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武汉商学院专利>正文

压力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8990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中空方体结构,包括上压力板、下底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所述上压力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垂直设置有弹簧组,所述一对侧板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和旋转轴;齿轮组,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竖直设置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垂直固定于上压力板上;一对超越离合器,其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设置为传递相反方向运动,所述超越离合器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发电机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压力可实现自动可持续发电。

Pressure generating uni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ressure generating devic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shell, including in the empty body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pressure plate and the bottom plate and disposed opposite a pair of side plates, the vertical pressur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upper plate and the lower plate spring group, the level of set the plate between the fixed axis and the rotation axis; the gear group, the mutual engagement of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gears, the first gear is rotatably inserted in the fixing shaft, the second gear fixed wear is arranged on the rotary shaft, wherein, the first gear rack and vertically arranged with each other the meshing, the rack is fixed on the vertical pressure plate; a pair of clutch, the fixed traverses the rotating shaft and is arranged to pass in the opposite direction, the overrunning clutch with third gears meshing with each other The third gear is connected with the generat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realize automatic and sustainable power generation through press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涉及公交系统领域。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压力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在当今这个提倡“绿色能源”、“建筑节能”的时代,如何开发利用新型能源已成为国际研究的重要问题。如今人们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更多的开始使用环保的公共交通,能够将绿色能源与公共交通相结合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方向。本技术就公交车的发电系统进行研究,依靠乘客在乘坐公交车过程中的运动为公交车内部发电,利用所产生的电能保证车内照明或各类传感器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本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压力发电装置,结构简单且可持续发电。为了实现根据本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压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中空方体结构,包括上压力板、下底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所述上压力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垂直设置有弹簧组,所述一对侧板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和旋转轴;齿轮组,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竖直设置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垂直固定于上压力板上;一对超越离合器,其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设置为传递相反方向运动,所述超越离合器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发电机固定连接。优选的是,还包括一对挡板,其设置于所述齿条相对的两侧且紧挨所述齿条,所述挡板固定于所述固定轴上。优选的是,所述弹簧组为一对弹簧且对称设置于所述齿轮组两侧。优选的是,所述下底板上垂直固定有一对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高度为外壳高度的三分之二,一对弹簧恰好套在一对支撑柱外侧。优选的是,所述固定轴位于所述旋转轴的上方且所述固定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轴的轴线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优选的是,所述齿轮组并排设置有两个。优选的是,所述上压力板与一对侧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本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的装置将按压、踏步等动作振动所产生的电量,合理运用于常见的公共交通工具,其获得能源花费时间短、能源来源简单、清洁无污染、投资少,使用者从感情上容易接受,并且力争做到时时刻刻能发电,随时随地能用电,并且其电量利用率较高,在公交车行驶过程中无时不刻产生的振动转换为电量,及时为公交车内的用电设备供电,在此期间,产生的多余电量将会被储存在蓄电池中,以备不时之需。