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5568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3 2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其中,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包括花房(1)和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盆栽摆放架;其中,所述盆栽摆放架包括转轴(2)和设置于所述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盆栽摆放板(4),所述转轴(2)自上而下贯穿所述花房(1)的顶面,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花房(1)内,且所述转轴(2)能够自转,所述盆栽摆放板(4)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且连接于所述转轴(2)的侧壁上;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还包括灌溉机构,且所述灌溉机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喷射机构和与所述喷射机构相连通的水源提供机构。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浇灌方便,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维护成本的效果。

Self irrigation pot pla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
本技术涉及盆栽摆放装置领域,具体地,涉及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
技术介绍
花架,有多种形式,如用于景观园林的棚架和绿廊以及用于室内承托盆栽花卉的花架等,都属于花架的类型,在实际生活过程中,其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给盆景花卉提供一个摆放的位置空间或给攀援植物创造一个依托生长的条件,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艺术装饰性,起到装饰美化环境及供人歇足休息欣赏风景的作用。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化环境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尤其在公共场所,花架数量多,同时浇灌难度大,从而使得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而导致其维护成本高,浇灌面积不均匀,影响花卉生长等弊端,而现有的花架大都功能单一,不能满足打药和喷淋营养液的使用需求,且不能有效节水,增加了使用成本。因此,提供一种浇灌方便,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维护成本的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是本技术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花架数量多,同时浇灌难度大,从而使得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而导致其维护成本高,浇灌面积不均匀,影响花卉生长等弊端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浇灌方便,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维护成本的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其中,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包括花房和设置于所述花房内的盆栽摆放架;其中,所述盆栽摆放架包括转轴和设置于所述转轴上的至少一个盆栽摆放板,所述转轴自上而下贯穿所述花房的顶面,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花房内,且所述转轴能够自转,所述盆栽摆放板设置于所述花房内,且连接于所述转轴的侧壁上;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还包括灌溉机构,且所述灌溉机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内的喷射机构和与所述喷射机构相连通的水源提供机构。优选地,所述水源提供机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外部的蓄水箱,且所述蓄水箱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蓄水箱和所述喷射机构通过管道相连通。优选地,所述管道至少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喷射机构包括第一喷射机构和第二喷射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喷射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喷射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花房外部,且与所述蓄水箱连通的第一引水管,以及与所述第一引水管相连通且设置于所述花房内部的环形喷管,且所述环形喷管上还连通有多个喷嘴向下的喷淋头,且所述环形喷管设置于所述盆栽摆放板的上方;所述第二管道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花房外部,且与所述蓄水箱连通的第二引水管,以及与所述第二引水管连通且设置于所述花房内部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上还沿竖直方向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喷头。优选地,所述花房的内部还设置有与水平面相平行的滤板,且所述滤板将所述花房分隔为上部和下部,所述转轴和所述盆栽摆放板设置于所述上部,所述下部形成为集水池。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至少包括转动轴和设置于所述转动轴上的搅拌叶片。优选地,所述蓄水箱上还设置有药液盒,所述蓄水箱内部还设置有喷液管,所述药液盒与所述喷液管连通,且所述喷液管上还设置有阀门。优选地,所述蓄水箱和所述管道之间还连通有第一水泵。优选地,所述蓄水箱和所述集水池之间连通有第二水泵。优选地,所述转轴上还连接有第一驱动机构,所述搅拌机构上还连接有第二驱动机构。优选地,所述花房的下表面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减震底座。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设置花房,并在花房内设置盆栽摆放架,同时将该盆栽摆放架设置为包括可自转的转轴和设置于该转轴上的至少一个盆栽摆放板,从而使得可以将盆栽置于该盆栽摆放板上,并通过转轴带动盆栽转动,进一步地,设置灌溉机构,使得灌溉机构可以通过水源提供机构提供水流,并通过喷射机构将水流喷出,实现对盆栽的浇灌,同时,转轴转动,使得放置在各个位置的盆栽均能得到浇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浇灌方便,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维护成本的效果。