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852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8: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涉及防雷装置技术领域,包括防雷壳体,所述防雷壳体的内腔中通过水平的隔板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第一防护室、第二防护室和降阻剂室,所述第一防护室的内腔中设有多个浪涌保护器,所述第二防护室的内腔中设有多个自耦变压器,所述降阻剂室的底端铺设有导电板,所述降阻剂室的底端插接有接地柱,此装置利用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利用自耦变压器,能够保证经过自耦变压器的电流更平稳,利用降阻剂室内填充有降阻剂,其能够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减少电路中受到雷电的冲击,而保护其它设备。

A new type of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for high rise building based on electrical automatio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vice for new high-rise building electrical automation based on lightning protection, lightning protection device relates to technical field, including lightning protection shell, an inner chamber of the diaphragm by the level of protection of housing from top to bottom, divided into a first chamber, second chamber door protection and resistance reducing agent chamber and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rge protector cavity the first room door,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utotransformer cavity of the second door in the chamber, the chamber bottom resistance reducing agent is paved with a conductive plate, the resistance reducing agent chamber bottom inserted with a grounding column, this device uses the surge protector can in a very short period of time the conduction shunt, can effectively absorb huge energy burst, the autotransformer can guarantee the current self coupling transformer is more stable, the interior is filled with resistance reduction agent, it can form large enough The current flow surface reduces the impact of lightning in the circuit and protects other equipm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
本技术涉及防雷装置
,具体为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科技也飞跃发展,高层建筑物在大城市中非常普遍。然而雷击会导致建筑物损坏、人身伤亡、引起火灾爆炸,时刻危害着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高层建筑的防雷十分重要,传统的避雷装置只具有传输电量的功能,不能很好的降低电量,如果传输电量的导线或者导电装置漏电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比如高层建筑物损坏,人身伤亡或者造成严重的爆炸,如果雷击的电流过大,不能很好的降低电流的效率,进而危害人们,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壳体,所述防雷壳体的内腔中通过水平的隔板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第一防护室、第二防护室和降阻剂室,所述隔板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防雷壳体的顶端插接有若干个避雷针,所述第一防护室的内腔中设有多个浪涌保护器,所述避雷针的下端穿过防雷壳体连接浪涌保护器的顶端,所述浪涌保护器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棒,所述第二防护室的内腔中设有多个自耦变压器,其中导电棒穿过隔板上的通孔连接自耦变压器的上端,所述自耦变压器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柱,所述降阻剂室的内腔中填充有降阻剂,其中导电柱穿过隔板上的通孔穿插在降阻剂室内,且降阻剂室内的降阻剂覆盖住导电柱的下端,所述降阻剂室的底端铺设有导电板,所述降阻剂室的底端插接有接地柱,其中接地柱连通导电板。优选的,所述避雷针的数目为四个,所述浪涌保护器、自耦变压器、导电棒、导电柱和避雷针的数目均相同。优选的,所述避雷针为圆形排列在防雷壳体的顶端,且避雷针所在的圆形中心上的避雷针的顶端最高,其中防雷壳体的顶端为凸起的圆弧状。优选的,所述防雷壳体在降阻剂室的上端设有进料口。优选的,所述导电柱的底端均未接触导电板。