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驱动超薄喇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2729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2: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驱动超薄喇叭,包括外壳、与外壳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振膜以及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驱动单元,驱动单元包括音圈单元以及与音圈单元对应设置的磁路单元,振膜的中间位置结合有平板状的球顶,球顶包括至少一层发泡材料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驱动超薄喇叭,其有效辐射面积大、产品灵敏度高并且产品频响响应良好。

Multi drive ultra thin hor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 drive ultra-thin speakers, including shell, and the shell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diaphragm together and at least two independent driving unit, the drive unit comprises a magnetic circuit unit and the voice coil unit and a voice coil unit arranged corresponding to the diaphragm, middle position with a flat ball the top of the ball, including at least one layer of foam layer. The multi drive ultra thin horn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large effective radiation area, high sensitivity and good response to the frequency response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驱动超薄喇叭
本技术涉及电声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多驱动超薄喇叭。
技术介绍
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越来越多的消费电子产品逐渐以不同的形态进入大众的视野,例如平板电视,其应用可谓已经普及。但是由于目前电子产品越来越朝向轻薄化、小型化发展,电视的厚度也变得越来越薄,虽然带给了人们高清及超薄的视觉享受,但同时不可避免了导致了音质方面的薄弱化,甚至不如CRT电声的音质饱满浑厚,消费者在听觉方面的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基于此,开始出现了soundbar音箱产品,对平板电视的音质有一定的改善作用。毋庸置疑,对任何一款音箱产品的设计而言,其声学部分的实现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其中,喇叭就成为了主要关注的部分。现有技术中,振膜中间位置的球顶一般设计为非平板状(例如圆顶形),或者设计为平板状,但通常采用金属或者纸材质,这样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采用非平板的球顶结构,其有效辐射面积比较小;二是球顶若采用金属材质,虽然刚性好,但密度高且质量重,会降低产品的灵敏度,若采用纸材质虽然降低了密度和质量,但是刚性明显较差,产品的频响曲线不平滑,容易产生偏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驱动超薄喇叭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驱动超薄喇叭,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振膜以及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音圈单元以及与所述音圈单元对应设置的磁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的中间位置结合有平板状的球顶;所述球顶包括至少一层发泡材料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驱动超薄喇叭,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连接固定在一起的振膜以及至少两个相互独立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音圈单元以及与所述音圈单元对应设置的磁路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膜的中间位置结合有平板状的球顶;所述球顶包括至少一层发泡材料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驱动超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为单层结构,包括一层发泡材料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驱动超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为多层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驱动超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为多层发泡材料层的层叠结构。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驱动超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为发泡材料层与玻纤的复合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驱动超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球顶为发泡材料层与木板的复合结构。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驱动超薄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材料层为树脂发泡材料层和/或者聚甲基丙烯酰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倩倩李志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丹拿音响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