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708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15: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涉及模具领域,包括左模架、左模板、弹料机构、右模架和右模板,所述左模板与左模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料机构与左模架固定连接,所述右模架右侧设有注料口,中间设有一级注料流道,并设有导柱和若干预压弹簧,所述右模板穿过导柱与预压弹簧固定连接,该模具能够实现板状代木的快速成型。

A board shaped wood forming mold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lding plate and wood mold, to mold, mold, template, including left left and right elastic material mechanism frame and the right template, the template and the left fram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the spring feeding mechanism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left frame and the right frame, on the right side of a filling in the middle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channel level, and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column and a plurality of spring, the right template through the guide column and preload spring is fixedly connected, the mold can achieve rapid prototyping for wood pl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代木的加工一般将经过混合的物料导入对应的模具内,实现成型,最终将成型的代木从模具中取出,对于一种板状代木的加工,一般是将混合好的物料从模具的浇注口浇入模具内,然后静置一端时间,等待代木固化成型,最后将成型好的板状代木从模具中取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能够实现板状代木的快速成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包括左模架、左模板、弹料机构、右模架和右模板,所述左模板与左模架固定连接,所述弹料机构与左模架固定连接,所述右模架右侧设有注料口,中间设有一级注料流道,并设有导柱和若干预压弹簧,所述右模板穿过导柱与预压弹簧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左模板设有左成型腔和导套,左侧设有限位套。优选的,所述弹料机构由弹料柱、弹簧、压板、内导柱和弹料块组成,所述弹料柱穿过左模架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与左模架固定连接,所述内导柱与压板一侧固定连接,并与对应的限位套相配合,所述弹料块与压板固定连接,所述弹料块一侧面与左成型腔所在面构成完整平面。优选的,所述右模板中间设有右成型腔,中心设有二级注料流道。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结构是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板状代木加工过程,先将生产出代木的原材料经过混合调制成流体形式的物料,将该模具架在注塑机上,压制左模架,导套作为导向,导柱插入导套中,使得左模板压紧右模板,左成型腔与右成型腔配合成一个完整的成型腔,同时右模板在左模板的推动下,预压弹簧被压缩到右模架中预压弹簧的固定孔中,此时右模板与右模架接触,一级注料流道与二级注料流道配合成一个整体的注料流道,然后通过注塑机上的注料机构从注料口将调制好的流体物料浇入,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物料顺着一级注料流道和二级注料流道浇入板状代木的成型腔中,接着静置一段时间,待板状代木固化成型,然后退回左模板,使左模板与右模板不再接触,成型好的板状代木会依附在左成型腔中,然后推动弹料柱,使得内导柱向限位套内运动,弹料块随之向右运动顶出成型好的板状代木,至此板状代木便生产出来了,该模具能够实现板状代木的快速成型。附图说明图1是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的平面结构图。其中,1、左模架;2、左模板;21、左成型腔;22、导套;23、限位套;3、弹料机构;31、弹料柱;32、弹簧;33、压板;34、内导柱;35、弹料块;4、右模架;41、注料口;42、一级注料流道;43、导柱;44、预压弹簧;5、右模板;51、右成型腔;52、二级注料流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目的是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并有助于其实施。图1出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包括左模架1、左模板2、弹料机构3、右模架4和右模板5,所述左模板2与左模架1固定连接,所述弹料机构3与左模架1固定连接,所述右模架4右侧设有注料口41,中间设有一级注料流道42,并设有导柱43和若干预压弹簧44,所述右模板5穿过导柱43与预压弹簧44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左模板2设有左成型腔21和导套22,左侧设有限位套23,左成型腔21配合右成型腔51实现板状代木的成型。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料机构3由弹料柱31、弹簧32、压板33、内导柱34和弹料块35组成,所述弹料柱31穿过左模架1与压板33固定连接,所述弹簧32与左模架1固定连接,所述内导柱34与压板33一侧固定连接,并与对应的限位套23相配合,所述弹料块35与压板33固定连接,所述弹料块35一侧面与左成型腔21所在面构成完整平面,弹料机构3方便将成型好的板状代木脱离模具,。本实施例中,所述右模板5中间设有右成型腔51,中心设有二级注料流道52,如图1。本技术的原理及工作过程:基于上述,本技术结构是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板状代木加工过程,先将生产出代木的原材料经过混合调制成流体形式的物料,将该模具架在注塑机上,压制左模架1,导套22作为导向,导柱43插入导套22中,使得左模板2压紧右模板5,左成型腔21与右成型腔51配合成一个完整的成型腔,同时右模板5在左模板2的推动下,预压弹簧44被压缩到右模架4中预压弹簧44的固定孔中,此时右模板5与右模架4接触,一级注料流道42与二级注料流道52配合成一个整体的注料流道,然后通过注塑机上的注料机构从注料口41将调制好的流体物料浇入,在挤压力的作用下,物料顺着一级注料流道42和二级注料流道52浇入板状代木的成型腔中,接着静置一段时间,待板状代木固化成型,然后退回左模板2,使左模板2与右模板5不再接触,成型好的板状代木会依附在左成型腔中,然后推动弹料柱31,使得内导柱34向限位套23内运动,弹料块随之向右运动顶出成型好的板状代木,至此板状代木便生产出来了,该模具能够实现板状代木的快速成型。以上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架(1)、左模板(2)、弹料机构(3)、右模架(4)和右模板(5),所述左模板(2)与左模架(1)固定连接,所述弹料机构(3)与左模架(1)固定连接,所述右模架(4)右侧设有注料口(41),中间设有一级注料流道(42),并设有导柱(43)和若干预压弹簧(44),所述右模板(5)穿过导柱(43)与预压弹簧(4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左模架(1)、左模板(2)、弹料机构(3)、右模架(4)和右模板(5),所述左模板(2)与左模架(1)固定连接,所述弹料机构(3)与左模架(1)固定连接,所述右模架(4)右侧设有注料口(41),中间设有一级注料流道(42),并设有导柱(43)和若干预压弹簧(44),所述右模板(5)穿过导柱(43)与预压弹簧(44)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板状代木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模板(2)设有左成型腔(21)和导套(22),左侧设有限位套(23)。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谭光祝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丽弘模具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