2、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不需要对现有公交车进行大范围改装就可直接投入使用,造价低廉,方便后期进行改装加工,具有极强的可塑性。3、本技术的装置在满足装置产电效率的同时不会影响驾驶员及乘客在乘坐公共交通时的环境舒适度,因此具有较广的应用前景。本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总体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的齿轮组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的超越离合器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中空方体结构,包括上压力板1、下底板2和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3,所述上压力板1与所述下底板2之间垂直设置有弹簧组,所述一对侧板3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4和旋转轴5;齿轮组7,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固定轴4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5上,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竖直设置的齿条13相互啮合,所述齿条13垂直固定于上压力板1上;一对超越离合器9,其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5上且设置为传递相反方向运动,所述超越离合器9与第三齿轮10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发电机11固定连接。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压力发电装置的上压力板1具有一定的弹性,下底板2主要是固定作用,可固定发电机11等,一对侧板3是为了固定固定轴4和旋转轴5的两端,当对上压力板1上表面进行一定的压力后,上压力板1受力下压,带动齿条13下降,从而带动齿轮组7转动,固定轴4上的第一齿轮可绕固定轴4转动,从而带动旋转轴5上的第二齿轮转动,旋转轴5上的第二齿轮与旋转轴5固定,因此旋转轴5转动带动左边的超越离合器9转动,超越离合器9与旋转轴5是固定的,超越离合器9的转动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三齿轮10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11开始工作发电。当压力消除后受弹簧作用齿条13上移回位带动齿轮组反转,最终使右边的超越离合器9转动,从而带动发电机11开始工作,如此循环。超越离合器9只设置两个,因超越离合器只能单向传递运动或者扭矩,所以在左右两边设置完全相反的传递不同方向运动的超越离合器,可实现下压以及弹起的过程中均发电,实现持续不间断的发电,另外发电工作状态只有两个旋转方向,所以两个就够了,装多了只是浪费。外壳设置为方体结构,当然也可以设置为其它合适的形状结构,体积也不大,根据使用的地方,使用时可将其直接固定在公交车上下的踏板上或者公交车座位的靠背上,所产生的电通过发电机,最终运用于公交车上的照明、刷卡装置、车内语音播报等用电设备,或由蓄电池储存起来。另一种技术方案中,还包括一对挡板8,其设置于所述齿条13相对的两侧且紧挨所述齿条13,所述挡板8固定于所述固定轴4上。在这种技术方案中,一对挡板8的设置是为了防止齿条13下压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的过程中,齿条13与第一齿轮脱离,限位作用,使齿条13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下移动。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弹簧组为一对弹簧6且对称设置于所述齿轮组7两侧。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弹簧6设置两个,对称设置在左右两边,为了下压以及弹起的过程中稳定均匀,弹簧6设置一定要双数,且均匀对称设置在左右两边,弹簧6也不能设置太多,因为压力的大小主要靠人体重的压力,弹簧6设置太多,下压的力不够,上压力板1就不能顺利下压,也就达不到发电的效果。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下底板2上垂直固定有一对支撑柱12,所述支撑柱12的高度为外壳高度的三分之二,一对弹簧6恰好套在一对支撑柱12外侧。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设置一对支撑柱12,弹簧6的下部穿过支撑柱12外侧固定在下底板2上,防止弹簧6损坏,对弹簧6的下部进行一定的固定,上压力板1受力下降弹簧同时下降,极限状态时上压力板1接触到支撑柱12后不在下降,保证了上压力板1不会下降太多会让人产生失重感,支撑柱12是保证了设备的总高度,要保证设备内部的所有零件能正常工作。另一种技术方案中,所述固定轴4位于所述旋转轴5的上方且所述固定轴4的轴线与所述旋转轴5的轴线不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在图中所示得方位中,旋转轴5位于固定轴4的前下方,能够最大限度的缩小发电装置的体积,如果处于同一水平面或者处于同一竖直平面都会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压力发电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中空方体结构,包括上压力板、下底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所述上压力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垂直设置有弹簧组,所述一对侧板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和旋转轴;齿轮组,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竖直设置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垂直固定于上压力板上;一对超越离合器,其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设置为传递相反方向运动,所述超越离合器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发电机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其为中空方体结构,包括上压力板、下底板和相对设置的一对侧板,所述上压力板与所述下底板之间垂直设置有弹簧组,所述一对侧板之间设置有水平的固定轴和旋转轴;齿轮组,其为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可转动的穿设于所述固定轴上,所述第二齿轮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其中,所述第一齿轮与竖直设置的齿条相互啮合,所述齿条垂直固定于上压力板上;一对超越离合器,其固定穿设于所述旋转轴上且设置为传递相反方向运动,所述超越离合器与第三齿轮相互啮合连接,所述第三齿轮与发电机固定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对挡板,其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清李舒建王聪王鸽於开艾雅茹鲁珊陈会胡云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商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