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慧专利>正文

精灌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8036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7 10:57
精灌膜,包括地膜(1)和滴灌带(2),滴灌带(2)上有滴头(3)。地膜(1)与滴灌带(2)融为一体,两滴灌带(2)间距为植物行距,滴头(3)间距为植物株距。水通过滴灌带(2)上的滴头(3)一滴一滴地直接滴到植物根系发育区,当植物根系发育区浸润后即可停止灌溉,此时,地膜中间土壤还没有或极少渗透到水,水在植物根系发育区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且节约水资源。在播种时,只需铺膜设施即可将地膜和滴灌带铺设完成,从而有效减少劳动量或设施。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劳动量或设施,降低种植成本。

Fine irrigation membra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精灌膜
本专利技术属于节水灌溉产品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灌膜。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微灌类型有地表滴灌、地下滴灌、微喷灌和涌泉灌,它们是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节水灌溉方式,尤其是地表滴灌中的膜下滴灌,其水的利用率可达95%。然而,膜下滴灌是在滴灌带或滴灌毛管上覆盖一层地膜,滴灌带在地膜中间,水由毛管(滴灌带)上的滴头一滴一滴地滴到地膜中间,然后慢慢的渗透到地膜两边作物的根系发育区,地膜中间土壤无作物根系,此处水不能很好的被利用,另外,这种技术滴灌带和地膜是分离的,播种时需要先铺设滴灌带然后再铺设地膜,增加了劳动量,或者需要铺设滴灌带和铺设地膜的两套设施同时作业才能完成播种,增加了设施,作业时也比较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膜下滴灌地膜中间土壤里的水不能被充分利用和播种时增加劳动量或设施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精灌膜,该精灌膜可以有效解决地膜中间土壤里的水不能被充分利用和增加劳动量或设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地膜两侧分别设置滴灌带与地膜融为一体,滴灌带上有滴头,两滴灌带间距为植物行距,滴头间距为植物株距。当灌溉时,水通过滴灌带上的滴头一滴一滴地直接滴到植物根系发育区,当植物根系发育区浸润后即可停止灌溉,此时,地膜中间土壤还没有或极少渗透到水,水在植物根系发育区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且节约水资源。另外,在播种时,只需铺膜设施即可将地膜和滴灌带铺设完成,从而有效减少劳动量或设施。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有效提高水的利用率,节约水资源,而且,还可以减少劳动量或设施,降低种植成本。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构造图。图中1.地膜,2.滴灌带,3.滴头。具体实施方式在附图中,地膜(1)与滴灌带(2)融为一体,滴灌带(2)上有滴头(3),两滴灌带(2)间距为植物行距,滴头(3)间距为植物株距。水通过滴灌带(2)上的滴头(3)一滴一滴地直接滴到植物根系发育区,当植物根系发育区浸润后即可停止灌溉,此时,地膜中间土壤还没有或极少渗透到水,水在植物根系发育区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提高了水的利用率,且节约水资源。在播种时,只需铺膜设施即可将地膜和滴灌带铺设完成,从而有效减少劳动量或设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精灌膜

【技术保护点】
精灌膜,包括由地膜(1)和滴灌带(2)组成,滴灌带(2)上有滴头(3),其特征在于地膜(1)与滴灌带(2)融为一体,两滴灌带(2)间距为植物行距,滴头(3)间距为植物株距。

【技术特征摘要】
1.精灌膜,包括由地膜(1)和滴灌带(2)组成,滴灌带(2)上有滴头(3),其特征在于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慧
申请(专利权)人:周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内蒙古,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