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气体置换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体置换装置。
技术介绍
已知有一种气体置换装置,该气体置换装置向容器体的内部填充气体(例如氧),对容器体内加压,使液体(例如水)在该容器体内流下,将原本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在大气压下原本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例如氮)置换为填充于容器体内的气体(例如氧)(即,例如将溶解于水中的气体由氮置换为氧)。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气体置换装置,该气体置换装置向填充有气体(例如氧)的容器体内的上方喷出液体(例如水),使液体向配置于容器体内的整流板流下。根据该气体置换装置,液体在整流板流下,从而将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置换为向容器体内填充的气体(例如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086896号公报(例如图1)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在此,通过将溶解于液体(例如水)中的气体置换为向容器体内填充的气体(例如氧),原本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例如氮)从液体排出。此时,在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由于是液体(例如水)在各整流板均匀流下的结构,通过置换从液体排出的气体(原本溶解于液体中的气体(例如氮))向顶棚侧的移动因流下的液体而受到限制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体置换装置,具备:容器体,气体被加压到大气压以上并填充于该容器体中;供给口,向所述容器体的内部供给所述气体;整流板,从所述容器体的内面壁突出形成,并且沿着所述内面壁延伸设置;流入口,配置在比所述整流板靠上方处,并且使液体从所述容器体的外部向内部流入;流出口,连接于所述内面壁的下端侧,并且使得向所述容器体的底部流下的液体朝向外部流出;以及排气口,配置在比所述整流板靠上方处,并且使得所述容器体的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所述整流板的区域具备在所述容器体的顶棚侧和底部侧具有开口的通气道,划分所述通气道和所述液体流下的流道。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气体置换装置,具备:容器体,气体被加压到大气压以上并填充于该容器体中;供给口,向所述容器体的内部供给所述气体;整流板,从所述容器体的内面壁突出形成,并且沿着所述内面壁延伸设置;流入口,配置在比所述整流板靠上方处,并且使液体从所述容器体的外部向内部流入;流出口,连接于所述内面壁的下端侧,并且使得向所述容器体的底部流下的液体朝向外部流出;以及排气口,配置在比所述整流板靠上方处,并且使得所述容器体的内部的气体向外部排出,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所述整流板的区域具备在所述容器体的顶棚侧和底部侧具有开口的通气道,划分所述通气道和所述液体流下的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面壁形成为截面圆形状,所述整流板沿着所述内面壁呈螺旋状延伸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气体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面壁的轴方向上配置多个所述整流板,所述多个所述整流板以切断螺旋的方式配置,并且在该切断处沿所述内面壁的轴方向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气体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道配置在比所述整流板靠向所述内面壁的轴侧处,在沿所述内面壁的轴方向观察时,所述排气口至少配置在与所述通气道的顶棚侧的开口重合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体置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置换装置具备缩径部件,所述缩径部件配置在配置所述整流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一吉,森田英夫,伊藤纪仁,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大荣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