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725053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02-11 09: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片和第一弯折部,第一弯折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端片和第三端片,第二端片与第三端片固定连接,第一端片的一端设有固定孔,另一端与第二端片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第一端片与第三端片平行,第二端片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接线端子通过采用弯折部配合磁片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连接速度更快,连接更加紧密,拆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

A connection termin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erminal, comprising: a first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the second conductive terminals, the first conductive terminal includes a first end plate and the first bending part, the first bending part includes second end and the third end plates are vertical, second end and the third en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one end of the first end piece the fixing hole is arranged, the other end and the second end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and perpendicular to the first end piece and end piece third parallel, second end piece is fixedly arranged inside the first disk. The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be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onductive terminals faster, and the connection is tighter, and the disassembly and assembly are more convenient and fast by using the bending part and the magnetic disc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接线端子
本技术涉及电线接线
,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电池充电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电动车、电动汽车等均需要对车载电池进行充电,现有的充电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接线端子与电池拆装速度慢,接线端子与电池存在接触不良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拆装更方便,接触更好的接线端子。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片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端片和第三端片,所述第二端片与所述第三端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片的一端设有固定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片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端片与所述第三端片平行,所述第二端片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四端片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形状配合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五端片和第六端片,所述第五端片与所述第六端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片的一端设有卡线槽,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端片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端片与所述第六端片平行,所述第五端片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片;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卡接,所述第二端片与所述第四端片贴合,所述第一磁片与所述第二磁片磁场极性相反。进一步地,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螺丝,所述螺丝通过所述固定孔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固定于电池接线桩。进一步地,所述卡线槽内部设有防滑条纹。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片与所述第二磁片的形状相同且大小一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磁片为圆形或矩形。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弯折部配合磁片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连接速度更快,连接更加紧密,拆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接线端子的示意图。图中:10、第一导电端子;11、第一端片;12、第一弯折部;13、第二端片;14、第三端片;15、第一磁片;16、固定孔;20、第二导电端子;21、第四端片;22、第二弯折部;23、第五端片;24、第六端片;25、第二磁片;26、卡线槽;27、防滑条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接线端子,包括第一导电端子10和第二导电端子20,第一导电端子10和第二导电端子20卡接,第一导电端子10包括第一端片11和第一弯折部12,第一弯折部1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端片13和第三端片14,第二端片13与第三端片14固定连接,第一端片11的一端设有固定孔16,另一端与第二端片13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螺丝,所述螺丝通过所述固定孔16将所述第一导电端子10固定于电池接线桩,第一端片11与第三端片14平行,第二端片13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片15;第二导电端子20包括第四端片21和与第一弯折部21形状配合的第二弯折部22,第二弯折部22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五端片23和第六端片24,第五端片23与第六端片24固定连接,第四端片21的一端设有卡线槽26,卡线槽26内部设有防滑条纹27,防滑条纹27为条状凸起,用于固定电源线防止滑脱,另一端与第五端片23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第四端片21与第六端片24平行,第五端片23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片25,第一导电端子10和第二导电端子20采用铜质材料镀银制成;第一弯折部12与第二弯折部22卡接,第二端片13与第四端片23贴合,第一磁片15与第二磁片25磁场极性相反,将第二端片13与第四端片23吸和,第一磁片12与第二磁片25的形状相同且大小一致,第一磁片12和第二磁片25为圆形,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片12和第二磁片25为矩形或其他形状,第一磁片12和第二磁片25可以为多个小磁片组合而成。使用时,将电源线置于卡线槽26后,用钳子固定卡住,通过固定孔16将第一导电端子10固定于电池接线桩,通过手动控制第一弯折部12和第二弯折部22的卡接即可以快速的完成连接,且由于第一磁片15和第二磁片25的吸合力,使得连接更加紧密,拆装起来方便快捷。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采用弯折部配合磁片设计,可以使得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连接速度更快,连接更加紧密,拆装起来更加方便快捷。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片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端片和第三端片,所述第二端片与所述第三端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片的一端设有固定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片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端片与所述第三端片平行,所述第二端片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四端片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形状配合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五端片和第六端片,所述第五端片与所述第六端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片的一端设有卡线槽,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端片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四端片与所述第六端片平行,所述第五端片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二磁片;所述第一弯折部与所述第二弯折部卡接,所述第二端片与所述第四端片贴合,所述第一磁片与所述第二磁片磁场极性相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电端子和第二导电端子,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包括第一端片和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一弯折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二端片和第三端片,所述第二端片与所述第三端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端片的一端设有固定孔,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片固定连接且相互垂直,所述第一端片与所述第三端片平行,所述第二端片内部固定安装有第一磁片;所述第二导电端子包括第四端片和与所述第一弯折部形状配合的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包括相互垂直的第五端片和第六端片,所述第五端片与所述第六端片固定连接,所述第四端片的一端设有卡线槽,另一端与所述第五端片固定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兵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锦叡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