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614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7: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包括支撑台、置料槽和把手,所述支撑台底部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分布的三根立柱,所述支撑台顶部开设有排浆槽,所述下磨盘外壁连接有过滤板,所述上磨盘顶部开设有置料槽,且置料槽内开设有通孔式的进料口与上磨盘底部面相连通,所述上磨盘顶部连接有把手。该磨浆用石磨结构在对原料进行研磨成浆时,大部分的原料在下磨盘顶部面与上磨盘底部面之间被直接研磨成浆,少量未被充分的研磨的渣体随原料浆通过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与上磨盘外壁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外壁之间也进行研磨,实现二次研磨处理,少量未被充分研磨的原料在进行二次研磨处理时被充分研磨成浆。

With a grinding stone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grinding stone structure, comprising a support platform, a trough and a handle, wherein the support table is connec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three columns of circular array of uniform distribution, the supporting table is arranged at the top row of slurry tank, the lower millstone wall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lter plate. The upper grinding disc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chute, and the chute is arranged in the feeding inlet through hole communicated with the bottom surface of the disc, disc is connected with a handle. The grinding stone structure in the raw material for grinding slurry, most of the material in the next lap between the top surface and the bottom surface is directly on the mill grinding into pulp, a small body between the slag is not fully grinding with the slurry through the next lap top inside wall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upper millstone gap flow upward also for grinding between the flow process inside of the lower millstone top wall and upper millstone wall, the realization of two small grinding processing, has not been fully abrasive materials in two grinding processing is fully grinding pul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
本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具体为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
技术介绍
大米经研磨装置研磨制成米浆,通常采用的是上下两层扁圆柱体的磨盘,两层互配合的接合处都有纹理,上层的磨盘做低速旋转运动,两层件的磨纹相互咬合与交错,磨过的细料向外流散。这种传统的石磨研磨不充分,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渣体,渣体较多时,还需要二次加工,对资源造成消耗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传统的石磨研磨不充分,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渣体,渣体较多时,还需要二次加工,对资源造成消耗浪费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包括支撑台、排浆槽、立柱、过滤板、过滤孔、下磨盘、上磨盘、进料口、置料槽和把手,所述支撑台底部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分布的三根立柱,所述支撑台顶部开设有排浆槽,所述支撑台顶部所开设的排浆槽中心位置顶部连接有下磨盘,所述下磨盘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磨盘,所述下磨盘外壁连接有过滤板,且过滤板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所述上磨盘顶部开设有置料槽,且置料槽内开设有通孔式的进料口与上磨盘底部面相连通,所述上磨盘顶部连接有把手。优选的,所述过滤板纵向截面为L形结构,且过滤板整体沿下磨盘外壁呈圆形结构排列相连接。优选的,所述下磨盘呈半包裹式包裹于上磨盘。优选的,所述下磨盘顶端外壁为斜面结构。优选的,所述上磨盘顶部面高于下磨盘顶部面。优选的,所述下磨盘顶部面与上磨盘底部面均设有研磨纹层,所述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面与上磨盘外壁面均设有研磨纹层,所述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外壁之间的距离与下磨盘顶部和上磨盘底部之间的距离相一致。优选的,所述进料口顶端为锥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磨浆用石磨结构下磨盘呈半包裹式包裹于上磨盘,且下磨盘顶部面与上磨盘底部面均设有研磨纹层,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面与上磨盘外壁面均设有研磨纹层,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外壁之间的距离与下磨盘顶部和上磨盘底部之间的距离相一致,在对原料进行研磨成浆时,大部分的原料在下磨盘顶部面与上磨盘底部面之间被直接研磨成浆,少量未被充分的研磨的渣体随原料浆通过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与上磨盘外壁之间的间隙向上流动,在流动过程中下磨盘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外壁之间也进行研磨,实现二次研磨处理,少量未被充分研磨的原料在进行二次研磨处理时被充分研磨成浆,为了进一步保证原料成浆后的品质,原料浆从下磨盘顶部所溢出后,流入到过滤板内,过滤板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原料浆可从过滤孔内流出,原料浆内意外通过二次研磨处理后的渣体将被阻拦过滤,不与原料浆一同流出,保证了原料成浆后的品