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人们使用,利用浪涌保护器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它设备的损害,利用自耦变压器,能够保证经过自耦变压器的电流更平稳,减少高电流对设备的损害,利用降阻剂室,且降阻剂室内填充有降阻剂,降阻剂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其能够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在金属接地棒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进而减少电路中受到雷电的冲击,而保护其它设备。本技术在使用时,避雷针遇到雷击时,避雷针导通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导通自耦变压器,然后自耦变压器导通导电柱,进而导通降阻剂室内形成的电流流通面,而降低电流的冲击,最终通过导电板汇流,进而通过导入接地柱接入地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隔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防雷壳体1、隔板2、通孔21、第一防护室3、第二防护室4、降阻剂室5、避雷针6、浪涌保护器7、自耦变压器8、导电棒9、导电柱10、导电板11、接地柱12。具体实施方式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壳体1,防雷壳体1的内腔中通过水平的隔板2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第一防护室3、第二防护室4和降阻剂室5,防雷壳体1在降阻剂室5的上端设有进料口,隔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1,防雷壳体1的顶端插接有若干个避雷针6,避雷针6为圆形排列在防雷壳体1的顶端,且避雷针6所在的圆形中心上的避雷针6的顶端最高,其中防雷壳体1的顶端为凸起的圆弧状,第一防护室3的内腔中设有多个浪涌保护器7,利用浪涌保护器7能在极短的时间内导通分流,可以有效地吸收突发的巨大能量,从而避免浪涌对回路中其它设备的损害。避雷针6的下端穿过防雷壳体1连接浪涌保护器7的顶端,浪涌保护器7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棒9,第二防护室4的内腔中设有多个自耦变压器8,其中导电棒9穿过隔板2上的通孔21连接自耦变压器8的上端,自耦变压器8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柱10,避雷针6的数目为四个,浪涌保护器7、自耦变压器8、导电棒9、导电柱10和避雷针6的数目均相同,利用自耦变压器8,能够保证经过自耦变压器8的电流更平稳,减少高电流对设备的损害。降阻剂室5的内腔中填充有降阻剂,其中导电柱10穿过隔板2上的通孔21穿插在降阻剂室5内,且降阻剂室5内的降阻剂覆盖住导电柱10的下端,降阻剂室5的底端铺设有导电板11,降阻剂室5的底端插接有接地柱12,其中接地柱12连通导电板11,导电柱10的底端均未接触导电板11利用降阻剂室5,且降阻剂室5内填充有降阻剂,降阻剂是一种良好的导电体,其能够形成足够大的电流流通面,在金属接地棒周围形成一个变化平缓的低电阻区域,进而减少电路中受到雷电的冲击,而保护其它设备。本技术结构设计巧妙,操作简单,方便人们使用,避雷针6遇到雷击时,避雷针6导通浪涌保护器7,浪涌保护器7导通自耦变压器8,然后自耦变压器8导通导电柱10,进而导通降阻剂室5内形成的电流流通面,而降低电流的冲击,最终通过导电板11汇流,进而通过导入接地柱12接入地下。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壳体(1)的内腔中通过水平的隔板(2)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第一防护室(3)、第二防护室(4)和降阻剂室(5),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1),所述防雷壳体(1)的顶端插接有若干个避雷针(6),所述第一防护室(3)的内腔中设有多个浪涌保护器(7),所述避雷针(6)的下端穿过防雷壳体(1)连接浪涌保护器(7)的顶端,所述浪涌保护器(7)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棒(9),所述第二防护室(4)的内腔中设有多个自耦变压器(8),其中导电棒(9)穿过隔板(2)上的通孔(21)连接自耦变压器(8)的上端,所述自耦变压器(8)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柱(10),所述降阻剂室(5)的内腔中填充有降阻剂,其中导电柱(10)穿过隔板(2)上的通孔(21)穿插在降阻剂室(5)内,且降阻剂室(5)内的降阻剂覆盖住导电柱(10)的下端,所述降阻剂室(5)的底端铺设有导电板(11),所述降阻剂室(5)的底端插接有接地柱(12),其中接地柱(12)连通导电板(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电气自动化的高层建筑新型防雷装置,包括防雷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雷壳体(1)的内腔中通过水平的隔板(2)从上到下依次分隔为第一防护室(3)、第二防护室(4)和降阻剂室(5),所述隔板(2)上开设有若干个通孔(21),所述防雷壳体(1)的顶端插接有若干个避雷针(6),所述第一防护室(3)的内腔中设有多个浪涌保护器(7),所述避雷针(6)的下端穿过防雷壳体(1)连接浪涌保护器(7)的顶端,所述浪涌保护器(7)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棒(9),所述第二防护室(4)的内腔中设有多个自耦变压器(8),其中导电棒(9)穿过隔板(2)上的通孔(21)连接自耦变压器(8)的上端,所述自耦变压器(8)的底端连接有导电柱(10),所述降阻剂室(5)的内腔中填充有降阻剂,其中导电柱(10)穿过隔板(2)上的通孔(21)穿插在降阻剂室(5)内,且降阻剂室(5)内的降阻剂覆盖住导电柱(10)的下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春波范忠军佟世炜刘颖宋铁成马玥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海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