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72500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5 04: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雨水过滤系统和雨水净化回收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其设置有房屋雨水收集装置和与所述房屋雨水收集装置连通的雨水收集管;所述雨水渗透系统,其设置有埋于植被层的渗水层和集水层,其中,所述渗水层设置在所述集水层上方,所述渗水层设置有多个透水管,所述集水层的集水口与所述透水管连通,所述集水层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管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渗透到道路或地表的雨水收集起来并输送到指定的集水点,进行统一的过滤及水质处理后再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
本技术涉及雨水资源化利用和给水排水
,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饮水机,海绵城市,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具有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的功能。海绵城市改造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受环境、周边建筑物的影响不能完全按照海绵城市理念进行施工。在道路改造中,一般就改造下沉式绿带,或增加绿带内溢流口和沉淀池,再或者在人行道上更换透水铺装面层,靠横向坡度自然排散多余的水。当遇强降雨天气时,大部份雨水都会通过溢流口排放至市政管网进而排出城市,并不能有效的将水“留住”更不能再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能够将渗透到道路或地表的雨水收集起来并输送到指定的集水点,进行统一的过滤及水质处理后再利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雨水过滤系统和雨水净化回收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其设置有房屋雨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雨水过滤系统和雨水净化回收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其设置有房屋雨水收集装置(10)和与所述房屋雨水收集装置(10)连通的雨水收集管(11);所述雨水渗透系统,其设置有埋于植被层(21)的渗水层(22)和集水层(23),其中,所述渗水层(22)设置在所述集水层(23)上方,所述渗水层(22)设置有多个透水管(224),所述集水层(23)的集水口与所述透水管(224)连通,所述集水层(23)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管(11)连通;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其设置有雨水渗透井(31)、第一过滤装置(32)和第二过滤装置(3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建设的雨水收集净化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雨水收集系统、雨水渗透系统、雨水过滤系统和雨水净化回收系统;所述雨水收集系统,其设置有房屋雨水收集装置(10)和与所述房屋雨水收集装置(10)连通的雨水收集管(11);所述雨水渗透系统,其设置有埋于植被层(21)的渗水层(22)和集水层(23),其中,所述渗水层(22)设置在所述集水层(23)上方,所述渗水层(22)设置有多个透水管(224),所述集水层(23)的集水口与所述透水管(224)连通,所述集水层(23)的出水口与雨水收集管(11)连通;所述雨水过滤系统,其设置有雨水渗透井(31)、第一过滤装置(32)和第二过滤装置(33),所述雨水渗透井(31)的雨水进水口(311)与所述雨水收集管(11)的出口连通,所述雨水渗透井(31)的雨水出口(316)与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2)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一过滤装置(32)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33)的进水口连通;所述雨水净化回收系统,其设置有沉淀池(34)和蓄水池(35),所述沉淀池(34)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二过滤装置(33)的出水口连通,所述沉淀池(34)的出水口与设置在蓄水池(35)顶部的进水口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伯当梁艳林宇刘陈鸿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