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725502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7:25
空调装置(1)中,在室外液体制冷剂管(25)中比制冷剂冷却器(35)更靠近液体制冷剂联络管(6)一侧的部分设有液压调整膨胀阀(37),使得流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6)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且流过制冷剂冷却器(35)的出口的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空调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装置,尤其涉及下述空调装置,即:包含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将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以及具有室内膨胀阀和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内单元进行连接而构成,使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室内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压缩机中进行循环。
技术介绍
以往的空调装置包含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将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以及具有室内热交换器的室内单元进行连接而构成。作为像这样的空调装置,如专利文献1、2(日本专利特开昭63-197853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平5-332630号公报)所示,采用如下结构:即,在使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室内热交换器、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压缩机中进行循环的制冷运转时,通过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连接的室外膨胀阀、毛细管使制冷剂减压之后,将其输送至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并且,通过采用像这样的结构,使流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从而能减少填充至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以往的空调装置包含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将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以及具有室内膨胀阀和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内单元进行连接而构成,如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0-236834号公报)所示,该空调装置中设有过冷却热交换器(制冷剂冷却器)以及过冷却用分支配管(制冷剂回流管)。这里,制冷剂回流管与连接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和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相连,从而对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进行分流使其返回压缩机,制冷剂冷却器通过流过制冷剂返回管的制冷剂使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冷却。
技术实现思路
这里,空调装置包含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具有上文中后者的制冷剂返回管以及制冷剂冷却器,该空调装置中,在进行制冷运转时,来自室外单元的液体状态的制冷剂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被输送至室内单元,并且通过设于室内单元的室内膨胀阀对制冷剂进行减压。因此,在上文中后者的结构下,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由于液体制冷剂联络管被液体状态的制冷剂所充满的部分而增多。与此相对,上文中后者的结构中,为了减少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也考虑采用如下结构:即,通过与上文中前者的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连接的室外膨胀阀、毛细管对制冷剂进行减压。然而,若在上文中后者的结构中采用上文中前者的结构,则通过与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连接的室外膨胀阀、毛细管进行的制冷剂的减压,使流过制冷剂冷却器的制冷剂的压力降低,湿度较高的制冷剂无法流过制冷剂冷却器。此外,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和流过制冷剂回流管的制冷剂的压力差也难以保证。由此,制冷剂冷却器中冷却功能无法充分地发挥,导致作为空调装置整体的冷冻能力、运转效率降低。本专利技术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包含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该制冷剂回路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将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以及具有室内膨胀阀和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内单元进行连接而构成,在该空调装置中,实现制冷剂回流管以及制冷剂冷却器进行的冷冻能力、运转效率的提高,同时降低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第1观点涉及的空调装置,包含制冷剂回路,该制冷剂回路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将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以及具有室内膨胀阀和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内单元进行连接而构成,使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依次在压缩机、室外热交换器、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室内膨胀阀、室内热交换器、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压缩机中进行循环。并且在此,在连接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和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室外液体制冷剂管,连接有将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的一部分进行分流并返回压缩机的制冷剂回流管,并且设有制冷剂冷却器,该制冷剂冷却器利用流过制冷剂回流管的制冷剂对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进行冷却。并且在此设有液压调整膨胀阀,该液压调整膨胀阀设在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比制冷剂冷却器更靠近液体制冷剂联络管一侧的部分,对制冷剂进行减压,从而使流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且使流过制冷剂冷却器的出口的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这里如上文所述,在对制冷剂进行减压使流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时,在连接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与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比制冷剂冷却器更靠近液体制冷剂联络管一侧的部分设有液压调整膨胀阀,从而来对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进行减压,以使流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且使流过制冷剂冷却器的出口的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因此,这里,流过制冷剂冷却器的制冷剂的压力难以降低,使湿度较高的制冷剂能流过制冷剂冷却器,此外也容易确保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和流过制冷剂回流管的制冷剂的压力差,因此能充分地发挥制冷剂冷却器的冷却功能。由此,能降低输送至多个室内单元的制冷剂的流量,并且能减少气体制冷剂联络管等的压力损耗,因此能提高冷冻能力、运转效率。