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62507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8: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属于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A、地基基础处理;B、在地基基础上进行第一层墙体体系安装:在地基基础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墙体体系;C、在第一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一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一层墙体体系将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连梁体系;D、在第一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一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一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楼板体系。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大大提高房屋的装配率,加快建造效率,缩短建造周期,较少建造过程中的污染。

A method of building a fully assembled building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building a fully assembled building,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ssembly architecture.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B, in the treatment of foundation; foundation on installation of the first layer wall system: in the foundation, wall panels and auxiliary connecting member installed and connected closely in order to form a first layer wall system; C, in the first layer on the first layer wall system installation system: in beam beam members of the first layer wall system will shape s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spliced and connected closely, forming the first layer coupling system; D, on the first floor beams system installed in the first floor system: shoulder beams the first layer on the surface of the coupling system of the erection of the floor and connected closely, forming the first floor system. The invention can greatly improve the assembly rate of the house, speed up the construction efficiency, shorten the construction cycle, and reduce the pollution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装配式建筑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装配式建筑是指用预制的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的优点是建造速度快,受气候条件制约小,节约劳动力并可提高建筑质量。早期的装配式建筑外形比较呆板,千篇一律。后来人们在设计上做了改进,增加了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装配式建筑不仅能够成批建造,而且样式丰富。但是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混凝土构件中,尤其是预制板之间的连接基本采用对接或粘结,相邻的预制板受力条件差,整体性差,容易导致局部失稳,所以现在的装配式结构难以采用墙板承重的建筑体系。这样就像需要增设结构柱来承重,由于现有的结构柱或结构梁需要具备良好的连接性能,故基本采用型钢材料,这样的结构柱或结构梁制作和安装都比较复杂,使用寿命短,容易被腐蚀,使用中难以更换,以致于装配式结构往往会使施工和维护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复杂的技术问题,具有施工建造简便快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地基基础处理;B、在地基基础上进行第一层墙体体系安装:在地基基础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墙体体系;C、在第一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一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一层墙体体系将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连梁体系;D、在第一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一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一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楼板体系。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E、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层墙体体系安装: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墙体体系;F、在第N+1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N+1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N+1层墙体体系将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连梁体系;G、在第N+1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N+1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楼板体系;其中,N为大于等于1的正整数。进一步地,前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H、在最顶层的楼板上安装楼顶结构。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还包括以下步骤:I、外墙缝隙饰面处理;J、水电管线设备安装;K、内墙保温层饰面层安装;L、其它装饰装修。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所述墙体体系、连梁体系及楼板均采用模数化设计及施工。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相邻的墙板之间、相邻的楼板之间、墙板体系与连梁体系之间以及楼板与连梁体系之间均采用挤压对拉型连接结构。进一步地,前述的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中,所述墙板、所述墙板辅助连接构件、连梁构件以及楼板均为混凝土构件。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整个施工过程均采用为机械连接结构连接的干式作业,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施工作业面整洁干净,所有材料定制加工,无浪费,不产生建筑垃圾,绿色环保,大大减少了房屋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和垃圾排放;而且大大提高了房屋的装配率,整个房屋的施工过程全程没有湿法施工,无需等待混凝土等材料的成型和成熟,每一层的安装都是即安即可受力,安装完成就可以进行上一层的施工,施工简单快捷,速度快,整个施工周期基本上仅为普通混凝土建筑施工周期的20%左右。能够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装配式建筑施工建造复杂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全装配式房屋体系的立式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10-楼板;20-墙板;30-墙板辅助连接构件;40-连梁构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请参阅图1,现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进行说明。所述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地基基础处理。地基处理和普通房屋体系基本相同,但是基础圈梁需根据墙板20的安装孔洞位置预留相应的螺栓,以满足后期墙板20安装。B、在地基基础上进行第一层墙体体系安装:在地基基础上将墙板20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墙体体系。墙体体系安装在圈梁之上,墙板20预留孔洞穿过圈梁的预留螺栓并采用螺母挤紧固定。墙体体系拐角交接部位为了满足墙体的连贯性,加设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进一步固定,墙板辅助连接构件30优选构造连接柱。墙板20与墙板20直接连接也是采用机械连接的方式挤压混凝土构件形成整体墙面,该机械连接方式优选对穿螺栓连接。在墙体安装时,带有门窗框系统预制混凝土墙板20构件也一次穿插进行安装固定,通过螺栓直接连接在受力墙板20上。C、在第一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一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一层墙体体系将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40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连梁体系。连梁构件40构成的连梁体系安装在墙体安装之后,通过连梁将整面墙的几块墙板20压紧并连成一个整体,形成上下受力均衡的墙体体系,墙体体系为连梁体系提供支撑力。连梁与墙板20的连接方式基本与基础和墙板20的连接方式相同,在连梁上部和底部预留螺纹套筒,螺栓直接与套筒相连并穿过墙板20的预留孔通过螺母固定挤紧连接。连梁与连梁的连接采用钢板连接转换的形式。连梁上部预留的螺纹套筒,可以用于第二层墙板20体系的安装或女儿墙的安装。D、在第一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一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一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40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10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楼板体系。楼板10安装在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40的两侧,混凝土楼板10直接搭在连梁品字形两侧的台肩面上,并通过对拉螺栓穿透楼板10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地基基础处理;B、在地基基础上进行第一层墙体体系安装:在地基基础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墙体体系;C、在第一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一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一层墙体体系将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连梁体系;D、在第一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一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一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楼板体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地基基础处理;B、在地基基础上进行第一层墙体体系安装:在地基基础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墙体体系;C、在第一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一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一层墙体体系将品字形截面的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连梁体系;D、在第一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一层楼板体系安装:在第一层连梁体系的连梁构件的台肩面上搭设楼板并连接紧密,形成第一层楼板体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装配式房屋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E、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层墙体体系安装:在第N层连梁体系上将墙板及墙板辅助连接构件按次序安装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墙体体系;F、在第N+1层墙体体系上进行第N+1层连梁体系安装:在第N+1层墙体体系将连梁构件按次序拼接并连接紧密,形成第N+1层连梁体系;G、在第N+1层连梁体系上进行第N+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占军丁佳王毅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丽建丽筑集成房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