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6057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6: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取各组分,所述组分具体为:磷酸55-65,硼酸13-15,氧化铝8-12,氧化铜1-2,碳酸钡4-6,碳酸钠7‑10,碳酸锂4-6,氧化铈0.5-0.9;所述各组分在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二,取所述混合物进行熔炼,三,取步骤二熔炼所得产物在退火炉内冷却到230‑330℃,闭电自然降温,之后降温至常温,在上述模具中成型;四,取步骤三处理所得产物,切除不合格的气泡条纹,即得。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高透过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可见光透过率可以由目前的低于80%提升至85%;最高透过率可达90%。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optical glass with high transmittance and no effect on infrared cutoff

A high transmittance and does not affect the infrared cut-off optical glass prepar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first, according to the weight of a number of components, the components as follows: 55-65 phosphoric acid, 13-15 boric acid, 8-12 alumina, copper oxide, barium carbonate, 1-2, 4-6, 7 sodium carbonate 10, lithium carbonate 4-6, cerium oxide 0.5 - 0.9; the components of the mixture in the mixing machine was evenly mixed,; two, take the mixture of melting, three, take the product of step two to 230 330 DEG C melting cooling in the annealing furnace, electric closed natural cooling, after cooling to room temperature in the above, forming a mold; four, take the product of step three, removal of unqualified bubble stripes, namely. The optical transmittance of the optical glass with high transmittance and no influence on the infrared cut-off can be increased to 85% from the current 80% and the highest transmittance can reach 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青蓝色玻璃在工业摄像镜头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可见光波段(400nm-550nm)透过率越高越好,这样清晰度也会随之而高;另一方面,因为在拍摄过程中为了避免红光影响,对红外光波段截止要求较高,因此需要对红外波段进行截止,透过率越低越好。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熔炼此类青蓝色光学玻璃,可见光高透和红外截止这两个功能是相互矛盾,若要保证可见光,势必影响红外截止,反之亦然。如果要想在可见光波段提升透过率,就会对红外玻璃截止生产影响,使红外玻璃截止深度不够,从而产生拍摄过程中的红光现象。目前行业生产此类滤光片,虽然能够找到该两种功能的平衡,产品勉强可以使用,但是始终没有达到理想效果,对于要求较高的产品,则只能通过在玻璃基片上进行镀膜,从而降低红外波段透过率,或者在可见光镀增透膜。但此类方法缺点是:(1)增加产品成本;(2)镀膜会衰减,使产品本身使用寿命简短。而玻璃本身是自带属性,光谱永远不会有变化。目前工业镜头应用广泛,对于镜头的高清晰度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可见光400nm-550nm需要较高的透过率,而目前同类产品透过率在该波段平均透过率率仅为80%。因此为了达到既隔热,又能够高显色,本专利技术人研究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新型材料来满足新一代工业镜头的要求,在隔热高显色玻璃的生产工艺方面相对于传统隔热玻璃的制备方法作出了极大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光学玻璃材料的制备方法,能够提高近紫外和可见光透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青蓝色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取各组分,所述组分具体为:磷酸55-65,硼酸13-15,氧化铝8-12,氧化铜1-2,碳酸钡4-6,碳酸钠7-10,碳酸锂4-6,氧化铈0.5-0.9;所述各组分在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步骤二,取所述混合物进行熔炼,所述熔炼依次包括如下处理,高搅处理,澄清均化处理,冷却处理,浇注到模具中;步骤三,取步骤二熔炼所得产物在退火炉内冷却到230-330℃,闭电自然降温,之后降温至常温,在上述模具中成型;步骤四,取步骤三处理所得产物,切除不合格的气泡条纹,即得到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有益效果: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与目前技术相比,拥有如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的高透过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可见光透过率可以由目前的低于80%提升至85%;最高透过率可达90%。