从而这里涉及的包含制冷剂回路的空调装置,该制冷剂回路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将具有压缩机和室外热交换器的室外单元以及具有室内膨胀阀和室内热交换器的多个室内单元进行连接而构成,在该空调装置中,实现制冷剂回流管以及制冷剂冷却器进行的冷冻能力、运转效率的提高,同时能降低填充于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量。第2观点涉及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观点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和/或多个室内单元具有控制结构设备的控制部,该结构设备包含液压调整膨胀阀。并且这里,通过控制液压调整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中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达到目标过冷却度,控制部利用液压调整膨胀阀使所述制冷剂被减压,以使得流过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且使得流过制冷剂冷却器的出口的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这里如上文所述,由于控制液压调整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中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达到目标过冷却度,从而能使流过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比液压调整膨胀阀更靠近室外热交换器侧的部分的制冷剂容易维持液体状态,由此能使湿度较高的制冷剂可靠地流过制冷剂冷却器。第3观点涉及的空调装置,是在第2观点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在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比制冷剂冷却器更靠近室外热交换器一侧的部分,设有检测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外热量交换液体侧传感器。并且这里,控制部根据室外热量交换液体侧传感器检测到的制冷剂的温度来获取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的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这里,如上文所述,利用设在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比制冷剂冷却器更靠近室外热交换器一侧的部分的室外热量交换液体侧传感器,能正确地获取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中制冷剂的过冷却度,因而能高精度地进行液压调整膨胀阀的控制。第4观点涉及的空调装置,是在第1观点涉及的空调装置中,室外单元和/或多个室内单元具有控制结构设备的控制部,该结构设备包含液压调整膨胀阀。并且这里,通过控制液压调整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设有制冷剂冷却器的部分中制冷剂的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空调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装置(1),包含制冷剂回路(10),该制冷剂回路(10)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6)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7)将具有压缩机(21)和室外热交换器(24)的室外单元(2)以及具有室内膨胀阀(51a、51b)和室内热交换器(52a、52b)的多个室内单元(5a、5b)进行连接而构成,使填充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依次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所述室内膨胀阀、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气体制冷剂联络管、所述压缩机中进行循环,该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和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室外液体制冷剂管(25),连接有将流过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所述制冷剂的一部分进行分流并返回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回流管(31),并且设有制冷剂冷却器(35),该制冷剂冷却器(35)利用流过所述制冷剂回流管的所述制冷剂对流过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进行冷却,设有液压调整膨胀阀(37),该液压调整膨胀阀(37)设在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比所述制冷剂冷却器更靠近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一侧的部分,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从而使流过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所述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且使流过所述制冷剂冷却器的出口的所述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5.06.18 JP 2015-1228911.一种空调装置(1),包含制冷剂回路(10),该制冷剂回路(10)通过经由液体制冷剂联络管(6)和气体制冷剂联络管(7)将具有压缩机(21)和室外热交换器(24)的室外单元(2)以及具有室内膨胀阀(51a、51b)和室内热交换器(52a、52b)的多个室内单元(5a、5b)进行连接而构成,使填充于所述制冷剂回路的制冷剂依次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室外热交换器、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所述室内膨胀阀、所述室内热交换器、所述气体制冷剂联络管、所述压缩机中进行循环,该空调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连接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和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室外液体制冷剂管(25),连接有将流过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所述制冷剂的一部分进行分流并返回所述压缩机的制冷剂回流管(31),并且设有制冷剂冷却器(35),该制冷剂冷却器(35)利用流过所述制冷剂回流管的所述制冷剂对流过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的制冷剂进行冷却,设有液压调整膨胀阀(37),该液压调整膨胀阀(37)设在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比所述制冷剂冷却器更靠近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一侧的部分,对所述制冷剂进行减压,从而使流过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的所述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并且使流过所述制冷剂冷却器的出口的所述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2)和/或所述多个室内单元(5a、5b)具有控制结构设备的控制部(8),该结构设备包含所述液压调整膨胀阀(37),通过控制所述液压调整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所述室外热交换器(24)的液体侧一端中所述制冷剂的过冷却度达到目标过冷却度,所述控制部利用所述液压调整膨胀阀使所述制冷剂被减压,以使得流过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6)的所述制冷剂成为气液两相状态,且使得流过所述制冷剂冷却器(35)的出口的所述制冷剂成为液体状态。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25)中比所述制冷剂冷却器(35)更靠近所述室外热交换器(24)一侧的部分,设有检测所述制冷剂的温度的室外热量交换液体侧传感器(42),所述控制部(8)根据所述室外热量交换液体侧传感器检测到的所述制冷剂的温度来获取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中、所述室外热交换器的液体侧一端的所述制冷剂的过冷却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单元(2)和/或所述多个室内单元(5a、5b)具有控制结构设备的控制部(8),该结构设备包含所述液压调整膨胀阀(37),通过控制所述液压调整膨胀阀的开度以使得所述室外液体制冷剂管(25)中设有所述制冷剂冷却器(35)的部分中所述制冷剂的压力达到目标液压,所述控制部利用所述液压调整膨胀阀使所述制冷剂被减压,以使得流过所述液体制冷剂联络管(6)的所述制冷剂成为气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神谷成毅本田雅裕
申请(专利权)人: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