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7583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腔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腔内填充有第一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设于换热腔内;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换热段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段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的外壁向外凸出形成突出部;突出部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一腔体;第二换热段的内壁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二腔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高效换热器装置,换热效率较高。

An efficient heat exchanger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
本技术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换热设备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现被广泛的应用于工业生产、家庭生活等场所。但是现有的换热器设备换热效率较低,且容易起垢,导致使用寿命较短。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换热效率较高。本技术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腔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腔内填充有第一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设于换热腔内;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换热段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段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的外壁向外凸出形成突出部;突出部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一腔体;第二换热段的内壁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二腔体。优选的,所述换热管由上至下呈螺旋状安装于换热腔内;所述螺旋状换热管的延伸轨迹为渐开线。优选的,第一换热段上设有多个所述突出部,所述突出部沿第一换热管的延伸方向排布。优选的,第二换热段上设有多个所述凹槽,多个所述凹槽沿第二换热段的延伸方向排布。优选的,所述换热腔的内壁上设有保温材料层。相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其换热管设有的第一换热段设有突出部,第二换热段内壁设有凹槽,换热介质流经换热管时会间隔进入突出部的第一腔体和凹槽内的第二腔体,在换热管内产生湍流,提高换热效率,且增加换热面积。此外,第一换热段以及第二换热段均可产生湍流,使换热管内不易起垢,提高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换热段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换热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换热腔;20、换热管;21、第一换热段;211、凸出部;22、第二换热段;221、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腔10以及换热管20,在换热腔10内填充有第一换热介质,在换热管20内填充有第二换热介质。具体换热管20设于换热腔10内,且换热管20包括第一换热段21以及第二换热段22。该第一换热段21设有多个,使多个第一换热段21沿换热管20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上述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段21之间设有第二换热段22。在第一换热段21的外壁向外凸出形成突出部,该突出部内部形成与换热管20内部贯通的第一腔体。同时,第二换热段22的内壁凹陷形成凹槽221,同样的凹槽221内部形成与换热管20内部贯通的第二腔体。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技术的高效换热器装置时,可使两种不同温度的换热介质分别置于换热管20和换热腔10内进行换热,在换热介质进入换热管20内后,会先后间隔流经第一换热段21和第二换热段22,换热介质进入第一换热段21的突出部内第一腔体,一方面会使换热介质产生湍流,另一方面也会增加换热面积。此后换热介质进入第二换热段22进入第二换热段22的凹槽221内第二腔体,同样在不改变管径和长度的前提下产生湍流,增加换热面积,如此反复,提高换热效率。此外,第一换热段21以及第二换热段22均可产生湍流,使换热管20内不易起垢,提高使用寿命。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换热管20由上至下呈螺旋状安装于换热腔10内,且螺旋状换热管20的延伸轨迹为渐开线。如此,该换热管20可呈“伞”型分布在换热腔10内,在换热介质由上至下在换热管20内流动时,可不断改变换热介质的压力盒流速,使换热管20产生轴向上的自振,强化换热效果。优选的,上述第一换热段21上设有多个突出部,突出部沿第一换热管20的延伸方向排布,如此在第一换热段21内换热介质即可产生多段湍流,换热效果更好。同样的,第二换热段22上设有多个凹槽221,多个凹槽221沿第二换热段22的延伸方向排布,即在第一换热段21内换热介质也可产生多段湍流,进一步提高换热效果。优选的,还可在换热腔10的内壁上设有保温材料层,使该高效换热器装置具有一定的保温效果,利于换热的进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可根据以上描述的技术方案以及构思,做出其它各种相应的改变以及形变,而所有的这些改变以及形变都应该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腔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腔内填充有第一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设于换热腔内;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换热段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段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的外壁向外凸出形成突出部;突出部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一腔体;第二换热段的内壁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二腔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腔以及换热管,所述换热腔内填充有第一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内填充有第二换热介质;所述换热管设于换热腔内;换热管包括第一换热段以及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设有多个,多个第一换热段沿换热管的延伸方向间隔排布;每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段之间设有所述第二换热段;第一换热段的外壁向外凸出形成突出部;突出部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一腔体;第二换热段的内壁凹陷形成凹槽,凹槽内部形成与换热管内部贯通的第二腔体。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锦传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迪能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