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新技术,特别是转基因小麦高效转化再生体系的建立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自1987年抗虫转基因植株公开报道以来,利用转基因技术表达杀虫基因成为综合防治害虫的重要途径之一。成功的研究是利用B.t(Bacillus thuringicnsis)杀虫蛋白基因来防治鳞翅目和鞘翅目害虫,而有许多同翅目害虫,如蚜虫、稻飞虱、叶蝉等在世界范围内对作物危害严重。小麦是华北地区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麦蚜是小麦主要害虫之一,其取食和分泌粘液不仅引进作物的直接损失和降低光和作用,而且口器刺入时产生伤口,传播十余种植物病毒,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小麦转基因研究与应用相对滞后,远不如同为禾本科的水稻、玉米等作物品种,尤其是小麦栽培品种,普遍存在着愈伤组织胚性差,再生率低等特点,造成转化细胞的再生困难。这是目前限制小麦转基因研究与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小麦细胞转化再生率,提供一种转基因小麦高效转化再生体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本技术包括小麦胚性愈伤组织和悬浮细胞系的建立技术、小麦细胞转基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宝成,杨学举,梁玉玲,韩继刚,温树敏,曲占良,郎明林,赵建军,王建辉,燕飞,薛庆林,陈荣敏,谷维娜,杜俊岭,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