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生产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724719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植物悬浮培养细胞生产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方法,包括选取外植体、表面灭菌、诱导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挑选细胞株、固体继代、悬浮培养、分离大块愈伤组织、大块愈伤组织保存、分离分散性好、颗粒状细胞系、细胞系悬浮培养、悬浮培养细胞系与大块愈伤组织混合共培养、提取总生物碱等步骤。本方法得到的产物所含雷公藤总生物碱的量为植物体的2.9倍,并且具有细胞系稳定性强,生产周期短,药物成份含量高,生产过程不污染环境等优点,并有利于保持自然界雷公藤资源的可持续生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由悬浮法培养雷公藤植物细胞而生产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方法。
技术介绍
中药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HOOK.f.)取自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是治疗风湿性和风湿性类关节炎的传统药物。近年来的大量研究表明具有重要的多种抗癌药物成份,主要成分为生物碱及卫茅醇、南蛇藤醇等。在自然界,从一颗雷公藤种子萌发到长成药材,大约12-15年。传统用药方式以雷公藤的根皮部入药,可利用部分少,加上一次性采挖,不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尹作鸿等人从雷公藤的茎、叶诱导出愈伤组织,并进行了固体组织培养,从中分离得到雷公藤甲素、雷公藤乙素等二萜内酯化合物。夏志林等从雷公藤组织细胞悬浮培养物中分离出25个化合物,其中经组织培养产生的雷公藤内酯二醇比原植物含量高36倍。用悬浮法培养雷公藤植物细胞而生产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方法未见报道。悬浮法细胞培养与固体培养法相比更适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需要克服更多技术上的困难,不是所有细胞都能进行悬浮法组织培养。本专利申请者从1972年开始从事植物生物技术研究。利用高等植物细胞悬浮培养技术,可以产生原生植物的全部药用有效成份。这是因为1964年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过悬浮培养植物细胞生产雷公藤总生物碱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取正季生长的原生植物嫩叶、茎或当年成熟、饱满的种子,作为诱导愈伤组织的外植体;(2)、表面灭菌:用常规方法灭菌,之后把茎或叶切成0.5公分大小或长短的 切片或段,干种子按每颗为单独外植体;(3)、诱导愈伤组织:MS基本培养基加肌醇100mg/L、VB↓[1]0.5-1.0mg/L、VB↓[6]0.5-1.0mg/L、NA0.5-1.5mg/L、甘氨酸2-10mg/L、蔗糖30-45g/ L、2.4-D1-2mg/L、NAA0.2-1.0mg/L、琼脂6g/L,PH5.8,灭菌后,把上述切好的外...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华兴胡凡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达科豪科技有限公司曹华兴胡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