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甘乐琴专利>正文

一种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5289310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5-10 15: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接线端子,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可提升现有接线端子的可靠性。该接线端子包括弹性夹紧件和电连接件,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固定段和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夹紧段,所述夹紧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壁平行,所述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夹紧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共同夹紧导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止挡件,所述固定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壁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抵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将导线与电路板连接。

A termina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iring terminal,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 connector, and can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xisting connection terminals. The terminal comprises an elastic clamping piece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he elastic clamping piece comprises a fixing seat and the fix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spring, the spring plate includes a fixed section and a clamping section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xed section, there is an angle between the clamping section and the fixed section, the fixed connection segment with the fixed seat of the first wall, and parallel with the first wall,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comprises a first connecting portion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portion, the first connection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ixed seat, the second connecting part is connected to a circuit board, wherein the clamping section and the first connecting part the common used for clamping the lead, the fixed seat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stopper, a first surface of the fixed segment away from the first wall, the first stop end stopper and the first surface near the clamping section of the abutment. The invention is used for connecting a conducting wire and a circuit boar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的接线端子如图1所示,包括弹性夹紧件100和电连接件200,弹性夹紧件100包括固定座01和弹片02,弹片02包括固定段021和与固定段021连接的夹紧段022,固定段021通过底端与固定座01的第一壁011连接,夹紧段022与电连接件200用于共同夹紧导线03,当向下插入导线03时,导线03的压力会使夹紧段022向下运动,进而带动固定段021的顶端向右倾斜,导致固定段021的顶端与第一壁011分离,由于没有了第一壁011的支撑,夹紧段022对导线03的夹紧力会不稳定,因此接线端子的可靠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接线端子,可提升现有接线端子的可靠性。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将导线与电路板连接,包括弹性夹紧件和电连接件,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固定段和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夹紧段,所述夹紧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壁平行,所述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夹紧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共同夹紧导线,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止挡件,所述固定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壁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止挡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宽度方向的两侧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件由所述固定座折弯成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止挡件由金属材料制作。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一壁通过卡接结构卡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槽和卡块,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第一壁中的一个上,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第一壁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卡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一抵接面和远离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二抵接面,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均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一一对应抵接。进一步的,所述卡块由所述第一壁撕开折弯成型。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三壁,两个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壁以及所述第二壁围成环状结构,两个所述第三壁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段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壁之间,所述夹紧段与所述第二壁共同夹紧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止挡件和第三止挡件,沿所述环状结构围成的通孔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止挡件和所述第三止挡件分别与所述环状结构的两端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止挡件和所述第三止挡件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止挡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壁宽度方向的两侧抵接,两个所述第三止挡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壁抵接。进一步的,两个所述第三壁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三止挡件的位置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三止挡件一一对应配合设置于两个所述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段宽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按压部,沿朝向所述第一壁的方向按压所述按压部可使所述夹紧段将被夹紧导线松开。进一步的,所述按压部包括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用于承受按压力。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夹紧段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大于两个所述第三壁内表面之间的距离,两个所述第三壁上分别设有第一避让槽,所述第一避让槽位于所述按压部的运动轨迹上。进一步的,所述接线端子还包括绝缘外壳,所述弹性夹紧件设于所述绝缘外壳内,所述第二连接部位于所述绝缘外壳外;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导线插口,所述导线可通过所述导线插口插入所述夹紧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之间,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与所述第二壁相对的第二壳壁,所述第二壳壁上设有按压口,所述按压口与两个所述按压部位置对应。进一步的,两个所述按压部远离所述夹紧段的一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两个所述第三壁外表面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二壁和所述第一连接部上对应两个所述按压部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二避让槽。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段与所述固定段通过弯曲段连接,所述弯曲段超出所述第一壁设置,所述绝缘外壳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一壳壁,所述第一壳壁对应所述弯曲段的位置设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支撑于所述弯曲段上。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按压口内设有按钮,所述按钮与两个所述按压部均抵接,所述按压口的内壁上沿所述按压口的延伸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按钮上设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配合于所述滑槽内;所述按钮对所述按压部的按压可使所述夹紧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的夹角减小,当所述夹角减小至30°时,所述滑块可与所述滑槽靠近所述按压部的内壁抵接。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外壳上设有两组连接结构,每组所述连接结构均包括可互相配合的两个连接件,所述绝缘外壳包括位置相对的两个第三表面,每组所述连接结构中的两个所述连接件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三表面的对应位置上,位于同一所述第三表面的两个所述连接件错开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夹紧段包括用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共同夹紧导线的夹紧棱,所述第一连接部靠近所述夹紧棱的表面设有长槽,所述长槽相对于所述夹紧棱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由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止挡件,所述固定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壁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抵接,因此在插入导线时,第一止挡件可阻挡固定段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向远离所述第一壁的方向运动,从而避免了固定段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壁分离,即第一壁始终能够对固定段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进行支撑,进而使夹紧段对导线的夹紧力更稳定,也就提升了接线端子的可靠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中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爆炸图;图4为导线插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之前的示意图;图5为导线插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之后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中弹性夹紧件与电连接件的示意图;图7为图6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中弹性夹紧件的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中固定座的示意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中弹片的示意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中电连接件的示意图;图12为图11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接线端子中连接结构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接线端子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将导线与电路板连接,包括弹性夹紧件和电连接件,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固定段和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夹紧段,所述夹紧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壁平行,所述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夹紧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共同夹紧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止挡件,所述固定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壁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抵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端子,用于将导线与电路板连接,包括弹性夹紧件和电连接件,所述弹性夹紧件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弹片,所述弹片包括固定段和与所述固定段连接的夹紧段,所述夹紧段与所述固定段之间存在夹角,所述固定段与所述固定座的第一壁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壁平行,所述电连接件包括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第二连接部用于与电路板连接,所述夹紧段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共同夹紧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第一止挡件,所述固定段包括远离所述第一壁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止挡件与所述第一表面靠近所述夹紧段的一端抵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件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止挡件分别与所述第一表面宽度方向的两侧抵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件由所述固定座折弯成型。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件由金属材料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段与所述第一壁通过卡接结构卡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卡槽和卡块,所述卡槽设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第一壁中的一个上,所述卡块设于所述固定段和所述第一壁中的另一个上,所述卡槽包括靠近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一抵接面和远离所述第一止挡件的第二抵接面,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均抵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为两个,两个所述卡块与所述第一抵接面和所述第二抵接面一一对应抵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块由所述第一壁撕开折弯成型。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与所述第一壁相对的第二壁,所述第一壁和所述第二壁之间设有相对的两个第三壁,两个所述第三壁与所述第一壁以及所述第二壁围成环状结构,两个所述第三壁分别位于所述夹紧段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第一连接部配合设置于两个所述第三壁之间,所述夹紧段与所述第二壁共同夹紧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上设有第二止挡件和第三止挡件,沿所述环状结构围成的通孔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止挡件和所述第三止挡件分别与所述环状结构的两端抵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件和所述第三止挡件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止挡件分别与所述第二壁宽度方向的两侧抵接,两个所述第三止挡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三壁抵接。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三壁上对应两个所述第三止挡件的位置均设有凹槽,两个所述第三止挡件一一对应配合设置于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乐琴
申请(专利权)人:甘乐琴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