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7536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12: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地下通风结构和地上通风结构,地下通风结构与地上通风结构相通,所述地上通风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内的竖直通风井、第一通风管道和第二通风管道,所述竖直通风井与每一层楼层各室内的第一通风管道和每一层楼层板的第二通风管道连通,每一层楼层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相通的辅助管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通风系统对高层建筑室内进行自然通风,无需借助电机设置,减少能耗;借助辅助管道和第一通风管道的主出风口,对室内,尤其是地面上的潮湿通风排除,防止潮湿空气对室内物件的损坏。

A high building ventilation syste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gh-rise building ventilation systems, including the underground ventilation structure and ground ventilation structure, underground ventilation structure and ventilation structure connected, the ground ventilation structure arranged in the high-rise buildings in the vertical through the first shaft, ventilation pipe and second ventilation pipeline, second ventilation pipe first ventilation pipeline the vertical through the shaft and the interior of each floor and each floor plate connected, each floor plate is arranged in the auxiliary pipe communicated with the ventilating duct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through the ventilation system of the high-rise building indoor natural ventilation, without the help of motor settings, reduce the energy consumption; and the first auxiliary pipe ventilation pipe main outlet, the indoor, especially the ground wet ventilation excluded, to prevent damage to the moist air on indoor obj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
本技术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人口的增多,用于建筑住房土地资源稀缺,建筑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固然解决了住房紧缺的问题,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高层建筑的通风性受房型、相邻幢的间距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自然通风困难。建筑通过有组织的室内及室外风环境的流动,能够极大改善办公或者居住环境。在春、秋季建筑尽量的实现自然通风,同时能够很好的减少空调的能源消耗,对建设节能型社会有极大意义。目前,常规的空气流通调节是在需要的层间设置大的共享空间,利用上下贯通的建筑室内空间来调节室内气候。这种方式共享中庭是建筑室内设计的主要效果诉求,层间的空气调节不是首要目的。共享中庭层间的空气调节都是依靠机电设备来实现,这种做法需要有很大的空调能耗,效率也较低,经济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为了克服上述技术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本技术借助建筑本身的结构特点,保证高层建筑的室内自然通风,不需要依靠电机设备,降低能耗。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地下通风结构和地上通风结构,所述地上通风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内的竖直通风井、第一通风管道和第二通风管道,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风结构与地上通风结构相通,所述竖直通风井分别与每一层楼层各室内的第一通风管道和每一层楼层板的第二通风管道连通,每一层楼层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相通的辅助管道。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竖直通风井,经过地下通风结构为每一层的住宅室内提供自然通风,地下通风结构可以是专门修建的通风道,也可以是借助现有的自来水管通道或者电路通道,形成自来水管通风道或电路通风道,之所以设置地下通风结构,是因为地下通风有冬暖夏凉的特点。在高层建筑中,由于通风效果差,会导致室内潮湿,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对室内木质家具,尤其是地板,损坏大,本方案中,设置辅助管道,置于每一层的楼层板内,利于通风排湿。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管道为多根,均匀分布在楼层层板内,根数根据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相邻的辅助管道之间的间距为1‐2米之间。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出风口处也设置有保护网。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开关件,各住户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是否打开开关件进行通风。作为优选,所述开关件为能套设在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出风口的挡风盘上,所述挡风盘具有边沿部,所述边沿部的内表面设置有锁紧突起,所述第一通风管道靠近出风口的外壁上设置有一能供所述锁紧突起穿过的开口的锁紧圈。作为优选,在所述竖直通风井的顶部设置有主出风口,所述主出风口处设置抽风机。设置主出风口,在多数住户关闭第一通风管道后,可以打开主出风口,对竖直通风井内进行通风,保证井内空气的新鲜。另外,还可以进行打开抽风机,对室内空气进行反抽,经竖直通风井内排出,有利于排除室内潮湿空气。作为优选,所述辅助管道在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相对的一端设置保护网。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通过通风系统对高层建筑室内进行自然通风,无需借助电机设置,减少能耗;借助辅助管道和第一通风管道的主出风口,对室内,尤其是地面上的潮湿通风排除,防止潮湿空气对室内物件的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地下通风结构10和地上通风结构20;地下通风结构10与地上通风结构20相通,地下通风结构10可以是专门修建的通风道,也可以是借助现有的自来水管通道或者电路通道,形成自来水管通风道或电路通风道,本实施例采用已有的自来水管通风道,在自来水管的外圈再设置通风管,借助通风管与自来水管之间的间隙进行通风;地上通风结构20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内的竖直通风井21、第一通风管道22、第二通风管道23,所述竖直通风井21分别与每一层楼层各室内的第一通风管道22和每一层楼层板的第二通风管道23连通,每一层楼层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23相通的辅助管道30,辅助管道30为多根,均匀分布在楼层层板内,根数根据面积的大小而定,一般相邻的辅助管道30之间的间距为1.5米左右。辅助管道30的出口处,也即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23相对的一端口处设置保护网301。第一通风管道22的出风口处设置有保护网221和开关件222,开关件222的结构为能套设在所述第一通风管道22的出风口的挡风盘上,所述挡风盘具有边沿部,所述边沿部的内表面设置有锁紧突起,所述第一通风管道22靠近出风口的外壁上设置有一能供所述锁紧突起穿过的开口的锁紧圈。打开时,旋转挡风盘的锁紧突起对准开口,向外打开即可。在竖直通风井21的顶部设置有主出风口211,所述主出风口211出设置抽风机2111。在多数住户关闭第一通风管道22后,可以打开主出风口211,对竖直通风井21内进行通风,保证井内空气的新鲜。另外,还可以进行打开抽风机2111,对室内空气进行反抽,经竖直通风井21内排出,有利于排除室内潮湿空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地下通风结构和地上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风结构与地上通风结构相通,所述地上通风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内的竖直通风井、第一通风管道和第二通风管道,所述竖直通风井分别与每一层楼层各室内的第一通风管道和每一层楼层板的第二通风管道连通,每一层楼层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相通的辅助管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包括地下通风结构和地上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地下通风结构与地上通风结构相通,所述地上通风结构包括设置在高层建筑内的竖直通风井、第一通风管道和第二通风管道,所述竖直通风井分别与每一层楼层各室内的第一通风管道和每一层楼层板的第二通风管道连通,每一层楼层板内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通风管道相通的辅助管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管道为多根,均匀分布在楼层层板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通风结构采用自来水管通风道或电路通风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高层建筑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通风管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国玉唐立杜庚万德利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三局第二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