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57544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2: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涉及玩具制作技术领域,该白裤瑶陀螺具有陀螺头和陀螺脚,在陀螺头和陀螺脚之间设有圆台,圆台与陀螺脚的接合处设有缠绕绳子的限位环槽,陀螺脚的脚尖处装有钢钉。制作步骤如下:A、原木锯长度;B、用刀修出白裤瑶陀螺的形状,得到初形陀螺;C、初形陀螺放于地面上旋转,将粉状物撒在陀螺头的上端面,观察粉状物在陀螺头上端面的分布,对粘有粉状物多的部分外侧进行修刮,多次反复至撒在陀螺头上端面的粉状物分布均匀;D、在初形陀螺的脚尖处装上钢钉,重复步骤C。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白裤瑶陀螺旋转过程中能够保持重心平衡,抗击打性好,钢钉与地面的摩擦力小,白裤瑶陀螺旋转持久。

Making method of the gyro of white trousers and Ya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玩具制作
,尤其是一种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陀螺是中国民间最早的娱乐工具之一,它是绕一个支点高速转动的刚体,玩时可用绳子缠绕,用力抽绳,使直立旋转。在广西南丹县的里湖和八圩两个民族乡的白裤瑶村寨,打陀螺是一项比较普遍的群众性娱乐活动。白裤瑶陀螺的特点是头平、矮脚、脚尖钉有钢钉,与圆头高脚型陀螺相比旋转更为持久,抗击打性也更好,深受白裤瑶陀螺爱好者的喜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采用该方法制作的白裤瑶陀螺旋转持久,抗击打性好。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该白裤瑶陀螺具有呈圆柱体的陀螺头和圆锥体的陀螺脚,在所述陀螺头和所述陀螺脚之间设有圆台,所述圆台与所述陀螺脚的接合处设有缠绕绳子的限位环槽,所述陀螺脚的脚尖处装有钢钉;制作步骤如下:A、将原木锯成8~10cm的长度;B、用刀修出所述陀螺头和连接所述陀螺头的一个锥体,在所述锥体的中部修出所述限位环槽,并将所述限位环槽至所述陀螺头之间修成所述圆台,得到初形陀螺;C、所述初形陀螺放于地面上旋转,将粉状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白裤瑶陀螺具有呈圆柱体的陀螺头(1)和圆锥体的陀螺脚(3),在所述陀螺头(1)和所述陀螺脚(3)之间设有圆台(2),所述圆台(2)与所述陀螺脚(3)的接合处设有缠绕绳子的限位环槽,所述陀螺脚(3)的脚尖处装有钢钉(4);制作步骤如下:A、将原木锯成8~10cm的长度;B、用刀修出所述陀螺头(1)和连接所述陀螺头(1)的一个锥体,在所述锥体的中部修出所述限位环槽,并将所述限位环槽至所述陀螺头(1)之间修成所述圆台(2),得到初形陀螺;C、所述初形陀螺放于地面上旋转,将粉状物撒在所述陀螺头(1)的上端面,观察粉状物在所述陀螺头(1)上端面的分布,对粘有粉状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白裤瑶陀螺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白裤瑶陀螺具有呈圆柱体的陀螺头(1)和圆锥体的陀螺脚(3),在所述陀螺头(1)和所述陀螺脚(3)之间设有圆台(2),所述圆台(2)与所述陀螺脚(3)的接合处设有缠绕绳子的限位环槽,所述陀螺脚(3)的脚尖处装有钢钉(4);制作步骤如下:A、将原木锯成8~10cm的长度;B、用刀修出所述陀螺头(1)和连接所述陀螺头(1)的一个锥体,在所述锥体的中部修出所述限位环槽,并将所述限位环槽至所述陀螺头(1)之间修成所述圆台(2),得到初形陀螺;C、所述初形陀螺放于地面上旋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永祥
申请(专利权)人:南丹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