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永雄专利>正文

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64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4 00:52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尤指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头设置一高耸中空护体的后侧安装部,该后侧安装部设有上下贯通的容槽以插设钩杆的卡止爪,而借该容槽的左右高耸侧壁部护持整个卡止爪,使其受到较大拉力或扭力时不会变形或断裂,而可确保卡止爪卡扣于拉链的链齿,使拉链头不致滑动,而使啮合的拉链不会分开。

Improvement of zipper head structure for stealth zipper

The present invention is invisible zipper with improved structure of zipper head, especially an invisible zipper with the zipper head is provided with a hollow body behind the towering mount, the rear side of the installation part is provided with a vertically communicated with a groove for inserting hook rod locking claw, and the groove around the side wall to support the towering the clamping claw, make it have a greater tension or torque without deformation or fracture, and can ensure the locking claw chain fastened to the zipper, the zipper does not slide, the meshing zipper will not sepa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尤指一种卡止爪整体受到高耸侧壁部护持,使其受到较大拉力或扭力时不会变形或断裂,而可确保卡止爪卡扣于拉链的链齿,使拉链头不致滑动,而使啮合的拉链不会分开。
技术介绍
按现有具备有自动卡止装置一般型的隐形拉链用拉链头,如图8及图9所示,拉链头101是由拉链头本体110、钩杆120、拉片130及弹簧133所构成。链头本体110在底板111的两侧立设侧壁112,由侧壁112的上端朝内侧弯曲形成凸缘113,在底板111的中央立设有导引柱114,在此导引柱114与两侧的侧壁112及两侧的凸缘113间所围绕的部分,形成引导拉链齿排的大致Y字状的链齿插通且加以导引的导引沟槽115,在导引柱114的上部,设置前侧安装部116,该前侧安装部116自导引柱114朝后方延伸设置一后侧安装部118以安装钩杆120,该后侧安装部118的高度设成较低,即其插设钩杆120的卡止爪121的收容槽1181的侧壁1182的高度较低,因此,钩杆120的卡止爪121插设在收容槽1181内时,卡止爪121只有爪尖部分被较薄的侧壁1182护持,当拉片130不慎或紧张大力扭动或该拉片130被卡到使卡止爪121受到较大扭力时,卡止爪121仅以其爪尖部分碰撞厚度较薄的侧壁1182,其卡止爪121断面积所受力道大,而使卡止爪121容易变形或断裂,一旦卡止爪21变形或断裂后即无法卡止拉链头的移动停止,则已经啮合的拉链在两侧受力时,拉链头会向拉开方向移动,而使拉链迸开,如果在重要场合实有不雅失礼而有失面子之虞,故确有待改良。又,现有的拉链用拉链头101的拉片130的连结环131一般均为三角形,在与钩杆120结合拉动时会有不稳的现象,有待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可以护持整个卡止爪使其不易变形或断裂,因此可以确保卡止爪在正常状态下确实卡扣于拉链的链齿,使拉链头不致滑动,而使啮合的拉链不会分开。本专利技术的次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可以使卡止爪易于装配。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提供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可以使拉片的操作滑顺。本专利技术为达上述目的所实行的技术手段包括,该拉链头包括一拉链头本体、一钩杆及一拉片;该拉链头本体包括一底板、两侧壁,该侧壁分别设置于底板的两侧;一凸缘,自该侧壁的上端朝内侧弯曲而设置;一设置于该底板的导引柱;一设置于该导引柱上的前侧安装部,以供安装该钩杆;一后侧安装部,自该导引柱朝后方隔着一凹部延伸竖立设置,以供安装该钩杆;一拉片以所连结的一安装轴来嵌插于该钩杆;该后侧安装部具有一ㄇ字型本体,围绕出一收容槽,用以插设该钩杆的一卡止爪,该后侧安装部相对在该收容槽左右各设有一侧壁部,该侧壁部高于该侧壁,以借该侧壁部护持该卡止爪,使之不易变形或断裂,确保该卡止爪在非正常状态下仍然可以卡扣于拉链的链齿,让该拉链头不滑动。上述的侧壁部的高度为该卡止爪高度的60%以上。上述的后侧安装部在该凹部侧设有一缺口,用以装设卡止爪。上述的拉片连结有四方形一连结环,该四方形连结环前端设有该安装轴,并以该安装轴垂直交叉装设于该钩杆的钩接部,滑顺地拉动该钩杆。兹为使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所达成的功效获致进一步的了解与认识,谨佐以较佳的实施例图及配合详细的说明,说明如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组合纵断面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分离卡止爪的纵断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拉链头的拉链链齿分离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向分离卡止爪的纵断面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拉链头的拉链链齿啮合的立体示意图。