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接收模块和光通信系统,涉及光信号处理技术领域。其中,光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基板;阵列波导光栅,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出光端面相对的侧面为光敏面,所述光敏面能将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阵列波导光栅中的光信号直接从出光端面输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需要在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切割倾斜面以将光信号反射至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而造成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存在崩边的问题。
Optical receiving module and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接收模块和光通信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信号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接收模块和光通信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信号多元化程度的加深,人们对音频、视频等信息的传输要求也越来越高。在通信领域中,光通信由于具有传输容量大、保密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好的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包含波分复用技术的光接收模块中,根据进行波分复用的器件的不同,一般包括多层薄膜技术和阵列波导光栅技术。其中,由于阵列波导光栅技术具有波导尺寸小的优势可以形成高密度的封装结构,而被广泛使用。经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在现有的利用阵列波导光栅技术中,因需要在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切割倾斜面以将光信号反射至光电探测器而造成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存在崩边的问题,进而导致阵列波导光栅失效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接收模块和光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需要在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切割倾斜面以将光信号反射至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而造成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存在崩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接收模块,包括:第一基板;阵列波导光栅,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出光端面相对的侧面为光敏面,所述光敏面能将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光接收模块还包括跨阻放大器;所述跨阻放大器设置于所述光电探测器远离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一侧,且与所述光电探测器电连接以将所述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光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出光端面一侧,所述光电探测器和所述跨阻放大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跨阻放大器的一侧设置有镀金层。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第二基板由氮化铝或氧化铝材料制成。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光接收模块还包括电连接件;所述电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光电探测器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跨阻放大器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连接,以将所述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传送至所述跨阻放大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电连接件为金线。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阵列波导光栅包括靠近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一表面和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表面长度,以使所述出光端面与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8度。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较佳的选择中,在上述光接收模块中,所述第一基板由玻璃材料制成。在上述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通信系统,包括光发射模块和上述光接收模块,所述光接收模块能够接收所述光发射模块发出的光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光接收模块和光通信系统,通过将光电探测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出光端面相对的侧面设置为光敏面,可以使阵列波导光栅中的光信号直接从出光端面输出,从而解决现有技术中因需要在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切割倾斜面以将光信号反射至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而造成阵列波导光栅的输出端存在崩边的问题,进而避免阵列波导光栅失效的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光接收模块和光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和实用性。进一步地,通过将光电探测器远离第一基板的一侧与电连接件连接,可以避免流经电连接件的电信号对阵列波导光栅中光信号传播的干扰,同时还能解决现有技术中因电连接件和光电探测器接触的一面同时作为光电探测器的光敏面以接收阵列波导光栅输出的光信号而导致光敏面受限的问题,有效地提高了光接收模块和光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模块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接收模块的爆炸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阵列波导光栅和光电探测器的相对位置关系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连接件的连接关系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通信系统的结构框图。图标:10-光通信系统;100-光接收模块;110-第一基板;120-阵列波导光栅;130-光电探测器;140-跨阻放大器;150-第二基板;160-电连接件;200-光发射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只是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接收模块100,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分波处理后转换为电信号并输送至外部电路或器件。所述光接收模块100包括第一基板110、阵列波导光栅120以及光电探测器130,所述第一基板110用于承载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分波处理并将处理后的光信号发送至所述光电探测器130,所述光电探测器130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表面,所述光电探测器130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位于所述第一基板110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130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110且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的出光端面相对的侧面为光敏面,所述光敏面能将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的出光端面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可选地,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与所述光电探测器13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结合图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阵列波导光栅120与所述光电探测器130间隔设置,以使所述出光端面与所述光敏面间隔设置。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110的形状结构不受限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例如,可以根据具体应用的封装结构以及需要承载的器件或结构的形状大小进行设置。在本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阵列波导光栅,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出光端面相对的侧面为光敏面,所述光敏面能将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阵列波导光栅,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的表面;光电探测器,所述光电探测器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位于所述第一基板的同一侧,其中,所述光电探测器垂直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出光端面相对的侧面为光敏面,所述光敏面能将所述阵列波导光栅输出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块还包括跨阻放大器;所述跨阻放大器设置于所述光电探测器远离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一侧,且与所述光电探测器电连接以将所述光电探测器输出的电信号进行放大处理。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接收模块还包括第二基板;所述第二基板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且位于所述阵列波导光栅的出光端面一侧,所述光电探测器和所述跨阻放大器设置于所述第二基板远离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接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板靠近所述跨阻放大器的一侧设置有镀金层。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小龙,杨标,严强,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优博创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