置。
技术介绍
捶打装置是用于便于牛排、面团等食物进行捶打的使用工具。专利号为CN201410358650.3的自动肉泥捶打机,涉及一种将块状生肉自动捶打成肉泥的机器。解决目前的地方特色工艺手捶肉丸中,手工用二根长方形铁棒在砧面上捶打块状生肉至肉泥时方形铁棒与砧面吻合度不好掌握,导致肉泥细腻度、弹性等品质不稳定、肉泥经捶打发热易变性、耗费体力等缺点。其技术特征是通过空气锤的延伸捶打装置中长方形锤棒以固定方向捶打设置于下方旋转的砧面形成捶打区域,使用的挡板装置在砧面旋转时将块状生肉翻转向捶打区域并防止外溢,长方形锤棒内部的冷却液循环降温回路降低捶打过程中砧面上块状生肉或肉泥的发热状态,提高成品的品质,直至块状生肉被全面均匀捶打至肉泥成品,使捶打肉泥的细腻、富有弹性等特点更显现。但是这种设备无法实现无法使肉的表面受力均匀,破坏肉内在的纤维不均匀,而且捶打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其有益效果为捶打机构为三谐波驱动传动结构,幅度小,频率快,对牛排表面的捶打效率高,有效的减少捶打的时间,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牛排捶打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包括主板块(1)、滑动装置(2)、运转机构(3)和盛物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装置(2)滑动连接主板块(1),运转机构(3)固定连接在主板块(1)上,滑动装置(2)通过螺栓连接盛物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包括主板块(1)、滑动装置(2)、运转机构(3)和盛物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装置(2)滑动连接主板块(1),运转机构(3)固定连接在主板块(1)上,滑动装置(2)通过螺栓连接盛物板(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板块(1)包括主框板(1-1)、凸台Ⅰ(1-2)、长凸台(1-3)、凸台Ⅱ(1-4)和凸台Ⅲ(1-5),凸台Ⅰ(1-2)、长凸台(1-3)、凸台Ⅱ(1-4)和凸台Ⅲ(1-5)的上端均固定连接在主框板(1-1)的下端,主框板(1-1)内壁的下端上设置有两条滑槽,主框板(1-1)左端和右端均设置有贯穿的圆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装置(2)包括支撑板(2-1)、连接杆Ⅰ(2-2)、连接杆Ⅱ(2-3)、滑动块Ⅰ(2-4)、滑动块Ⅱ(2-5)、右挡板(2-6)和左挡板(2-7),连接杆Ⅰ(2-2)和连接杆Ⅱ(2-3)上均设置有多个左右贯穿的、相同规格的螺纹孔,支撑板(2-1)的前端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Ⅱ(2-3)的上端,支撑板(2-1)的后端的下端固定连接连接杆Ⅰ(2-2)的上端,滑动块Ⅰ(2-4)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1)的下端内壁的上端,滑动块Ⅱ(2-5)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1)内壁的上端,右挡板(2-6)的前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1)的下端内壁的前端的最右侧,右挡板(2-6)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1)内壁的上端的最右侧,左挡板(2-7)的后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1)内壁的后端的最左侧,左挡板(2-7)的上端固定连接支撑板(2-1)内壁的上端的最左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滑动块Ⅰ(2-4)包括滑动板(2-4-1)、滑轮Ⅰ(2-4-2)和滑轮Ⅱ(2-4-3),滑动板(2-4-1)的下方固定连接四个插块,滑轮Ⅰ(2-4-2)通过销轴连接左侧的两个插块,滑轮Ⅱ(2-4-3)过销轴连接右端的两个插块,滑轮Ⅰ(2-4-2)和滑轮Ⅱ(2-4-3)在主框板(1-1)的其中一个滑槽内滑动,滑动块Ⅱ(2-5)与滑动块Ⅰ(2-4)的结构相同,滑动块Ⅱ(2-5)在另一个滑槽内滑动。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牛排捶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运转机构(3)包括捶打装置Ⅰ(3-1)、捶打装置Ⅱ(3-2)和摆动装置(3-3),捶打装置Ⅰ(3-1)包括捶打板Ⅰ(3-1-1)、支撑杆Ⅰ(3-1-2)、第一横杆Ⅰ(3-1-3)、左杆Ⅰ(3-1-4)、中间杆Ⅰ(3-1-5)、第二横杆Ⅰ(3-1-6)、右杆Ⅰ(3-1-7)、右齿轮Ⅰ(3-1-8)、中间齿轮Ⅰ(3-1-9)、左齿轮Ⅰ(3-1-10)和第二支撑杆Ⅰ(3-1-11),支撑杆Ⅰ(3-1-2)的下端固定连接捶打板Ⅰ(3-1-1)的上端,支撑杆Ⅰ(3-1-2)的上端铰接在第一横杆Ⅰ(3-1-3)的中间处,左杆Ⅰ(3-1-4)的下端铰接第一横杆Ⅰ(3-1-3)的左端,左杆Ⅰ(3-1-4)的上端铰接在左齿轮Ⅰ(3-1-10)的前端面的右侧,第二支撑杆Ⅰ(3-1-11)的下端铰接第一横杆Ⅰ(3-1-3)的右端,第二支撑杆Ⅰ(3-1-11)的上端铰接在第二横杆Ⅰ(3-1-6)的中间处,第二横杆Ⅰ(3-1-6)的左端铰接中间杆Ⅰ(3-1-5)的下端,第二横杆Ⅰ(3-1-6)的右端铰接右杆Ⅰ(3-1-7)的下端,中间杆Ⅰ(3-1-5)的上端铰接在中间齿轮Ⅰ(3-1-9)的前端面的右侧,右杆Ⅰ(3-1-7)的上端铰接在右齿轮Ⅰ(3-1-8)的前端面的右侧,右齿轮Ⅰ(3-1-8)的左端与中间齿轮Ⅰ(3-1-9)的右端啮合,中间齿轮Ⅰ(3-1-9)的左端与左齿轮Ⅰ(3-1-10)的右端啮合,右齿轮Ⅰ(3-1-8)转动连接在轴Ⅰ的前端,轴Ⅰ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长凸台(1-3)上,中间齿轮Ⅰ(3-1-9)转动连接在轴Ⅱ的前端,轴Ⅱ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长凸台(1-3)上,左齿轮Ⅰ(3-1-10)转动连接在轴Ⅲ的前端,轴Ⅲ的后端固定连接在长凸台(1-3)上;所述的捶打装置Ⅱ(3-2)包括捶打板Ⅱ(3-2-1)、支撑杆Ⅱ(3-2-2)、第一横杆Ⅱ(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强吉
申请(专利权)人:薛强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