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51490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两个通道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2)构建一个互功率谱减滤波器;3)构建一个谱修正滤波器并对噪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初步的估计;4)对仍有噪声残留的含噪语音信号进行噪声的准确估计。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相干性噪声残留,同时能提升对非相干性噪声的抑制,这种方法的可移植性强,对于小型智能移动设备而言有着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语音增强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
技术介绍
在现有的小型移动设备中,常采用单个麦克风或双麦克风阵列的方法处理周围环境中的相干以及非相干噪声,而传统方法包括谱减,维纳滤波以及基于统计模型的方法并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经典的基于频域相干函数的双麦克风阵列去噪技术通过计算信号的互功率谱密度,自功率谱密度构造一个相干滤波器进行滤波,但是这种方法局限在于要求两个麦克风之间的噪声信号是不相干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减少相干性噪声残留,同时能提升对非相干性噪声的抑制,这种方法的可移植性强,对于小型智能移动设备而言有着好的应用前景。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对两个通道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假设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如下:x1(t)=h1s1(t)+n1(t)x2(t)=h2s2(t-τ)+n2(t)其中,x1(t)和x2(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两个通道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假设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如下:x1(t)=h1s1(t)+n1(t)x2(t)=h2s2(t‑τ)+n2(t)其中,x1(t)和x2(t)为t时刻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带噪语音信号,s1(t)和s2(t)为t时刻的源信号,h1和h2分别为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的传输衰减,n1(t)和n2(t)为t时刻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噪声信号,τ表示源信号到达两个麦克风的时间差,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在短时傅里叶变换域可表示为:X1(f,n)=h1(f)S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噪声功率谱密度的双通道语音增强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1)对两个通道接收到的语音信号进行短时傅里叶变换:假设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如下:x1(t)=h1s1(t)+n1(t)x2(t)=h2s2(t-τ)+n2(t)其中,x1(t)和x2(t)为t时刻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带噪语音信号,s1(t)和s2(t)为t时刻的源信号,h1和h2分别为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的传输衰减,n1(t)和n2(t)为t时刻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噪声信号,τ表示源信号到达两个麦克风的时间差,主麦克风和次麦克风接收到的语音信号在短时傅里叶变换域可表示为:X1(f,n)=h1(f)S1(f,n)+N1(f,n)X2(f,n)=h2(f)S2(f,n)×ejθ+N2(f,n)其中,f和n分别表示频率点和帧索引的位置;2)构建一个互功率谱减滤波器:其中,PX1X1(f,n),PX2X2(f,n),PX1X2(f,n)分别代表X1(f,n)的自功率谱密度,X2(f,n)的自功率谱密度,X1(f,n)和X2(f,n)的互功率谱密度;3)构建一个谱修正滤波器并对噪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初步的估计:采用先验信噪比(SNR)和后验信噪比以及直接判决相结合的方法对噪声信号的功率谱密度进行初步的估计:其中,SNRCS(f,n)代表着纯净语音的互功率谱密度与噪声信号的比值;接着引入谱修正滤波器,在两个麦克风之间通过前一帧的数据来采用迭代噪声功率谱密度的方法对噪声进行估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庆宁毛维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