图8为现有拉链头的组合立体示意图。图9为现有拉链头的组合纵断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如图所示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拉链头1是由拉链头本体10、钩杆20及拉片30所构成。拉链头本体10、钩杆20及拉片30分别使用热可塑性树脂、添加有耐摩耗性强化材的热可塑性树脂材料等,利用射出成型制造,或使用锌合金、铝合金等的金属材料,借由模具压铸成型所制成。拉链头本体10在底板11的两侧立设侧壁12,由侧壁12的上端朝内侧弯曲形成凸缘13,在底板11的前端中央部立设有导引柱14,在导引柱14与两侧的侧壁12及两侧的凸缘13间所围绕的部分,形成引导拉链齿排的大致呈Y字状的导引沟槽15,在导引柱14的上部设置前侧安装部16,该前侧安装部16设置纵方向的凹槽161,在此凹槽161可活动地嵌设具有卡止爪21的钩状的钩杆20,该前侧安装部16在后端两侧设置缺口162,并在缺口162设插孔163,以插通固定心轴25,并以该固定心轴25穿设于钩杆20的中央部轴孔24,使钩杆20的卡止爪21与按压部23形成可以反向上下移动,在前侧安装部16的凹槽161的下侧设置圆筒的置纳孔164来收容弹簧33,该前侧安装部16自导引柱14朝后方隔着凹部17延伸竖立设置一高耸的后侧安装部18,该凹部17在前侧安装部16与后侧安装部18之间,形成一间隔,用以容置收容拉片30的安装轴32。后侧安装部18具有一ㄇ字型本体,并围绕有一收容槽181,并具有一位在后侧安装部18前侧的一缺口183,钩杆20可通过侧安装部18前侧的缺口183,使其卡止爪21插入收容槽181内。后侧安装部18相对在收容槽181左右各设有一侧壁部182,且侧壁部182高于底板11两侧的侧壁12。钩杆20在其一端设置卡止爪21,该卡止爪21的基部,设置有呈凹状的钩接部22,以嵌插连结于拉片30前端的横向安装轴32,在钩杆20的另一端设置凹缺状的按压部23,该按压部23压接于弹簧33的上端使卡止爪21可借弹簧33蓄积的弹性复原力,在后侧安装部18的收容槽181自如地上下移动,使得可将拉链头1可自由滑动或自动卡止。拉片30的前端连结一四方形的连结环31,该连结环31前端设有横向的安装轴32,以嵌插于钩杆20的钩接部22。本专利技术拉链用拉链头1的组装次序如后,首先,在拉链头本体10的前侧安装部16与后侧安装部18间的凹部17配置拉片30的连结环31的安装轴32,并在前侧安装部16的凹槽161的下侧置纳孔164置入弹簧33,接着,将钩杆20收容于前侧安装部16及后侧安装部18的收容槽161、181内,并将钩杆20的钩接部22载置于连结环31的安装轴32上,此时,将钩杆20的卡止爪21插入至后侧安装部18的收容槽181内,且将钩杆20的按压部23压接于弹簧33的上端,然后,将钩杆20以固定心轴25穿设插孔163再穿设于钩杆20的中央部轴孔24,使钩杆20的卡止爪21与按压部23形成可以反向上下移动,而将钩杆20枢设于前侧安装部16及后侧安装部18之间,组装即告完成。请参阅图4及图5,说明从图3钩杆20的卡止爪21卡合的状态,解除卡止爪21的爪部与未图示的啮合链齿的卡合状态及将啮合链齿的拉链拉开的操作,如图4所示,当将拉链头本体10呈平行地组装的拉片30以手朝上方拉起时,拉片30的安装轴32会沿着钩杆20的钩接部22上升,伴随着拉片30的安装轴32上升,卡止爪21的前端爪部也随着朝卡合状态被解除的方向上升,弹簧33也被钩杆20的按压部23朝下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该拉链头(1)包括一拉链头本体(10)、一钩杆(20)及一拉片(30);该拉链头本体(10)包括一底板(11)、两侧壁(12),该侧壁(12)分别设置于底板(11)的两侧;一凸缘(13),自该侧壁(12)的上端朝内侧弯曲而设置;一设置于该底板(11)的导引柱(14);一设置于该导引柱(14)上的前侧安装部(16),以供安装该钩杆(20);一后侧安装部(18),自该导引柱(14)朝后方隔着一凹部(17)延伸竖立设置,以供安装该钩杆(20);一拉片(30)以所连结的一安装轴(32)来嵌插于该钩杆(20);其特征在于:该后侧安装部(18)具有一ㄇ字型本体,围绕出一收容槽(181),用以插设该钩杆(20)的一卡止爪(21),该后侧安装部(18)相对在该收容槽(181)左右各设有一侧壁部(182),该侧壁部(182)高于该侧壁(12),以借该侧壁部(182)护持该卡止爪(21),使之不易变形或断裂,确保该卡止爪(21)在非正常状态下仍然可以卡扣于拉链的链齿,让该拉链头(1)不滑动。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8.04 TW 1052117951.一种隐形拉链用拉链头结构的改良,该拉链头(1)包括一拉链头本体(10)、一钩杆(20)及一拉片(30);该拉链头本体(10)包括一底板(11)、两侧壁(12),该侧壁(12)分别设置于底板(11)的两侧;一凸缘(13),自该侧壁(12)的上端朝内侧弯曲而设置;一设置于该底板(11)的导引柱(14);一设置于该导引柱(14)上的前侧安装部(16),以供安装该钩杆(20);一后侧安装部(18),自该导引柱(14)朝后方隔着一凹部(17)延伸竖立设置,以供安装该钩杆(20);一拉片(30)以所连结的一安装轴(32)来嵌插于该钩杆(20);其特征在于:该后侧安装部(18)具有一ㄇ字型本体,围绕出一收容槽(181),用以插设该钩杆(20)的一卡止爪(21),该后侧安装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永雄
申请(专利权)人:林永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