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7251212 阅读: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1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包括搭载实验体模型并为实验体模型提供水阻力补偿力和剩余重力补偿力的通用载荷平台,通用载荷平台也为自身提供水阻力补偿力和随动力,实验体模型搭载在通用载荷平台上方。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充分考虑了通用载荷平台的结构特点、任务要求与运动特性,而且也考虑了通用载荷平台与实验体模型组合体的结构特点与运动特性。通用载荷平台使用该推力器布局方案后,能顺利完成剩余重力补偿与阻力补偿任务,从而使得微重力实验能充分地验证航天器的新技术,为航天器的成功研制增加了新的手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面微重力效应模拟及航天器地面微重力实验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
技术介绍
一种新的航天器,在发射入轨前,必须对其新技术进行验证,地面微重力实验是一种重要的验证手段。在磁液混合悬浮微重力环境中进行航天器的微重力实验,具备诸多优点。在磁液混合悬浮水池中进行航天器的微重力实验,需要通用载荷平台来搭载实验体模型。实验体模型即与真实航天器相似,相对于真实航天器缩小或放大的模型。通用载荷平台即用来搭载实验体模型,并补偿验体模型的水阻力与剩余重力的平台。进行实验时,通用载荷平台要完成以上任务,就需要配置推进器系统。在推进器系统的设计中,推进器布局十分重要。进行通用载荷平台推进器的布局,需要考虑通用载荷平台的结构特点、任务要求与运动特性来进行。进行实验时,通用载荷平台与实验体模型构成一个组合体,所以进行推进器布局,也需要考虑组合体的结构特点与运动特性。通用载荷平台由剩余重力补偿系统、控制与执行机构、载荷搭载系统组成。剩余重力补偿系统的主体为圆柱体或长方体的永磁铁,永磁铁中,与底面平行的截面关于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

【技术保护点】
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体模型(12),以及为实验体模型(12)提供水阻力补偿力和剩余重力补偿力的通用载荷平台(11),通用载荷平台(11)还为自身提供水阻力补偿力和随动力,实验体模型(12)搭载在通用载荷平台(11)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验体模型(12),以及为实验体模型(12)提供水阻力补偿力和剩余重力补偿力的通用载荷平台(11),通用载荷平台(11)还为自身提供水阻力补偿力和随动力,实验体模型(12)搭载在通用载荷平台(11)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载荷平台(11)包括用于搭载实验体模型(12)的载荷搭载系统(13),载荷搭载系统(13)通过连杆(14)连接剩余重力补偿系统(15),连杆(14)所在直线通过实验体模型(12)与剩余重力补偿系统(15)的质心,连杆(14)能够拆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荷搭载系统(13)包括外框架(16)和内框架(17),内框架(17)上连接有用于夹持实验体模型(12)的第一夹持机构(18)和第二夹持机构(19),外框架(16)与连杆(14)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磁混合悬浮微重力实验通用载荷平台的推进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框架(1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轴(20)和第二轴(21),第一推进器安装杆(22)和第二推进器安装杆(23)分别与第一轴(20)和第二轴(21)共线,第一推进器安装杆(22)和第二推进器安装杆(23)所在直线通过实验体模型(12)的质心,第一推进器安装杆(22)上设置有第一推进器(1)和第三推进器(3),第二推进器安装杆(23)上设置有第二推进器(2)和第四推进器(4),第一推进器(1)和第二推进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战霞张红文袁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