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花房横切面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减震底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第一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花房2-转轴3-第一驱动机构4-盆栽摆放板5-盆栽6-蓄水箱7-药液盒8-喷液管9-阀门10-搅拌叶片11-第二驱动机构12-环形喷管13-喷淋头14-连接杆15-第一引水管16-第一水泵17-喷淋管18-喷头19-第二引水管20-减震底座21-底板22-减震座23-安装座24-定位架25-定位杆26-卡槽27-第一减震机构28-第二减震机构29-第三减震机构30-凹槽31-第四减震机构32-固定螺钉33-第一固定块34-第二固定块35-减震弹簧组件36-减震弹簧片101-滤板102-集水池103-回水管104-第二水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上、下、内、外和水平”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其中,如图1所示,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包括花房1和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盆栽摆放架;其中,所述盆栽摆放架包括转轴2和设置于所述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盆栽摆放板4,所述转轴2自上而下贯穿所述花房1的顶面,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花房1内,且所述转轴2能够自转,所述盆栽摆放板4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且连接于所述转轴2的侧壁上;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还包括灌溉机构,且所述灌溉机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喷射机构和与所述喷射机构相连通的水源提供机构。本技术通过设置花房1,并在花房内1设置盆栽摆放架,同时将该盆栽摆放架设置为包括可自转的转轴2和设置于该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盆栽摆放板4,从而使得可以将盆栽5置于该盆栽摆放板4上,并通过转轴2带动盆栽5转动,进一步地,设置灌溉机构,使得灌溉机构可以通过水源提供机构提供水流,并通过喷射机构将水流喷出,实现对盆栽5的浇灌,同时,转轴2转动,使得放置在各个位置的盆栽5均能得到浇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浇灌方便,能节省大量人力物力,降低维护成本的效果。当然,这里的转轴2上的盆栽摆放板4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节,例如,可以将多个盆栽摆放板4可以在所述转轴2上呈螺旋向下的方式依次设置,使得浇灌时更为均匀,且尽可能减少水流的浪费。例如,花架1横切面的俯视图可以如图2所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水源能得到有效地控制,且便于水源的稳定性,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水源提供机构可以为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1外部的蓄水箱6,且所述蓄水箱6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蓄水箱6和所述喷射机构通过管道相连通。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管道至少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喷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包括花房(1)和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盆栽摆放架;其中,所述盆栽摆放架包括转轴(2)和设置于所述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盆栽摆放板(4),所述转轴(2)自上而下贯穿所述花房(1)的顶面,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花房(1)内,且所述转轴(2)能够自转,所述盆栽摆放板(4)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且连接于所述转轴(2)的侧壁上;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还包括灌溉机构,且所述灌溉机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喷射机构和与所述喷射机构相连通的水源提供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包括花房(1)和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盆栽摆放架;其中,所述盆栽摆放架包括转轴(2)和设置于所述转轴(2)上的至少一个盆栽摆放板(4),所述转轴(2)自上而下贯穿所述花房(1)的顶面,且至少部分位于所述花房(1)内,且所述转轴(2)能够自转,所述盆栽摆放板(4)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且连接于所述转轴(2)的侧壁上;所述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还包括灌溉机构,且所述灌溉机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的喷射机构和与所述喷射机构相连通的水源提供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源提供机构至少包括设置于所述花房(1)外部的蓄水箱(6),且所述蓄水箱(6)的内部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蓄水箱(6)和所述喷射机构通过管道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灌溉盆栽放置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管道至少包括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喷射机构包括第一喷射机构和第二喷射机构;其中,所述第一管道与所述第一喷射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二管道与所述第二喷射机构相连通;所述第一管道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花房(1)外部,且与所述蓄水箱连通的第一引水管(15),以及与所述第一引水管(15)相连通且设置于所述花房(1)内部的环形喷管(12),且所述环形喷管(12)上还连通有多个喷嘴向下的喷淋头(13),且所述环形喷管(12)设置于所述盆栽摆放板(4)的上方;所述第二管道包括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花房(1)外部,且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韬远陶冶徐礼英闻治江丁云方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