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轴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内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支撑台,2、排浆槽,3、立柱,4、过滤板,5、过滤孔,6、下磨盘,7、上磨盘,8、进料口,9、置料槽,10、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包括支撑台1、排浆槽2、立柱3、过滤板4、过滤孔5、下磨盘6、上磨盘7、进料口8、置料槽9和把手10,支撑台1底部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分布的三根立柱3,支撑台1顶部开设有排浆槽2,支撑台1顶部所开设的排浆槽2中心位置顶部连接有下磨盘6,下磨盘6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磨盘7,下磨盘6外壁连接有过滤板4,且过滤板4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5,上磨盘7顶部开设有置料槽9,且置料槽9内开设有通孔式的进料口8与上磨盘7底部面相连通,上磨盘7顶部连接有把手10。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过滤板4纵向截面为L形结构,且过滤板4整体沿下磨盘6外壁呈圆形结构排列相连接,原料浆从下磨盘6顶部溢出后,流入到连接在下磨盘6外壁的过滤板4内,过滤板4底部开设有若干的过滤孔5,大量的原料浆通过过滤孔5流入到支撑台1顶部所开设的排浆槽2内并流出,少量意外通过二次研磨处理的渣体被过滤板4所过滤阻拦,不与原料浆一同流出,保证了原料成浆后的品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下磨盘6呈半包裹式包裹于上磨盘7,使得原料浆与渣体经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7外壁之间向上流动,因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面与上磨盘7外壁面均设有研磨纹层,且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7外壁之间的距离与下磨盘6顶部和上磨盘7底部之间的距离相一致,少量未被充分研磨的渣体与原料浆在上升流动过程中经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面与上磨盘7外壁面之间的研磨纹层进行二次研磨处理,少量未被充分研磨的原料在进行二次研磨处理时被充分研磨成浆,实现高精度的原料研磨成浆处理;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下磨盘6顶端外壁为斜面结构,便于原料浆由下磨盘6顶端溢出后沿斜面向下流淌快速流入过滤板4内;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上磨盘7顶部面高于下磨盘6顶部面,防止原料浆由下磨盘6顶端溢出后进入上磨盘7顶部;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下磨盘6顶部面与上磨盘7底部面均设有研磨纹层,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面与上磨盘7外壁面均设有研磨纹层,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7外壁之间的距离与下磨盘6顶部和上磨盘7底部之间的距离相一致,实现二次研磨处理;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进料口8顶端为锥形结构,便于原料的添加。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磨浆用石磨结构时,首先需对整个磨浆用石磨结构有一个结构上的了解,在使用时,将需要研磨成浆的原料放置在置料槽9内,将原料与水一同添加入进料口8内,通过推动把手10带动上磨盘7开启转动进行研磨工作,下磨盘6顶部面与上磨盘7底部面均设有研磨纹层,对从进料口8处添加的原料进行研磨处理,大量的原料研磨成粉与水相溶形成原料浆,少部分原料并未完全研磨成粉形成渣体,因下磨盘6呈半包裹式包裹于上磨盘7,使得原料浆与渣体经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7外壁之间向上流动,因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面与上磨盘7外壁面均设有研磨纹层,且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和上磨盘7外壁之间的距离与下磨盘6顶部和上磨盘7底部之间的距离相一致,少量未被充分研磨的渣体与原料浆在上升流动过程中经下磨盘6顶部内侧外壁面与上磨盘7外壁面之间的研磨纹层进行二次研磨处理,少量未被充分研磨的原料在进行二次研磨处理时被充分研磨成浆,实现高精度的原料研磨成浆处理,为了进一步保证原料成浆后的品质,原料浆从下磨盘6顶部溢出后,流入到连接在下磨盘6外壁的过滤板4内,过滤板4底部开设有若干的过滤孔5,大量的原料浆通过过滤孔5流入到支撑台1顶部所开设的排浆槽2内并流出,少量意外通过二次研磨处理的渣体被过滤板4所过滤阻拦,不与原料浆一同流出,保证了原料成浆后的品质。综上所述,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包括支撑台(1)、排浆槽(2)、立柱(3)、过滤板(4)、过滤孔(5)、下磨盘(6)、上磨盘(7)、进料口(8)、置料槽(9)和把手(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底部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分布的三根立柱(3),所述支撑台(1)顶部开设有排浆槽(2),所述支撑台(1)顶部所开设的排浆槽(2)中心位置顶部连接有下磨盘(6),所述下磨盘(6)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磨盘(7),所述下磨盘(6)外壁连接有过滤板(4),且过滤板(4)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5),所述上磨盘(7)顶部开设有置料槽(9),且置料槽(9)内开设有通孔式的进料口(8)与上磨盘(7)底部面相连通,所述上磨盘(7)顶部连接有把手(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包括支撑台(1)、排浆槽(2)、立柱(3)、过滤板(4)、过滤孔(5)、下磨盘(6)、上磨盘(7)、进料口(8)、置料槽(9)和把手(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1)底部连接有呈环形阵列状均匀分布的三根立柱(3),所述支撑台(1)顶部开设有排浆槽(2),所述支撑台(1)顶部所开设的排浆槽(2)中心位置顶部连接有下磨盘(6),所述下磨盘(6)顶部活动连接有上磨盘(7),所述下磨盘(6)外壁连接有过滤板(4),且过滤板(4)底部开设有若干过滤孔(5),所述上磨盘(7)顶部开设有置料槽(9),且置料槽(9)内开设有通孔式的进料口(8)与上磨盘(7)底部面相连通,所述上磨盘(7)顶部连接有把手(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磨浆用石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板(4)纵向截面为L形结构,且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宾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兰天联合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