(2)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出的一种高透过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可以在保证玻璃红外截止的前提下,提高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克服了传统工艺中如果要想在可见光波段提升透过率,就会对红外玻璃截止生产影响,使红外玻璃截止深度不够,从而产生拍摄过程中的红光现象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工艺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光学玻璃与现有技术的光学玻璃光谱曲线测试对比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一种实施方式中描述的元素和特征可以与一个或更多个实施方式中示出的元素和特征相结合。应当注意,为了清楚的目的,说明中省略了与本专利技术无关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部件和处理的表示和描述。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取各组分,所述组分具体为:磷酸55-65,硼酸13-15,氧化铝8-12,氧化铜1-2,碳酸钡4-6,碳酸钠7-10,碳酸锂4-6,氧化铈0.5-0.9;所述各组分在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步骤二,取所述混合物进行熔炼,所述熔炼依次包括如下处理,高搅处理,澄清均化处理,冷却处理,浇注到模具中;步骤三,取步骤二熔炼所得产物在退火炉内冷却到230-330℃,闭电自然降温,之后降温至常温,在上述模具中成型;步骤四,取步骤三处理所得产物,切除不合格的气泡条纹,即得到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此外,混合均匀具体为混合均匀度达到98%以上,将各组分混合均匀,且保持一定的水分。特定的金属着色离子在特殊配方的光学玻璃中以一定的配位状态存在,能调节光学玻璃变换色温的能力而不降低透光率。根据这一物理特性,专利技术人有针对性地调节滤光玻璃的成分和生产工艺,以期得到想要的滤光功能。高清晰度的工业镜头要求可见光透过率高而不影响红外截止。专利技术人对玻璃的磷酸盐玻璃体系使用氧化铜作为着色剂进行了研究。本专利技术中组分氧化铜,作为本改良玻璃的着色剂,其作用是对红色及红外波段的截止。铜离子在玻璃中为二价态时候在光谱红色及红外波段有很大的吸收。但不可过多使用,因为二价铜离子在紫外部分也有吸收,当氧化铜过量,虽然红外波段截止非常好,但是紫外及可见光波段透过率则会下降。因此组分在2-3重量份,最佳为2.3重量份。高清晰度的工业镜头要求可见光透过率高而不影响红外截止。专利技术人对玻璃的磷酸盐玻璃体系使用硼酸作为助熔剂进行了研究。本专利技术中组分硼酸,作为磷酸盐结构玻璃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加入硼酸,能够改善磷酸盐玻璃化学稳定性差的缺点。同时,硼酸是良好的助熔剂,可使玻璃熔点降低。硼酸过多容易出现“硼反常现象”,不易过分引入,因此组分控制在13-15重量份,最佳为13-14重量份。本专利技术方法通过碳酸钠引入氧化钠,较之由硝酸钠引入,整个玻璃氧化性降低,原理同组分碳酸钡。组分控制在7-10重量份,最佳为8重量份。本专利技术方法中组分碳酸锂,锂离子代替部分钠离子,由于二价铜离子在红色及红外的吸收带位置随碱金属离子半径的增大而向长波方向移动,这是由于离子半径大的碱金属离子,对配位体氧的屏蔽不完全,使部分正电场进入着色离子的多面体配位中,消耗了一部分氧离子的有效电场,导致吸收带向长波长移动。另外,锂离子的半径比钠离子要小,因此二价铜离子的吸收带应该往短波方向移动。而此前解释由于整个玻璃成分氧化性降低,导致二价铜离子减少,吸收带往长波长方向移动,两者此消彼长,红色及红外吸收带可维持不变。除此之外,在紫外吸收方面,锂离子作为加强结构网络的成分能够使紫外截止波长往短波方向移动,从而使玻璃在近紫外有更高的透过率。组分控制在4-6重量份,最佳为5重量份。高清晰度的工业镜头要求可见光透过率高而不影响红外截止。专利技术人对玻璃的磷酸盐玻璃体系使用氧化铈作为着色剂进行了研究。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氧化铈作为一种着色剂主要作用是对紫外波段250nm之前截止,在玻璃中存在Ce3+和Ce4+,两种价态的铈离子在紫外波段240nm都有强吸收,当Ce4+过多时,光谱吸收会延伸到可见光区,从而影响近紫外波段透过率,因此对于Ce4+数量需要进行控制,可以通过调整玻璃本身氧化还原性来进行控制,此前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取各组分,所述组分具体为:磷酸55-65,硼酸13-15,氧化铝8-12,氧化铜1-2,碳酸钡4-6,碳酸钠7‑10,碳酸锂4-6,氧化铈0.5-0.9;所述各组分在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步骤二,取所述混合物进行熔炼,所述熔炼依次包括如下处理,高搅处理,澄清均化处理,冷却处理,浇注到模具中;步骤三,取步骤二熔炼所得产物在退火炉内冷却到230‑330℃,闭电自然降温,之后降温至常温,在上述模具中成型;步骤四,取步骤三处理所得产物,切除不合格的气泡条纹,即得到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按重量份数取各组分,所述组分具体为:磷酸55-65,硼酸13-15,氧化铝8-12,氧化铜1-2,碳酸钡4-6,碳酸钠7-10,碳酸锂4-6,氧化铈0.5-0.9;所述各组分在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得混合物;步骤二,取所述混合物进行熔炼,所述熔炼依次包括如下处理,高搅处理,澄清均化处理,冷却处理,浇注到模具中;步骤三,取步骤二熔炼所得产物在退火炉内冷却到230-330℃,闭电自然降温,之后降温至常温,在上述模具中成型;步骤四,取步骤三处理所得产物,切除不合格的气泡条纹,即得到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重量份数取各组分具体为:磷酸58-63,硼酸14-14.8,氧化铝9-11,氧化铜1.5-1.8,碳酸钡4.6-5.7,碳酸钠7.5-9,碳酸锂4.4-5.8,氧化铈0.6-0.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重量份数取各组分具体为:磷酸60,氧化铝10,氧化铜2.3,硼酸13-14,碳酸钡5,碳酸钠8,碳酸锂5,氧化铈0.7。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均匀具体为混合均匀度达到98%以上。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透光率且不影响红外截止的光学玻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强国沈杰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国光光学玻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